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

2016-09-22 08:56:13彭勇张华甘一立董笑梅汪靖婕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乙型生肖学分

彭勇,张华,甘一立,董笑梅,汪靖婕

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都匀 558000

*中医学研究*

生肖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

彭勇⋆,张华,甘一立,董笑梅,汪靖婕

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都匀 558000

目的 增大样本量继续观察验方生肖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生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常用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转氨酶(P<0.05)、总胆红素(P<0.05)、HBV-DNA(P<0.01)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对照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eAg阴转和转换的情况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生肖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生肖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颇高,已成为我国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1]。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病毒治疗、纠正肝功能异常、免疫调节等对症支持治疗。中医学没有乙肝的病名,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及“鼓胀”等范畴,中医药治疗乙肝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临床疗效观察、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医验方或中成药配合西药疗效观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研究使用中药验方口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满意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的选择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式进行。其中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段为18~79岁,病程在3~58年;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段为19~78岁,病程在3.5~5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本研究经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通过,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其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3]: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 (或)HBV-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执行,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医内科学》[5]、《实用内科手册》[6]有关黄疸、胁痛等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辨证分型,结合临床实际将乙肝分为湿热熏蒸型、热毒炽盛型、疫毒内陷型、湿热困脾、肝郁脾虚及肝阴亏损型,其证侯表现如下:①湿热熏蒸型:身目发黄,颜色明亮,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尿黄。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②热毒炽盛型:突然发黄,病情发展迅速,高热烦渴,呕吐频作,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尿少,或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舌苔黄,脉弦数。③疫毒内陷型:起病急骤,持续高热,身目俱黄呈金黄色,尿闭便血,或皮下紫癜,或烦躁不安甚则神昏抽搐等。舌质红绛,舌苔秽浊,脉弦细而数。④湿热困脾型:疲倦乏力,厌油纳差,腹胀痞满,右肋下隐痛,头晕头痛,或面目发黄,身热不退,苔腻,脉缓。⑤肝郁脾虚型:神疲倦怠,食少纳差,腹胀,两胁肋隐痛,便溏。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⑥肝阴亏损型:神疲乏力,右肋下隐痛,腹胀纳差,或头晕目胀,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1.3 纳入标准

研究经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通过,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学》[5]有关“黄疸”、“胁痛”等的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型主要分为湿热熏蒸型、热毒炽盛型、疫毒内陷型、湿热困脾型、肝郁脾虚型。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硬化并发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需要行特殊处理而不适宜行抗病毒治疗者。②对研究中药物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③罹患其他传染病及其他肝脏疾病者。④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者均除外。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用生肖汤(鼠曲草15 g牛膝15 g龙胆草15 g百花蛇舌草15 g猪苓15 g虎杖10 g鸡骨草15 g枸杞子12 g田基黄12 g垂盆草12 g十大功劳10 g金银花10 g野菊花10 g黄芪15 g甘草10 g)加减口服。[2]具体方法如下: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生肖汤加减使用:①湿热熏蒸型:加大黄、夏枯草、栀子;②热毒炽盛型:加黄连、黄柏、黄芩;③疫毒内陷型:加生地、水牛角、丹皮;④湿热困脾型:加石菖蒲、厚朴、郁金;⑤肝郁脾虚型:加陈皮、枳壳、柴胡;⑥肝阴亏损型:加枸杞子、麦冬、生地等。用法:将中药水煎口服,3次/d;或更换成颗粒剂开水冲服,3次/d,半年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

单用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口服,3次/d,100 mg/次,半年为一疗程。(国药准字:H20030581)

3 统计方法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

按照2015年10月25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中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确定的治疗目标[7]并结合本课题的实际情况拟定:显效(包括①+②):①理想的终点: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消失,可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②满意的终点: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和ALT复常。有效(基本的终点):如无法获得停药后持续应答,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HBV 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或好转。无效:病毒学无免疫应答,肝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有症状者症状加重。

4.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4.2.1 一般疗效

项目研究过程中全部病例无脱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for example,%)

4.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对于ALT而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于AST而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于T-BiL而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对照组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ALB而言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P>0.05(见表2)。

表2 两组ALT、AST、T-BiL、ALB比较(±s)(n=100)Table 2 2 set of ALT,AST,T-BiL,ALB value(±s)(n=100)

表2 两组ALT、AST、T-BiL、ALB比较(±s)(n=100)Table 2 2 set of ALT,AST,T-BiL,ALB value(±s)(n=100)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5;与治疗后比较:3)P<0.054)P>0.05。

组别ALT(U/L)AST(U/L)T-BiL(umol/L)ALB (g/L)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17.52±104.28(25.68±3.36)1)208.34±109.74(74.98±20.29)2)3)190.94±77.47(40.08±2.26)1)192.42±77.58(91.48±27.36)2)3)64.03±36.14(18.18±2.91)1)60.84±29.09(26.63±5.01)1)3)36.45±6.73(38.04±5.04)2)36.43±5.82(36.46±3.90)2)4)

