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周春伦
吴超:我的学生,我的班.
本刊记者_周春伦
吴超老师的班级在阆中中学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间教室的一切布置都采用了农村传统的“拉线插秧”的方式,每一张桌椅都有各自精确的位置,横平竖直,一点不含糊。桌面的物品整齐划一,连墙角回收的矿泉水瓶都叠放得规规矩矩。后墙上没有标语、板报,张贴的是学生习作,包括外班学生自愿分享的作品。
从2000年以优大生的身份进入阆中中学至今,吴超所带过的每一届班级,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以“绝对胜利”的姿态领跑高考。最出色的一次,全班46名文科生,42人考上重点大学。更传奇的在于,只要是集体比赛项目,准拿第一。就在前不久的运动会上,吴超班级又毫无悬念地斩获了“团体总分第一”。
几番接触下来,吴超给人的感受始终谦逊且严谨,犹如语文和数学教师的合体。
他的班级不乏天才学生,但从他口里讲出来的,都是普通平凡的生命。他说,仅仅谈天才学生没有意义。
2011年,吴超班里来了位转学生,一个女孩子,叫何丽娟,乖巧朴素的模样。当时,她的成绩在全校文科生里排名倒数,大多数班级都为接收她感到为难。吴超主动提出请求,将女孩纳入自己班,理由很简单:我班里多她一个不多,但若拒之门外,很可能就将一个好孩子推到教育的反面。
入学后不久的第一次考试,何丽娟的数学考了十几分。从此以后,吴超以语文教师的身份担任起了数学教师的角色。他们从初二的数学教材开始,从头学起。
他发现,这个孩子的弱点在于,不善于坚持,无法将心中的想法纳入计划之中。于是,他就引导她做计划,陪她一起学,每天共同完成约一张A4纸的题量。三年坚持下来,那年高考,何丽娟以126分的高分,成为全年级文科生数学成绩第一名。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譬如,刚毕业的2015级学生刘淳琳。
吴超发现,她的缺点在于性格优柔寡断,表现在生活和学习上则是琐碎无条理。但这孩子天生敏感,倘若以一个班主任的姿态严肃说教,恐怕更不利于她敞开心扉。什么样的方式更令她感到舒适、从容?吴超观察到她爱写东西,她的习作也恰好是她性格的投射:篇幅长,语言不精炼,过多的情感抒发。那么,吴超决定就从写作入手来改变。
TIPS_
吴超班规(节选)
· 提倡每人携带塑料袋,将果皮、杂物、纸屑放入袋内定时投往垃圾存放点。
· 认真做好室内操、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 尊重公寓管理部门的所有老师和服务人员。
· 忠诚老实,不讲假话,不轻易(或随意)允诺,言必行,行必果,承诺后做不到要向对方道歉和解释。
·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发生矛盾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各自多作自我批评。
· 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他人遇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 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吴超的语文课,有学生批改作文的传统: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各组推选一篇作文,由老师批改,并在习作课上评讲。吴超批改作文,从不简单地写上一两句让学生似懂非懂的话,哪里有欠缺,道理是什么,怎么改,他一一示范。
就这样,利用探讨作文的机会,他逐渐走入小姑娘的心灵,话题也由作文延伸到性格、思维习惯、做事方式的缺陷等。两人还建立起秘密的“君子协定”,志在改变。
大约6个月之后,成果初见。她的学习开始有条不紊起来,慢慢地,良好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惯性。在今年的高考中,刘淳琳获得了阆中市文科总分前五名的好成绩。
进入大学之后,小姑娘还时常给吴超写信。前几天,他刚收到新的来信,清秀的字迹里,她讲起逐渐适应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滴。字里行间,仿佛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依赖和信任。
刘淳琳曾在班级日记里对吴超写下过这样的话:
“从来没有见过还有哪位老师会细致到每天用纸巾擦拭讲桌,让讲台绽放光芒;从来没有见过还有哪位老师会给每个人的桌椅定位,让物品整齐摆放;从来没有见过还有哪位老师把掉了的粉笔头拾起来分类分装;从来没有见过还有哪位老师和同学一起捡瓶子,收废纸;从来没有见过哪位老师总记得给学生过生日,送祝福……”
这些看起来与学业无关的小事,在吴超班上,都是大事。
早在学校进行课改之前,2007年,吴超彻底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综合评价代替了原先以学业为主的评价。近十年以来,尽管身上背负的升学压力大,但他从来没有以学习成绩批评过任何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综合评价体系里,以“附加分”的方式存在,起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吴超班级里,擦黑板也有讲究。开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黑板都由吴超来擦。怎么擦?第一遍用黑板刷擦字,第二遍用干毛巾擦灰,第三遍用湿毛巾擦得一层不染。外在的形式会逐渐形成内在的庄严感,进而自然地迁移到其他事情上。
尽管班级一届又一届换,吴超老师班级的班训始终没变,即:高尚,高雅——品德的高尚,行为的高雅。这一目标的达到,正是通过日常学习生活里的这无数小事来培养。
吴超还想出不少巧妙的方法来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完善自我管理能力。在“众筹”的概念尚未流行之前,他就通过众筹建起班级图书馆,用有偿借阅的方式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班级银行也建立起来,班里的孩子通过收集废纸空瓶、参加活动挣奖金等各种方式,共同筹集班费。三年下来,不但在未缴任何班费的情况下满足了班级开支,最后还结余3000余元。
在吴超看来,德育和智育原本就不是矛盾的存在。成绩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此前,吴超老师曾在给记者的短信里表达了两点态度:“第一,我的教育行为未必符合教育原理;第二,我的行为只是一个卑微生命对另一个卑微生命的尊重与同情,不值得树碑立传。“当见面记者再次提及这两点时,吴超说,人生来就有无数可能,当老师给学生一种可能的时候,或许已经错过了很多种可能,因而他从不敢妄自给所做的事情赋予高尚的意义。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凭着良心、想法和经验,力所能及,挖掘学生的潜能,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