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2016-09-21 01:31李璇李倞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世博园世园林地

李璇 李倞 王向荣*

世园会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李璇 李倞 王向荣*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办园博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举办园博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基于城市发展的视角,以在中国举办的四届国际级园博会为例,跟踪研究其在周边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影响,剖析城市发展与世园会之间的关联性,总结以往世园会对城市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未来园博会的举办提供创新思路。

园博会;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产业结构

修回日期:2016-04-1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强调城市经营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在此背景下,以城市重大事件为契机和战略工具的地域发展模式逐渐被政府和投资商所青睐,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1]。它可以促进区域功能和生态结构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服务能力,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文化影响力[2]。园博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型城市事件,因其举办次数多,范围广,综合效益显著,已成为促进城市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竞相争夺的目标。虽然我国园博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举办园博会次数最多的国家。

促进城市发展是园博会的主要功能之一,研究对于其选址、规划策略方法、展后利用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城市发展的视角,以在中国举办的四届国际级园博会为例,把园博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或背景,探索其在周边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影响,研究园博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期对中国未来园博会的举办提供建议。

2 中国世园会发展概况

园博会是以园林园艺展示为主题的节事性展览活动[3],是一个促进园艺事业交流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平台,同时还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质量,提供花园与城市融合的可能性,为举办地带来相应级别的城市发展和综合效益[4]。它包括国际级别的国际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国家级别的不同名称的园林博览会以及地市级的园林博览会[5]。本文将重点研究在中国举办的四届国际级园博会(表1)。

3 世园会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研究主要利用四个世园会所在城市行政区的航拍图和相关资料数据,研究世园会举办后的周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周边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特征,探究世园会对其周边的影响。研究将世园会周边土地类型分为农田、建筑、道路、林地、水体和其他共6个类型。从各阶段城市土地利用总图(图1)和相关数据得到1999-2014年昆明世园会、2007-2015年沈阳世园会、2006-2015年西安世园会、2009-2015年青岛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面积比例变化(图2)。

3.2世园会影响下的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1999-2014年昆明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由于世博园东北部为金殿风景名胜区,使得世博园周边城市建设主要向西部发展。1999-2014年,世博园西北部新增了大量城市建设用地,林地向园区北部不断扩张,城市建设向世博园中心方向移动,加剧了林地破碎化(图1a)。林地、建筑和其他用地为昆明世博园周边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1999年三者分别占总面积的46.9%、22.91%、21.76%,林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建筑用地逐年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其他用地逐年减少。道路、水体所占面积均有所减少,农田在这个期间大面积减少(图2a)。

1999年的昆明世园会位于规划开发的北市区边缘,为了满足世园会的交通需求,新修并改造了多条道路。由于世博园的吸引力和辐射效应,为北市区带来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房地产商前来投资,在世博园周边以及从世博园通往市区的沿途,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高档住宅小区就有20多个,形成了以“世博板块”为特征的昆明中高档楼盘区。世博园的周边也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商区,一些配套的学校、医院、公共交通、超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6]。

3.2.22007-2015年沈阳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沈阳世博园周边道路路网密度有所增加,道路等级也有所提高,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连通性和集聚性。世博园东部新增了大片绿地,2006年以来,建筑和其他用地的建设有向世博园中心方向移动的趋势,林地出现破碎化(图1b)。2007-2015年期间,世园会周边地区的农田、水体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筑、道路、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农田面积比例减少达到23.91%,在所有类型中变化最显著;水体的比重由0.85%下降到0.68%;建筑面积增加量最大,比例共增加了9.09%,在2007-2012年间涨幅最快,之后增长幅度放缓;其次是林地,由10.75%增加到2013年最高值19.94%,到了2015年比重减少为18.16%;道路比重增加了1.89%;其他用地比重由6.47%增加为12.16%(图2b)。

沈阳世园会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增加了到达园区的公共设施,改善了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条件,扩大了公共设施的辐射范围,完善了城市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世博园成片的植被、树木平衡了沈阳老工业基地的生态,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功能,调整了城市绿化结构和开放空间。

