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建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江西分宜 336600)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科研院所绿化景观设计
——以中国林科院京区大院为例
谭新建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江西分宜336600)
科研院所的绿化景观设计是推进科技创新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科研院所的美化水平,还关乎院内科研人员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以环境心理学为切入点,采用其涵盖的认知地图、场所观念、领域性研究理论,通过剖析中国林科院院区内的绿化景观现状,分析了科学研究、生活空间、社交场所等绿化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特性,以期为增强科研院所的绿化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环境心理学;绿化景观设计;环境认知
绿化景观设计是科研院所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环境心理学阐述的理论体系为指导,推进科研院所景观设计和功能规划,建设极具特色的科研院所绿化景观,对创建绿色生态效益突出、地域人文景观显著的院区环境,凝聚科研氛围及彰显创新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心理学是探索生态环境与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范畴,又称为生态心理学或人类生态学,其主要内容是指以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融合生态环境和心理变化来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有效适应[1-2]。就环境心理学和绿化景观设计的关系而言,主要是指有机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要义和绿化景观设计的实践需求,鉴于使用者的心理特征,洞察使用者在外部生态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心理变化,并掌握产生此类变化的共性规律和个性规则,然后将其用于指导具体的绿化景观设计实践,进而创建可以给人视觉美化及利于身心健康的绿化景观工程。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3],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这支专注于林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在解决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发挥林业学科特色,不断推进自身大院内的绿化景观建设,为科研人员及其家属营造了一个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的科研、生活场所。本文以中国林科院京区大院绿化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范畴内的认知地图、场所观念、领域性研究理论[2]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期为今后我国科研院所院区环境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2.1 从认知地图层面出发,满足人性化需求
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主要由感觉器官和大脑神经共同实现的,人类的众多感受决定了绿化景观设计的广度和深度,这些感受源主要来自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觉和热觉等,其中视觉摄取的信息量最多,可占总量的50%以上,并已成为人类在学习工作环境中储存信息、实现认知的重要桥梁[4]。丰富院区环境的认知体验可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用符合自身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进行造景,既要合理掌握植被的生长规律和院区环境的生态关系,又要满足绿化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人类的审美需求。例如在中国林科院大院南门西侧休闲广场周边的各种乔木、绿篱和植被的形态与功能就实现了合理布局:在休闲广场的视觉焦点处以及南围墙北侧,根据地面的起伏高度、建筑形态对绿化植物的异化需求,依次栽种了油松、杜仲等(图1)。在休闲广场北侧主干道的方向种植了条形绿篱,东侧门球场栽种了银杏、杜仲、水杉,加之广场中心配备的月季圆形花坛和东北角的六角木亭子,使得周边整体环境协调有序、色彩分明。这既给院区科研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好场所,还满足了其审美需求,季相丰富,极具层次感,实现了绿化植被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
图1 休闲广场
2.1.1 以节点和标志物为主轴的点的设计
节点在认知地图中出现的频度非常关键,是周边行人途经此地的视觉核心,以及分流或集中的重要位置[5]。院区大门入口、主干道交融点和广场等主要功能区之间跨越空间的过渡节点地带,宜配置形态优美的树种,并运用发散、放射、排列转折等手法实现[2]。标志物是一种外观各异、指向明确的固定参考物,可以起到一定的表征作用。中国林科院以院内的升旗广场为标志物(图2),周围以庄严的柏树环绕南、东、西3个方向,具有显著威严性的植物集中配置,营造肃穆庄严、形象明朗的植物景观。矗立正中的汉白玉旗台和高耸旗杆说明了院内科研人员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别具一格的视觉含义在交流中形成联动效用,合理引导人们视觉层面的审美需求。
图2 升旗广场
2.1.2 以道路与边界为代表的线的设计
边界是划分环境面积以及定位不同区域的重要线性符号。中国林科院京区大院所处的北京西山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林木多为夏绿阔叶林,院内乔、灌、草立体绿化布局合理,种植的各类树木花草植被超过1000种,仅挂牌可数的树木达37科73属109种(常见树种见表1)。其中,油松、侧柏、银杏、雪松、水杉等地域性树种被广泛种于院区主干道两侧、南门和西门的入口处、办公楼周边,打造了颇具穿透层次的斑块夹景,运用条状束型景观带强化方位导向功能(图3),上述绿化景观建设格局既有效划分了空间结构,也保障了视野开阔,能够合理引导人流和车流,达到空间转换的目的。道路两侧打造的景观绿带内加置的复古路灯,配置了牡丹、月季等特色植物彰显了中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
表1 中国林科院京区院内常见树种
图3 院西门
2.1.3 以区域为载体的面的设计
图4 南阳月季园
本研究中的区域主要是指院内具有一定面积的景观分区,如南阳月季园、玉兰园、腊梅园等。使用者从心理感受层面有“身处”其景的意象,指引功能非常显著,原因在于空间对人类行为的潜意识指导。面的构成形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规则和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高低起伏的立体形态,通过打散、重叠、平铺、交叉,可呈现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要突出打造有序而又和谐的植物景观意向。中国林科院学术报告厅与木化石园之间,融合区域内的休闲平台、主题雕塑建起了色相多样的南阳月季园(图4),绿植、铁栏、大径级树种高低错落分布,多个面状景观元素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空间结构,视觉美感强烈,院内绿化景观在空间转换中十分醒目。
2.2 从行为场所观念出发,体现院内人文历史内涵
