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涛
《鲁滨逊漂流记》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赵军涛
电影版《鲁滨逊漂流记》被英国、法国、中国等多个国家改编过,每个国家在改编之后,所突出的重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布努艾尔所改编《鲁滨逊漂流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众多改编版本中获得观众认可和赞赏最多的一个版本。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影视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到观众的眼前,通过特写和剪辑以及特技等等特殊手段,使观众更能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特征和人物心理活动,同时,观众也能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小说所具有的艺术想象和叙事逻辑。
(一)宗教意味的侧重点不同
在鲁滨逊思想行为活动中,始终以清教徒的宗教观念来衡量和要求自身的言行,从某方面上严格来讲,鲁滨逊不但接受着清教徒伦理思想,而且也在生活中实践着这一思想。但鲁滨逊并不是盲目崇拜宗教伦理,也一直在推崇这一宗教伦理,也将此化为内在动力,始终激励着自身拼搏进取。电影《鲁滨逊漂流记》继承了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宗教伦理思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在《圣经》原型意义上人类命运曲折和迂回的统一。鲁滨逊并没有听从父亲对他的叮嘱,流落到荒岛之上,而在荒岛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园”;鲁滨逊在经历过种种的磨难之后,他的心灵获得一番新的洗礼,为自身的灵魂找到了新的归宿。从某一段历史情况来讲,宗教是人们的社会心理意识,也是人们一直追求着的某种社会文化。在电影中,并未过多描写出宗教的作用和意义,只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这也是我们现代精神和现代生活需要重新构建之处。笛福用了较多篇幅形象描写出鲁滨逊在荒岛上求生和创造,并且细致刻画出每一个小细节,这种荒岛求生的生活侧面反映出上帝劳动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1]但在电影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宗教的意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是被世俗文化情感所冲淡,本来在原著中并不重要的夫妻、家庭等等情感部分,却成为了电影中的关键,在电影中,给了人们一个鲁滨逊热爱生活和拷问灵魂的人物形象。
(二)殖民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在第三世界之后,形成了后殖民主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文化上大力批判和控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话语权。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写作上也运用了大量的殖民主义色彩。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的过程中,对殖民者的完全服从就是最为明显的精神标准,所以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并没有注重个人化的情感及心理描写。鲁滨逊为了表达对宗教的虔诚,从来没有提及过两性关系,在获得了巨额财富之后回国娶妻生子的内容也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就概述完毕,其重点还是放在了鲁滨逊对殖民及航海的毕生向往上。通过影视改编后的小说,大部分的命题解构都是以后殖民主义为主的。对《鲁滨逊漂流记》里存在的许多权力话语进行反复思考,并对殖民主义的存在进行了相应的批判及纠正,为了判定原作中殖民行为是合法的,对鲁滨逊的知识、个人精神及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平反了原作中土著居民星期五等低下地位的预设,并将鲁滨逊为了追求殖民造成人格缺失的人物形象补充完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以殖民主义视角为主的影视工作者并不是那些反殖民主义的人,大多都是欧美籍人士,因此,影视改编过后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所展示出来的后殖民视角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反省欧洲主义文化中心,并不是反对殖民主义,重新认识西方文化,将其原本的土著文明、东方文化等主观虚构打破。但在电影中并没有体现出鲁滨逊有较强的优越感和骄傲感,反而却体现出他恐惧陌生环境、害怕孤独、敬畏自然等,更多地瓦解了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形象,从而表现出一位普通人所应具有普通的性格和情绪,在面对困难时,也会无措,面对挫折时,也会想要放弃,面对惊喜时,也会开怀大笑等,完全将鲁滨逊的形象更加普通化,也许正好符合观众心里所期望的鲁滨逊形象,但这也是与小说中有很大出入的地方。
(一)转换人物关系
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与星期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也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星期五没有任何话语权,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他所讲述的话语都是鲁滨逊教给他的仆人话语,他的所有行为也是受鲁滨逊限制的。但在改编之后的电影中,鲁滨逊与星期五的人物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小说中主仆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了朋友关系,在鲁滨逊孤独和寂寞时,很多时候都是星期五陪着他,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不平等慢慢趋向于平等。在电影中,还加入了女性,这是小说中所没有的情节。在小说中,女性只是生育繁殖的工具,与主人公并没有平等对话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笛福之所以要这样编写,很大原因应该是想把读者所有的思维都集中于鲁滨逊冒险上,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突出鲁滨逊有着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冒险精神。但在改编之后的电影中,女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鲁滨逊最后之所以可以在荒岛上艰难的生存下来,主要都是他对未婚妻的思念和牵挂,他的未婚妻给予了无限的精神力量,使他可以在荒岛中有着求生的勇气。另外,在小说中,所塑造的鲁滨逊人物形象并不是很丰满,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小说将重点全部放在了鲁滨逊的冒险之上,如果过度塑造鲁滨逊丰满的人物形象,那么有可能不能将读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鲁滨逊冒险上。在电影改编之中,导演很重视对鲁滨逊性格的塑造,所以在电影中的鲁滨逊更加具有人的思想和人的性格,也拉近了电影情节内容与观众的距离。[2]
