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
摘 要: 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育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具有活力和生机,促进初中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具有童趣和开放性的课堂氛围,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让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既学到知识,又收获快乐。本文主要探讨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 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注重对初中生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倡全面发展和开拓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多边互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效教学资源,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引入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就成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际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经验,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进行具体论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有益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知识性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在具体情境中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如讲《珍爱生命》时,课前准备是要求学生各自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然后创设故事情境,给初中生播放《印度洋海啸》视频剪辑,让学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热爱之情。然后我假设教室失火,让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何自救和逃生?从而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四个重点内容:要珍爱生命、善待大自然;我们应如何珍爱生命;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延伸生命的价值。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初中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关怀。通过这节课教学,还要让初中生明白生命的意义,远离各种伤害源,要正视自己的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生命的价值。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初中校园里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选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希望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枯燥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讲《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一课时,主要内容分为身边的诱惑和对不良诱惑说“不”,全课以培养道德品质、发展学生抵御不良诱惑为主题。教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我利用多媒体给初中生播放了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的图片,让学生探讨到底上网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有的人说上网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有的人说上网好处很多。然后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实例说明过度玩游戏的危害,使学生正视这一诱惑。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我在讲完本课以后让初中生结合自身实际,拟写一份“抗拒诱惑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要家长、老师作为监督人,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三、组织拓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需要利用有利的教学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以锻炼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外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做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思想品德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一定可以让初中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固定教材,而是要融入生活,联系现实。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只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是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带领学生一起感受《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然后我让初中生思考是否帮助父母做过家务?做家务对你各方面成长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初中生能够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我组织了一次“为父母减负,做自立少年”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初中生回家以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实现家校共同教育。
四、丰富思想品德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要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思想品德教师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及时丰富初中生的视野,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讲《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时,由于初中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对法律知识掌握较少,因此讲课时我及时为初中生带来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选择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教育他们,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初中生违法犯罪的行为,给学生的一生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我带领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法律教育,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知道法律离我们并不远,青少年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刘海斌.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4(2).
[2]段荣干.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活力[J].新课程导学,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