刚刚过去的暑假,你过的怎么样?是依旧沉浸在“学海”之中吗?那就有些遗憾了,其实在炎热的暑期,到博物馆里去看看,不但消暑纳凉,还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把课本上一些知识“立体化”“形象化”。不过,中国博物馆区区不到两百年的历史算是新兴事物了,而且这博物馆还是“舶来品”。
中国本“没有”博物馆
今天当我们徜徉在博物馆中欣赏那些令人赞叹的文物时,可能不会意识到这种公共空间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历史还不到200年。中国古籍中本没有“博物馆”这一名词,有的只是“博物”二字,大意就是见多识广,博识多知。
博物馆一词,源自希腊语的mouseion,原义是指供奉掌管艺术、科学的9位缪斯(Muse)女神的神庙。而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则出现于17世纪,以英国牛津市中心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诞生作为标志。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体,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知识的近代博物馆。
那么“博物馆”一词在汉语文献中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据学者考证,“博物馆”最早见于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在介绍英国时说“英吉利又曰英伦,又曰兰顿”,“兰顿建大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在介绍美国时也有“设立天文馆、地理馆、博物馆、义学馆”的叙述。而查对《四洲志》的英文原版——英国人慕瑞1836年写的《世界地理大全》,可以发现“博物馆”对应英文单词就是“Museum”,因此林则徐堪称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博物馆的第一人。
虽然自古没有“博物馆”这个名词,但中国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设立收藏文物的场所。然而中国古代此类机构的性质与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相距甚远,它们只是皇室祭祀或士大夫的私藏、把玩之物,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基本无关。
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博物馆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终于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走向世界。很多人出国之后,都会游览当地的博物馆,并将感受记录下来。
林鍼是中国近代较早出国的人之一,他原籍福州,后因家道中落而移居厦门。1847年,他受到美国洋行的聘请,前往美国教习中文,所谓“受外国花旗聘舌耕海外”。两年后归国,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写成《西海纪游草》,其中便有他对美国博物馆的观感:“博古院明灯幻影,彩焕云霄(有一院集天下珍奇,任人游玩。楼上悬灯,运用机括,变换可观)。”
继林鍼之后,又有一位叫郭连城的天主教徒于1859年跟随意大利人、时任天主教湖北宗座代教的徐伯达游览意大利。他在游记《西游笔略》中称呼自己游览的地方为“博览院”,但根据他的以上描述,我们也不难猜出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博物馆。由于早期中国人对“Museum”的翻译还未统一,所以在不同游览者的笔下,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比如:“方物院”、“集奇馆”、“积宝院”、“画阁”、“古物楼”、“积骨楼”、“博物院”等等。
最早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
如果说早期出国的中国人逛博物馆更多抱有一种猎奇心理的话,那么到了后来,博物馆就逐渐成为西方文明的缩影和象征。
晚清思想家王韬在游历过大英博物馆后曾写道:“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漫游随录》)这就指出了博物馆对于公众教育的应有之义。
近代战争的失败与耻辱,使得国人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博物馆也在某种程度上建构了国人对于西方先进文明的想象。晚清报刊上开始出现这样的观点:“泰西诸国富强之基,根于工艺,而工艺之学不能不读书”,如果开设博物馆,就可以“陈列中外新奇各物,使学徒开其耳目,以资集益”。但问题是博物馆纵有千般好,却要花很大代价出国,才能一饱眼福,要想真正使本国人受益,长久之计还是得想办法建设中国本土的博物馆。
与大学、医院等这些现代公共空间一样,中国本土的博物馆也要归功于外国传教士的引入。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韩伯禄1868年在上海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这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自然类博物馆。其他如英、美、日、俄等国也都在中国境内开设了各类博物馆。
那么,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是在何时诞生的呢?
直到1905年,中国才迎来了自办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建者是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
然而,张謇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为何要去自费创办一家博物馆?虽然张謇一直都有“在沿江沿海省会及通商大埠建博览馆”的想法,但真正促使他下决心办博物馆的原因,还要追溯至他去日本的“东游考察”。
甲午战争后,国内已经掀起了官绅赴日考察和留学生留学的热潮,又因为张謇读过教育家吴汝纶的《东游丛录》,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到日本去。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日本驻江宁领事天野恭太郎通过江南高等学堂总办徐乃昌,函邀张謇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得此良机,他当然不会错过。
张謇在日本见识了日本从欧美输入的现代文明后大受启发,深刻体会到博物馆对学校教育和启迪民智的重要作用,于是他归国后不久便上书清政府请建博物馆,先后呈递《上南皮相国(张之洞)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遗憾的是,这些建言最后都石沉大海。
既然依靠政府无望,张謇只能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1905年,他以个人财力,在家乡陆续购民房29家,迁荒冢3000余座,平地筑垣,又多方搜求中外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最终创建了南通博物苑。十年之后,藏品达到2万余件,“纵之千载,远之外国”,“古今咸备,纵人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