(二)重新认识小说主题
在电影《鲁滨逊漂流记》上映那天,它也就成为了改编影视的最佳素材,它的改编正好达到当时那个年代电影技术发展的要求,在这部影片上映之后,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小说的主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现场感的漂流经历。笛福在编写这部小说时,结合了真实的人物故事,在1704年,一名船长和水手起了冲突,他被船长遗弃在这个荒岛之上,在4年之后被他人救回,他成为了一个不懂得人的语言的野人。笛福是一名新闻记者,由于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很清晰的了解文学规则,再加上他在编写这部小说中,对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提炼,最终使《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题完全与普通文本范畴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也成为了众多小说中的经典之作。[3]第二,多重解读人物形象和人物角色。自从这部小说出版之后,人们多次怀疑了鲁滨逊第二次出海的目的,每个人对他出海的目的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读者认为这是鲁滨逊是殖民主义的热爱者,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追求殖民梦想,有的读者认为鲁滨逊是资产阶级的偏执疯狂者,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等等,最终使鲁滨逊人物形象多元化。第三,生存探索与荒岛环境相结合。在荒岛求生中,鲁滨逊在自身努力劳动下,不但活了下来,也赢得了生存的尊严,从某方面上来讲,他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也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自身的生活,鲁滨逊突破环境,最终实现成功定位,也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会越来越强。
(三)影视结构叙事方式
在每一篇小说中,叙事都是主要采用的描写手法。在这部小说中也不例外。为了可以提高叙事的可信度,笛福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使故事平铺和自然的展现给读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人物心理和行为活动。但在电影情节中,小说的叙事方式转变成为了电影的情节叙事方式,利用摄像机的安排机位和布光以及剪辑等等叙事手段,摄影机不但记录画面,也起到发挥小说视角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重新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使各人物的矛盾不断升级。另外,电影中的旁白和解说也起到了叙事的作用,例如:铺垫故事情节、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操纵观看者情绪等等,给观看者较强的叙事感,更好地使小说的描写和叙事充分发挥。在很多电影版本中的轮船失事之前,轮船通常都是从右边向左边航行,很多情节中都出现了主人公看到路过的船只,最终却不能让船只停下来,这些路过的船只都是从左方向右方航行。[4]在画格对角线之上,人物必然会在画格的推进,出现相应的位置变化,这也是人们在船只升降过程中,最本能的反应。所以,出现船只下沉的情况,预示着人们会遇到危险的情况。在美国电影版中,在一个暴雨雷鸣的夜晚,鲁滨逊的独木小舟被雨水所冲走,突然发现所有路过船只都只是简单运用了突降水平位置的方法。所应用的大景深的手法,这样使画面一前一后表现出不同人物对不同事物所体现的焦虑的心情,同时观众也会在摄像机焦点的变化下,其情绪也会发生的相应的变化。景深可以使人物在画格之中,随着运动变大而变大,随着运动变小而变小。在法国改编的这部电影中,鲁滨逊一开始在荒岛上求生是很顺利的,景深前后都很对应,但是最后在鲁滨逊遇到灾难这一镜头中,体现出主人公渐渐失去了理性。一方面,影片中采用的大景深体现人物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以夸张式的前景,展现出鲁滨逊在荒岛求生丧失理智的形象。
总而言之,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影片作品中,多个国家都进行了改编,可以说改编过程复杂,每个导演改编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所形成的《鲁滨逊漂流记》风格也形式多样。从小说转换成影视,不但要充分体现出小说所具有的主题和内涵,而且也要突出影视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特点。想要成功改编一篇小说,这既要结合小说作品的精髓,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特点,最终引发观看者的共鸣,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改编作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鸣.《鲁滨孙飘流记》的双重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0(3):79-84.
[2]张海燕.返回自然:鲁滨孙的精神探索之途——论图尔尼埃的《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5):73-75.
[3]李瑞.“互文性”视阈下的当代影视改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12.
[4]刘婧.当代影视改编的叙事策略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10.
【作者简介】赵军涛,男,河南舞钢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