3.2.32006-2015年西安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西安世博园周边新增了多条城市主干道,2011年展后新修了北二环延长线、东三环等大型基础设施,道路用地集聚形成片区网络。从2006年开始,北侧原有的村落被拆除,世博园西南部沿河两侧新增大片绿地;建筑用地在世博园周边大量建成,并且建筑用地的建设有向世博园中心移动的趋势;农田被大量侵占,加剧了用地破碎化现象的出现(图1c)。2006-2015西安世园会周边地区的农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建筑、道路、林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水体面积变化不大。其中农田面积比例变化量最大,减少了26.46%;其他用地的比重由11.56%下降到8.59%;林地面积增加量最大,从2006年的3.32%到2015年的17.54%,共增加了14.13%;其次是建筑,2007-2009年短短三年时间面积共增加了7.11%,但从2012年世园会结束后到现在共增加了5.73%;道路面积增加了2.78%;水体面积的比例从2006年的9.98%到2009年的8.58%共减少了1.4%,在2009至2011年基本保持稳定,到了2015年时水体面积略有增加,达到9.2%(图2c)。

西安世园会选址位于浐灞生态区广运潭生态公园,距离西安市中心约7km,属于城市的郊区,选址相对独立,与主城区联系较弱,但用地比较完整。世园会带动了其周边土地迅速升值,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浐灞的生态环境。上位规划中指出浐灞生态区要建设国家级生态公园,西安世园会作为生态绿色空间,结合浐河、灞河形成浐灞“绿色之肺”,林地面积总量增加,使得园林绿化迎来了高潮。

3.2.42009-2015年青岛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青岛世园会的选址为丘陵地形,北部主要为山体,因此基本上没有可开发建设的面积,世博园在南部新增大批建筑,周边增加了多条交通道路。以林地为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向世园会中心移动的趋势(图1d)。2009年以来,除农田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增加。2009-2015年期间,林地、建筑、道路、水体和其他面积分别增加了20.17%、5.05%、1.57%、0.02%、10.01%;农田面积变化量最显著,从2009-2015年期间持续减少,共减少了31.93%。在2015年展后一年时间里,建筑面积增长趋势不是很明显,只增长了0.55%;林地、道路、水体和其他面积均有减少(图2d)。

青岛世园会选址在距离青岛三城区15km处的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长期以来青岛市区南北差距较大,青岛老城区集中在城市南部,城市北部的李沧区偏居一隅。三年前李沧区东部还是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世园会的举办促进了北部地区的发展,该地区目前也是市中心辐射扇面的中央位置。大片生态商住区在园区南部兴起,改变了传统工业区的面貌。世博园周边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新建了多条主要交通道路,地铁站和大量公交站点。2012至2014年三年间世园会共投入百亿元,为主城区增添了一个240hm2的城市“绿肺”,大大增加了林地面积,有效完善了青岛市北部地区的绿地系统结构。

3.3世园会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4次世园会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析发现,世园会的举办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道路面积均有所增加。以西安为例,浐灞生态区其实并不缺少城市公园用地,但是城市绿地分布却非常不均匀,这次世园会为浐灞生态区带来了在东北部建设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的机会,调整了城市绿化结构和开放空间。西安世园会当时选址时就是基于新区建设,通过整合浐灞生态区外围的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平衡地区发展,为新区带来了资金与活力,并将其规划成为一个集贸易、商业、居住和自然的综合体。

对于居住在世博园周边的市民而言,世园会还为他们带来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促使展会场地及其周边地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地块的价值,扩大了公园绿地的范围,创造了吸引人的绿地景观,通过世园会发展了周边新的居住区。

世园会的召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出现了高速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世园会在促使城市主动开发来完成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对地区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城市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导致了农田、道路和水体面积的减少,虽然整体上林地有增加,但破碎化现象较明显。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深入,城市建设用地斑块扩大、融合,景观的格局呈现先复杂后简单的变化。

表2 昆明市与其他西部地区商品房开发投资额/实际销售面积比Tab.2 Accumulative Percentage of Investment and Sales of Properties in Kunming and other western areas