4.2.3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数值比较

对于HBV-DNA而言,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其数值且有统计学意义:1)P<0.01,对照组也能降低其数值但无统计学意义:2)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HBV-DNA数量(±s)(n=100)Table3 2 set of HBV-DNA value(±s)(n=100)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治疗后比较:3)P<0.01。

组别HBV-DNA(拷贝/L)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16×108±7.15×1082.28×106±6.85×1061)3.87×108±10.51×1089.58×106±13.59×1062)3)

4.2.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且组间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对照分析Table4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ymptoms of 2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4.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eAg阴转和转换的情况

半年治疗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26%,HBeAg血清转换率为18%;对照组HBeAg阴转率为6%,HBeAg血清转换率为2%。两组比较,HBeAg阴转率P<0.01,有极其显著性差异,HBeAg血清转换率P.P<0.01,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eAg阴转和转换的情况比较[n(%)]Table 5 Serum HBeAg negative,and converted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in[(%)]

4.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无不良反应和病例脱落,患者依从性好。

5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最常见也是治疗最棘手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杀灭乙肝病毒的药物。现代医学常用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利巴韦林、膦甲酸钠、苦味叶下珠及其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齐多夫定、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等。[1]上述药物之间各有利弊,需权衡使用。西医治疗乙肝具有毒副作用大、病毒易变异、疗程长、治疗易反复、价格昂贵等缺点。中医药治疗乙肝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中药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8];②中药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9];③ 中药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10];④中药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作用[11];⑤中药纠正蛋白代谢紊乱作用[12];⑥中药调节免疫功能作用[13];⑦中药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作用[14];⑧中药促进消食、减轻纳少厌油的作用[15];⑨中药治疗肝硬化所致腹膜炎的作用[16]。

本验方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三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学义教授、主任医师拟定,徐老师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认为乃邪毒入侵所致,治疗首当清除毒邪,故以鼠曲草、蛇舌草、鸡骨草等药物清热解毒;仲景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故徐老师在祛邪之余,加强健脾药物的使用,如:黄芪、枸杞子等;针对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情况,结合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将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理念引入其中,选用了田基黄、五味子、垂盆草、猪苓、牛膝、十大功劳等保肝降酶的药物,组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甘草的使用,甘草号称中药中的“国老”本身就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并兼调和诸药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彰显中医中药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优势,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为临床治疗乙肝开辟新途径。通过本研究项目证实该验方在某一程度上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改善肝脏功能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以及肝功能、血清学、病毒学等实验室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无症状型乙肝、无肝纤维化指征的患者体现了中医学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8-45.

[2]彭勇.生肖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7):48-50.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0年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2:121-12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250.

[5]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254-266.

[6]程丑夫,王钟林.实用内科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1-31.

[7]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C]北京: 2015.10.25.

[8]刘平.现代中医肝脏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30-40.

[9]吴建,王际云,徐伟,等.中药保留灌肠对重度黄疸型肝炎的退黄作用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91-94.

[10]李勇.自拟健脾降酶汤治疗转氨酶升高36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76-78.

[11]何浩,张玉亮,严义忠,等.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中医防治[J].新中医,2003,35(4):75-77.

[12]张安妮,游志红.力加寿片治疗慢性肝炎蛋白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药材,2007,30(9):1199-1200.

[13]王丽新,方永奇,柯雪红,等.慢肝养阴胶囊对大鼠四氯化碳肝损害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药研究,2001,12(9):788-789.

[14]杨文昊.疏肝健脾法治疗肝性腹胀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0):32-33.

[15]张占伟.肝病腹胀证治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6,21(9):16-18.

[16]刘家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并腹膜炎 [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3-25.

Shengxiaotang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50 Cases

PENG Yong﹡,ZHANG Hua,GAN Yi-li,DONG Xiao-mei,WANG Jing-jie
Qiannan Prefectur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izhou Province,Science and Education Division,Duyun,Guizhou Province 558000 China

Objective Increase sample sizes continue to watch recipe Zodiac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ical efficacy. Hospital medical January 2010 to November 2015 of the 100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Used random group method will cases is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observation two group treatment hepatitis b of clinical effect,control group to common nuclear glycosides class drug lamivudine set oral treatment hepatitis b,observation patients symptoms, and signs,and liver kidney function,and HBV-DNA quantitative,and HBeAg Yin turned or HBeAg serum learn conversion,project; will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for statistics processing.Results treatment group effect i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wo group treatment Hou transaminase(P<0.05),and total bilirubin(P<0.05),and HBV-DNA(P<0.01),laboratory index compared has significantly sex differences,two group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symptoms changes control analysis has significantly sex differences P<0.05)or h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sex differences(P<0.01);two group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serum HBeAg Yin turned and conversion of situation compared h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sex differences(P<0.01).Conclusion The Zodiac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have a certain effect.

Shengxiaotang;Chronic;Hepatitis b;Clinical observation

R259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6.02.01.11

2015-12-16;

2016-02-04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中医药、民族医药专项立项课题 合同编号:QZYY-2015-168。

及通讯作者:⋆彭勇,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彭勇,张华,甘一立,等.生肖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6,2(1):40-43.

猜你喜欢
乙型生肖学分
生肖转转转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你的生肖是什么?
学分美食
生肖鸡的故事
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 09:11:42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