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五、避开严密的逻辑论证,让数字性细节说话,用一句话“定性”、立论。
作者叙例时保持着“正话反说”“似贬实褒”的语言特色,不厌其烦地选用“十多年”“三本”“七十余万字”“百余字”“两干多万字”“几天几夜”等表数量的词语,让它们构成令人深思的对比。此时,文章无须再作严密的推理,一句“方知是‘字字含血”水到渠成,力透纸背,为江衍振老先生的治学与人品“定性”,其语气变调侃为赞叹,体现出杂文用语灵活、手段多样的特点。至此,“分”的部分收住,“倔”和“笨”的“智慧”属性尚待在“合”的部分作剖析透视,以使论述更进一层。
六、揭示本质,抨击时弊,体现杂文“关注当代。扶正祛邪”的文体特色。
二老的作为,认认真真地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始于“倔”,成于“笨”,在于甘坐冷板凳,倔傲地向浮躁叫板,坚定地从“笨”处着手。古人吟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方才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这种精神离今天的我们实在太远了。在追求速度与效率所带来的紧张与刺激中,精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不敢说今天市场上的作品全部流于平庸,但在市场利润的诱惑下,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作品,其灵魂早已随浮华而去!“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流失了的春华,恰恰是我们最应珍惜的“智慧”。
看,作者昭示本质内涵只用了40多字,却字字干钧,蕴含三层哲理:“倔”与“笨”才是“真正的智慧”;“倔”的精神可贵,“笨”的行动更是达成大智慧之本;“倔”与“笨”的实质是远离浮躁与私利,“慢”中求“精”,“慢”中得“智”。这样的行文,其亮点并不在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严密而有力的论证,而在于用精警思维与妙言慧语的紧密结合来剖析社会生活,给文章带来更强的当代感。作者对“市场利润的诱惑”所带来的治学与创作的乱象深怀忧虑,“流于平庸”“离我们越来越远”“早已随浮华而去”等,用语尖锐泼辣,这正是杂文抨击时弊,贴近时代,干预现实的特色和亮点的体现。
七、以体现杂文特色的语言收尾。呼应开篇。
什么时候,我们的作家能够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齿地说:“最少三年!”
这是比较典型的杂文体结尾:一是以形象灵动的语言强调中心论点,收笔时不忘再“幽”一“默”,寓深沉于诙谐,让读者读后发出会心一笑;二是呼应题目和朱东润老先生的例子,于收放自如中体现严谨细密的思维;三是表达对当代文坛的希望——让“倔”和“笨”的“春华”和“智慧”回归,为社会留下更多的精品,这一结尾也是杂文“甘为人民鼓与呼”特点的体现。
综上所述,杂文应紧扣时代脉搏,针砭时弊,在破立结合中诠释智慧真谛,体现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