4 世园会影响下的产业结构变化

世园会的举办往往需要对具有展示性的公共空间和消费空间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一系列改扩建工程间接促进了该地区的基础配套建设,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本文选择四届世园会所在城市行政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进行比较分析,以1991-2012年昆明市盘龙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作为分析数据,对其进行拟合,将拟合曲线作为多年份(1994-2012年)昆明市盘龙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趋势曲线。通过对比趋势线与实际观测值曲线,可以发现从1996年起,盘龙区的房地产投资曲线大规模地偏离趋势曲线,但在2003年后又逐渐趋于趋势线(图3a),因此可以认为1996-2003年为昆明世园会对该地区房地产业的主要空间影响期。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三届世园会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的影响期(沈阳:2005-2011年;西安:2009-2013年;青岛:2008-至今)(图3)。昆明、沈阳、西安、青岛在1996、2004、2007、2009年这四个时间点成功申办世园会,这是房地产业空间影响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4.1世园会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对比1996-2003年西部主要省份、主要省会以及昆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可以发现,昆明市在1999年展后投资达到了55%,比同时期西部其他城市多13-16%(表2)。从1990年开始,昆明市开始实施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成为当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项目,在1996年盘龙区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投资比仅为5.18%(表3)。2001-2003年盘龙区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投资均超过1,同时期除五华区外,其他城区均低于该比值,但五华区在2002年时高档住宅投资额较2001年比减少近一半,而盘龙区从2001到2002年高档住宅投资额增加了77.8%,位于各城区之首。由于世园会的举办,盘龙区住房投资从经济适用房占主导的结构向高档住宅演变,世园会为昆明市创造了更有利的投资环境,对昆明市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沈阳东陵区从2005年以来每年房地产投资总额均超过40亿元,约占全区固定投资总额的53%,2006年完成投资额62.71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33.6%。2007年全区共完成房地产投资额85.12亿元,同比增长35.7%,但2008年投资额只增长了24.3%。就东陵区全区而言,2005-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逐年平稳上升,在2008年达到最高,2009年略有回落,到2010年有反弹,在之后略有上升(图3b)。

表3 1996-2003昆明市主要城区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万元)Tab.3 Investment of high-grade residential and economical housing in the main district of Kunming in 1996-2003

表4 我国四次世园会展期相关旅游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ourism related index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in China

西安在世园会结束后,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所下降或停滞,商品房空置面积也有增加(图4)。西安世园会原本打算借助生态品牌带动浐灞新区的发展、完善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世园会选址在新区,但由于离中心城区距离较远,交通联系不畅通,导致会后游客较少。2006-2012年间,在西安世园会周边吸引了大批开发商前来投资,但目前世园会周边的新城楼盘无人居住,金融商务区也只吸引了部分小机构,同时还出现了债务、土地、支柱产业等问题[8]。

4.2世园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世园会在选址时就考虑到要充分利用土地、山水等自然资源来平衡城市发展不均的势头,调整社会结构空间。除西安世园会外,其他三届选址都是以风景区为依托,在园区内有起伏的丘陵作为背景,远处是连绵的山脉,风景优美。

以西安和青岛为例,西安世园会预计接待游客1 200万人次,而实际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 572万人次,青岛世园会官方预计将接待国内外游客1 500万人次,实际参观人数仅有400多万,其总投资却数历届之最高(表4)。二者同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城市,西安的旅游资源多以“古都文化”为主,世园会使西安市旅游业向生态旅游转型。青岛原本想通过世园会使中北部的旅游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转变现有的滨海城市旅游形象,但由于其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当,世园会对该市旅游业并没有太多贡献,因此在世园会带动下的旅游产业如果成功转型可以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反之则可能使前期巨大的投资变为泡沫。

1999年昆明世园会在展期共接待旅游者943万人次,但在2000年仅迎来195万人次,2001年更是下降到180万人次。昆明市旅游人数在展后有小幅度下降,在2001年有明显提升,之后趋于平稳;沈阳市旅游人数在展后一年有所增长,在之后一段时间处于稳定状态;西安和刚刚结束世园会的青岛,其全市旅游人数在展后都有大幅度增长,预计未来游客数量也将趋于稳定(图5)。和房地产业一样,世园会可以在展期极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会后影响力的逐渐消失,园区参观人数以及世园会带动效应都会不断降低。世园会结束后,展区基本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保留,由于内部固定设施过多,后期都需要维护。游客对世园会的新鲜感减退使得实际经营收益大幅度减少,使得园区难以维持运营,园区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导致世园会在展后出现低谷现象。

5 思考与建议

通过分析四届世园会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世园会对城市发展的特点具有共性(表5):世园会前期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来促进地区发展,后期则通过开发商的商业运作实现地区价值的深度挖掘,周边地区得以持续发展。世园会结束后重点产业都进入减速阶段,会后场地荒芜无人问津,展后由于游客大幅度的减少,投资方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承担不了高额的管理维护等诸多因素,会址变得破败,重现废弃状态。

