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十分沉重的,尤其是他们的课后作业。大部分的作业除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以外,还有一些老师额外给学生安排的作业任务需要他们去花费时间完成,教师只考虑到自己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安排,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这给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沉重的任务在完成,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的得到学习上的满足和快乐。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就是为了消除作业对学生的压力感,由厌恶变为喜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作业个性化设计方面的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关于作业个性化设计的主要关键点和具体措施。
一、明确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关键点
在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中,我们需要明确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的两个关键点: 一是个性化的作业与自留作业的区别;自留作业指的是给学生预留作业完成的空间。有部分教师会利用扩大学生选择空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会有意识的尊重学生的选择,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许多学生并不具备能自留作业的能力,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视角还不足以帮助他们寻求到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作业,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盲目性。
二是个性化作业与花样作业的区别;花样作业指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的自己选择自己喜好的作业。例如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一张图画作业,喜欢自然的同学可以选择做一篇野外植物的调查等,这样能很好的丰富作业的形式,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能力。但是花样的作业设计并不等同于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如果以“花样”作为学生作业的主导理念,那么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将很容易丧失自己的主导方向,偏离学习的正轨。因此,结合以上两个关键点,教师要避免在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中走入设计的误区,在注重作业形式多样的前提下,让作业能对学生个人和他的学习生活真正起到一定的效用。
二、注重作业设计中“预设”与“生成”两个性质的结合
预设和生成两方面的结合能够让作业更好的发挥价值。这是因为,个性化的作业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计划的设定的作业。这种作业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来制定,在制定的时候会考虑到内容之间的相互对应。而生成性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临时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是随机出现的,但是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并不会马虎了事,反而会更加的用心。这是因为教师这个时候已经了解到了学生的能力情况,所以问题更加的具有针对性。
例如,我在教学《夜莺的歌声》这一课时,我预先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和扮演的任务。在学生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以后,我又根据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布置了他们临时将夜莺的歌声的故事续写的的作业任务,学生对于这个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十分配合我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朗读、角色扮演、故事续写能充分的对课文的中心意思产生深刻的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真正的体现了个性化作业的特性和功效,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注重作业设计中知识点与生活的实际结合
语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不可能被完全的分开。所以学习语文不能够脱离生活,这样是学不好语文的。而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的观察、留心语文的存在,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就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另外,生活化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联想,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去记忆知识点,让学生能化难为易,轻松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概念。
例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用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学习。学生比较讨厌默写和背诵,但是换一种形式可能效果会比较好。所以笔者让学生观察身边经常会用到什么汉字,在哪里能够看到哪些汉字。这样效果就很好。我在教完学生《黄山奇石》以后,让学生去石头的博物馆去看不同种类、形态的石头,让学生去认识它们的名字,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对这些石头进行辨别。这个活动以后,我还让学生完成一个活动的总结和记录的学习任务,这也是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一部分,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状况。
【结 语】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对于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的质量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应用个性化的作业设计的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个性化的作业设计的概念,将其与其他的作业设计区分开来,以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状态。在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作业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让课堂的作业设计变得及时,保证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巩固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同时,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放入到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中来,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点、运用知识点,让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之航.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应用策略【J】.教育周刊,2014(05)
【2】任丽艳.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研究,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