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杨军
校园文化,礼失求诸野 .
本刊记者_杨军
编者按_
2013年的阆中教科局春晚上,上演了两场别具一格的节目,一是木兰中心校的《为了24个库区孩子》,一是彭城中心校的《彭排之舞》。
节目都是师生自编自演,题材就来自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木兰的话剧是真实故事,彭城的舞蹈源自古代民族乐舞。
阆中的乡村学校各有各的校园文化,或依托地方文化,或发展艺体科技,而木兰和彭城在挖掘地方文化上可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所。之所以说最有代表性,并非说他们做得多么高大上,而正是因为那份自然质朴。
那里的文化就是从那里的人来的,为那里的人做的,毫不矫饰。
《论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中国古人称为淫祀。仔细考察现在的校园文化,虽然琳琅满目,却也问题太多。诸如满墙名言警句,乏味的照搬或拼凑,只是没有特色。最要命的是追求 “奇奇怪怪”的建筑,赶时髦,追求名人效应,恨不得将古今中外名人都摆在校园里。结果反而失去本真,失去了校园文化的“礼”。
“礼,体也”。古人说礼,便如今人说 “像个样子”。乡村教育原本该有乡村的味道、气息。所谓田园牧歌时代不再,但是文化还在,血脉还在。
礼失求诸野。2013年,阆中教育当选 “中国2013美丽乡村教育”。获奖辞是 “朴素的本色、恒久的探索和别样的风采”。颁奖礼上,北京大学教授刘云杉深有感触地点评说:“乡村教育同样有丰富的历史、自然、人文资源,阆中的农村教育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生气和生活。好的乡村教育,不要对城市学校进行简单复制,就是要安其所,随其生,用常人、常识、尊重和爱,办出美丽的乡村学校。”这也是记者从农村出来再回农村采访教育最真切的感受。
到木兰之前,给我们带队的汤骏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汤局长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当局长了,一定会到木兰来当老师、当校长。”如此温情的评价,也让记者更加好奇。
木兰的地名就来自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辞》,文学中的木兰身世难以考证,但这里却有一位真实的“花木兰”——韩娥。
和传说中的女英雄一样,韩娥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元末乱世随明玉珍义军转战南北。其事迹被百姓传颂,便称为“蜀中木兰”。韩娥死后,乡民修建“木兰庙”纪念,地名也随之而变。木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便是以此为背景。
初到学校,令记者感到欣喜的,不仅是学校大门外那道长长的木兰文化墙。严吉勇校长介绍,成都新都的“木兰”正是木兰乡嫁过去的韩娥。有这段因缘,同行几位记者都倍感亲切。
严校长说,他读书在这里,教书在这里,现在做校长还在这里,从小耳濡目染蜀中木兰的故事,最怀念还是那份淳朴乡情。
“父母一辈人对人,很讲礼节,每来一个客人,一定要煮一碗上口味的饭,表示最珍贵的朋友。那时我们家里种菜多,过年过节都要给邻居送。我的妈妈推豆腐、豆腐干,有人过来叫她帮忙,都是无偿的。”
而随着中国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昔日的乡土社会终于分崩离析。和全国很多农村学校一样,木兰学校也面临严重的教师流失和生源流失,办学举步维艰。
“1996年至2005年间进入学校的教师基本‘走完了’,接连几任教导主任都走了。”现在,学校共有老师45人。其中有12人都是2009和2010年补充的特岗教师,而且是紧缺的艺体学科。这确实得益于最近十年来阆中教科局大力推行的教师引进政策。为安置这些教师,教科局还特别斥资为各学校修建周转房。
“但是,要把老师留住,学生留住,把他们的心留住,还得靠校园文化。当了6年校长,学校变化很大。每个角落都倾注了每个老师的心血。”严校长领着记者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说道。
现在,以孝亲做校园文化的学校并不在少数。如时常见诸报端的“700学生集体给父母洗脚让人泪崩”,形形色色的孝敬节之类。把孝亲做成“节日”、集体活动,其实早已背离了孝悌本意。
古人讲“孝”,子承老。一个承字,从来不止于物质形式,而是精神的传承。《孝经》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悼念先祖最好的方式便是修行自己的德行。
这几年,随着木兰文化建设,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都在不断提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乡镇的孩子就读,更连续四年保持“学生零流失”的记录。8000人不到的镇学生人数已近1000人,幼儿园达到200多人。这都是其他乡镇难以比拟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和家长自愿来读?”