在中国,世园会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展园在展后都保留了展会期间的建设成果。世园会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新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在促进城市的建设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世园会往往选址在城市新区,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利用发展,但是建设的过程也意味着大量农田被占据,林地的复杂度降低,并且对于城市旧区的更新设计较少。园博会结束后,由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固定设施又较多,高额的维护费用使得场地在展览结束后使用率低,维护不到位等。因此在园博会的规划初期,建立园博会的新城开发模式以及转型和再利用的创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以便较好地增加会后园博园与市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世园会虽然可以为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但是并不意味着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世园会的举办应该权衡各个方面的问题和条件,探索出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方式来,在会后成功转型以达到复苏,而不应该盲目随大流,为城市带来负担。

表5 世园会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Tab.5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注释:

图1、2根据卫星航拍图整理绘制;图3、4、5根据昆明市1994-2012年、沈阳市2004-2013年、西安市2004-2014年和青岛市2003-2014年统计年鉴整理绘制。表1、4由作者根据世园会官方网站整理:昆明市http:// www.ynexpogroup.com,沈阳市http://www.syszwy.com. cn,西安市http://www.expo2011.cn,青岛市http://www. qingdaoexpo2014.org;表2根据参考文献[7]整理修改;表3根据1997-2004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和昆明统计年鉴整理;表5由作者整理。

(References):

[1]杨乐平,张京祥.重大事件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城市问题,2008,(2):11-15.

Yang Leping, Zhang Jingxiang. The impact on urban development brought by mage-event[J].Urban problems,2008,(2):11-15.

[2]霍尔迈克.城市创造、共同利益和大型体育赛事:新自由主义硬性结果主导下的竞争政策[J].社会学评论,2006,54(s2):59-70.

Hall C M. Urban entrepreneurship, corporate interests and sports mega-events: the thin policies of competitiveness within the hard outcomes of neo-liberalism [J]. The Sociological Review,2006,54(s2):59-70.

[3]南楠.园林展规划策略和会后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Nan Nan. Garden shows: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afteruse[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7.

[4]张谊佳.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会规划方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Zhang Yiji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arden exposition based on after-use[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11.

[5]王向荣.关于园林展[J].中国园林,2006,(1):19-29.

Wang Xiangrong. About garden shows[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6,(1):19-29.

[6]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沈阳世博园后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昆明世博园调研报告[J].辽宁经济,2007,(1):6-8.

Project group of Liaoning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expo park——: a survey report of Kunming expo park[J].Liaoning Economy,2007,(1):6-8.

[7]陈浩,张京祥,吴启焰,宋伟轩.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昆明为例[J].人文地理,2010,(5):41-46.

Chen Hao, Zhang Jingxiang, Wu Qiyan et al.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affected by mega-events——a case study of Kunming[J].Human Geography,2010,(5):41-46.

[8]吴春艳.后世园会效应下的西安浐灞绿色空间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Wu Chunyan. Research of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Xi’an Chanba district after the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D].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201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 under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in China

LI Xuan LI Liang WANG Xiang-rong*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na is actively bidding for the Garden Expo.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times to host the Garden Expo.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selecting four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hold in China as example. Track and study its effect and correlation on regional land us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Providing innovative idea for the future Garden Expo will be hold in China by concluding the experience on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the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Garden Expo;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dustrial Structur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0706):基于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的园林博览会影响机制和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TU986

A

1673-1530(2016)04-0040-07

10.14085/j.fjyl.2016.04.0040.07

2016-03-01

李璇/1992年生/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生(北京 100083)

LI Xuan, who was born in 1992,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i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李倞/1984年生/男/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LI Liang, who was born in 1984,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王向荣/1963 年生/男/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副院长/本刊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100083)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wxr@dyla.cn

WANG Xiang-rong, who was born in 1963, is the professor and the Associate Dean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 Beijing Forestry Univesity. He is the chief edit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a doctor's degree and is also the vice chairman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nd I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 Research on Effect Mechanisms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Garden Expo Based on Urban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NO.31470706); 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Special Found for Beijing Common Construction Project

猜你喜欢
世博园世园林地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Summer Is Coming
花伴世园北林行动
游昆明世博园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
水调歌头
红帽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