科研院所绿化景观设计不能摈弃“科研”自身的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无序规划,必须延续历史之魂、提升人文之美,要注重景观规划与院区科研文化兼容并蓄,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科研文化景观。中国林科院素有“小北京植物园”的美誉,院内树木种类丰富,植物品种多样,其中,精心打造的乔松园、雪松园、玉兰园、腊梅园、月季园、牡丹园、丁香园、海棠园、木化石园等多个专类园区,是中国林科院周边学校开展植物科普学习的重要场所,已成为院区科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名木是见证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更是追溯时空转换的重要载体。中国林科院院内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颇具特色,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据查证,民国二年(1912年)农林部林艺试验场西山造林苗圃(即现在的中国林科院京区大院所在地)技术人员在此种植的数株侧柏,距今已百年有余,是院内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被北京市园林部门挂牌保护;同时,中国林科院后勤管理处按照古树保护要求,现已将其融入院内生态型的具有科研特色的绿化景观。还有民国十八年(1928年)在此种植的0.57 hm2白皮松人工林,株行距1.67 m*1.67 m,现有活立木838株,是我国栽植最早、树龄最长、面积最大及保护最好的白皮松人工林,也是加强中外林业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它的科研价值之一在于证明了早期及时疏伐调整密度是何等重要(此林在历史上未曾及时疏伐调整密度,因过密、树头小,生长受到很大影响)。近20年内从林缘移出若干株后,增加了林分透光性,对林间竞争、增加生长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白皮松人工林现在仍然是进行林内小气候观测的试验林。保护以白皮松人工林为象征元素的绿色人文景观,既延续了林业历史之魂,也提升了人文科研之美,大大增加了科研人员、群众家属、研究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科学家们从我国多个地方带回了大批珍贵树种,如马褂木、毛白杨、水杉、七叶树和香榧树,等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中伦先生从青藏高原引至院内图书馆西南角的两株大雪松高约20 m,胸径50 cm以上,被公认为雪松的北方种源,其种子已在多地繁衍。这些树种经过60余年的沉淀、生长,如今已成为院内重要的名木景观,并在院区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从领域性理论出发,突出显著的空间层次
领域性理论能够有效指导人们对环境的认知程度,能够大大增强感知系统的安全系数和秩序层次。科研院所每块区域的功能定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院区入口是展现外部形象的重要区域,在整体绿化工程中占有较高位置。在院内西门至东西主干道之间,配置了阵型整齐、体量对等的油松、侧柏等,既诠释了林业科技工作者务实理性的敬业精神,也丰富了这片领域的空间层次。重点实验楼和温室之间昂首挺立的银杏,辅助南北两侧的灰色建筑物,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银杏大道,对推动空气交换、调节局部小气候、降低噪音污染、区域划分,以及提高秩序感和空间感具有积极作用。院内办公区的绿化景观设计符合高效务实的作风和与之相应的绿化层次需求。根据院内区域的立地条件,科学选用色相柔美、株径适宜、性价比高的乡土植被,满足办公区域绿化景观设计的空间层次需求。生活区域的绿化景观应选用自然院落式植物配置方式,打造一种安全、舒适、美观的休憩环境,提高科研人员及其家属、研究生的生活环境质量。
科研院所院内环境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活动场所,需大力提高院内景观设施服务水平,践行生态科普和工程管理并进的科学理念,努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行政管理人员和设计工作者应有效掌握科研院所环境绿化中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将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炼为指导设计实践的方向指针,探索建设具有普适意义的科研院所环境绿化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的最高境界是崇尚原生态近自然化,它给人们真实的自然感受。今后大院的绿化景观设计应从人工化模式中走向更自然化,应该更加重视适地适树、重视野花野草组合和保护萌生自然状态的刺槐大树,以最大限度满足院内人们的欣赏需求。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何剑岚,赵丽华.试析环境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绿化景观设计:以深圳大学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1(3):89-91.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陈伯超,张福昌,王严力.现代校园中的历史情结: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文脉传承的实践[J].建筑学报,2005(5):58-62.
[5]温新建.建筑环境心理学中有关空间使用的几个问题[J].苏州科技学学报,2011(3):74-78.
Green Landscape Design for Research Institut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A Case Study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Tan Xinjian
(Experiment Center for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enyi 336600, Jiangxi, China)
The green landscape design in research institut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well as humanistic spirits, and the landscaping quality is the determinant to both the aesthetic level of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researchers and their families living the campus. The study started fro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reen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y applying cognitive maps, behavioral options and field studies as the theorie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to the design for the elements of green landscape, such as research section, living space and social space. The study is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greening quality in research institute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green landscape design,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2016-06-03
谭新建(1973-),男,高级工程师,原中国林科院后勤管理处处长,现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林业项目与经济管理。E-mail:bjtan@caf.ac.cn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