在校长和老师那里,记者看到了木兰精神的传承。
“木兰的老师都很实在。其实也很平常,老师们过生啊,大家在一起过。家里有小孩的,各家轮流煮饭,几个孩子一起吃。有好吃的东西,相互分享。所以我们老师比较稳定。”严校长对记者说道。
在木兰学校幼儿园里,两位特岗老师正在为孩子们的活动准备道具。幼儿园的建筑还保留着原来的民居建筑。院子里挂着大大小小的风车,塑料瓶做的沙锤,在冬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干净、空阔。
最动人的故事便是本文开篇提到的春晚节目《为了24个库区孩子》。
这个故事源于附近的升钟水库。上世纪80年代,升钟水库竣工,淹没了原木兰乡部分村庄。其中就包括水库对岸一个村小。如此,原来在此读书的孩子每周便只能坐摆渡船到对岸上学。渐渐地,为了保护学生安全,学校老师和家长达成了默契。每周一早上家长送孩子到对岸,老师来接,每周五下午老师送孩子到水库那边,家长来接。寒暑往来,从不间断。如今,那24个库区孩子早已毕业,新来的孩子又增至41个。
“学校第一要做的便是要让家长放心。”严校长对记者补充道,现在,学校还每年坚持争取五六万来做贫困学生补助。
听着严校长介绍,记者也渐渐体会到汤局长说那句话的心情。
木兰文化对木兰的影响不止是忠孝礼义,而更在那份代代相传的乡土精神。
原来的木兰庙在文革时被毁,现在当地人又重建了木兰祠,并且每年举办木兰文化节。采访结束时,记者提出要去拜祭一下,严校长欣然陪同。他告诉我们,3、4月份的风筝节和徒步行走活动,其中一条路线便是从学校到木兰祠。
正值冬日的明媚天气,我们一路沿麦田走去,说笑着。木兰祠冷冷清清,就在远处,阳光下,显得清晰又庄严。
1979年,四川修建升钟水库,一群考古队员为了调查嘉陵江历史最高洪水水位,沿江而上,一次偶然,在当时的彭城公社发现了著名的“彭城”遗址。
学者考证,这个彭城便是3000多年前商周时代古彭国国都。《后汉书》说:“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善舞,高祖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
这里说的賨民便是后世所称的板楯蛮,也即古巴人的一支,彭人。因彭人助武王伐纣,使用木板为盾牌,考古学家便称之为彭排文化。这一文化渊源的发现,理清了古代巴蜀文化发展的渊源(蜀人巴人彭人皆伏羲神农后裔),也成为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交流融合的有力证据。
这便是今天彭城师生传承地域文化的一个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自汉以来,几经波折,免于覆灭命运。《左传》说:“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中国文化每到存亡危机之时,便是向后看。“三代”从来不是黄金时代,而正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立此存照。
所以,彭城学校在立意挖掘彭排文化之初,就一再避免做“空洞的东西”。“我们请了很多正史文史老师,专门做课题探讨。在此基础上,又访问了许多当地老人,他们土生土长,对彭城风土民俗非常了解。他们也觉得可以。后来教科局建议,我们还专门去文物馆考证。最后才确定下来。”程博校长对记者说。
经过一番总结和研究,彭城学校把彭排文化的精髓确定为“天性劲勇,激情彭排”。
现在走进彭城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操场对面那个由主席台改建的“彭排大舞台”。其背景墙中央的图案正是根据彭城出土礼器“西周青铜镂空虎纹钺”设计的。虎纹钺用于祭祀,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是礼乐的核心。
更让记者惊奇的是,舞台两侧所立的彭排文化柱,分别雕刻着老子和孔子的全身像及其思想。一左一右,由商周文化引出老孔,正是中国文明传承的源流。如此的设计,足见彭城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
程校长还告诉记者,这里面很多内容实际都是师生共同参与设计的。包括彭排文化卷轴,描绘的古彭人战争狩猎图和生活场景图。舞台右侧对面围墙上打造了30余米长的彭排文化长廊,主题是“激情彭排、渝舞长歌”。都是老师们一笔一画亲手绘制的。
学校的种植园原来只是一块堆建筑废渣的废地。师生联合,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拉走了一百多车废渣,最终把这里变成了良田。
在阆中乡村,可以看到很多统一的校园文化设计。诸如书香校园、笑脸墙、门墙文化、种植园,在彭排文化中,记者看到了有趣的变奏。和其他学校不一样,这里有两个笑脸墙,一个是统一的大头贴,一个专门记录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学校甚至把书架搬到了操场边上,在这里,有一种简易设计的城墙垛子,既经济又美观,旁边放着长椅,孩子玩累了就可以看书。
虎纹钺用于祭祀,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是礼乐的核心
描绘古彭人战争狩猎图都是师生亲自设计的
采访间隙,学生下课,星期四下午,正是社团活动时间。有些孩子就坐在城墙旁的梯坎上看书,俄而又参与到大家的游戏中。这个梯坎,也是彭排大舞台的看台。
将校园文化的景致细节都巧妙地融入生活,这是彭排文化的精神。
《论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彭排的原始乐舞文化发端于战争之舞,还不是生活的文化。这种原始乐舞几经变迁,后来发展成了包括船歌、川江号子、竹枝小调在内的“巴渝舞”。
在彭城学校,始终贯穿这样一种不断变化的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