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东(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州 213001)
独活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比较
张东(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213001)
目的:比较分析独活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利用HPLC技术对独活饮片及其配方颗粒进行测定,比较二者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独活饮片中蛇床子素含量明显高于独活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含量,后者约为前者的50%。结论:独活颗粒中蛇床子素含量较低,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独活饮片 配方颗粒 蛇床子素 含量
独活中含有香豆素类成分,水溶性较差,独活饮片是独活配方颗粒的原料,从药材饮片到配方颗粒、转移率较低[1~2]。本次选取独活饮片和独活配方颗粒,作为探讨独活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材料: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蛇床子素对照品,三九医药股份公司提供独活饮片和独活配方颗粒。
仪器:Waters-600E高效液相色谱仪、Diamonsil C18色谱柱、Waters-2487双通道紫外检测器、JS-3030色谱工作站(大连江申分离科技公司)、UP5200H超声清洗机。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高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5∶25),检测波长设置为322nm,柱温设置为30℃,流速设置为1.0mL/min,进样10μL。结果显示蛇床子素与其他成分分离效果较好,具体可以参见图1。
2.2线性关系考察:在60℃温度下,将蛇床子素对照品进行减压干燥4h后,精密称取100mg对照品,将其置入100mL量瓶中,向其中添加甲醇,稀释对照品使其达到刻度,并将其摇匀,获取对照品溶液。依次精密吸取0.5mL、1mL、2mL、5mL、8mL、10mL、15mL对照品溶液,将所有溶液分别稀释至100mL,制成含蛇床子素的对照品溶液,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取10μL上清液,检测出峰面积积分值。将蛇床子素进样量作为横坐标,将峰面积积分值作为纵坐标,结果显示,进样量在5μg/mL~150μg/mL区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2.3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10μL蛇床子素对照品溶液,重复5次进样,蛇床子素峰面积积分值RSD为1.01%。
2.4重复性实验:采用样品测定法对独活饮片的粉末进行测定,重复5次,得到平均含量15.5mg/g,算出RSD,为1.19%。
2.5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0.05g配方颗粒样品和0.5g独活药材粉末,分别向其中添加1.02mg蛇床子素对照品溶液,对配方颗粒加样回收率和独活药材加样回收率进行测定,原药材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为1.25%,配方颗粒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15%,具体可以参见表1。
2.6样品测定:精密称取0.05g配方颗粒样品,将其置入25mL量瓶中,同时向量瓶中添加20mL甲醇,对其进行超声处理,时间为半个小时,放冷后向其中添加甲醇达到刻度,摇匀取1mL滤液,将溶液稀释至10mL,向液相色谱仪中注入10μL稀释液,测定峰面积,算出蛇床子素含量。
精密称取0.5g独活粉末,将其置入具塞锥形瓶中,添加20mL甲醇,超声处理半小时,放冷后称定质量,减失质量用甲醇补足,摇匀后进行过滤,取2mL滤液,将其稀释至10mL,向液相色谱仪中注入10μL稀释液,测出峰面积,计算蛇床子素含量。具体结果可以参见表2。
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2 蛇床子素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水提取技术制成独活配方颗粒,独活中含有香豆素类成分,水溶性较差。在本次研究中,对配方颗粒和独活饮片中蛇床子素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原药材饮片中蛇床子含量为15.59mg/g,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素含量为7.84mg/g。
原配方颗粒是对原独活药材进行水提取后,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独活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含量仅为原独活药材的50%,转移率较低,因此必须对此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通过提高原药材浸膏得率,提升独活配方颗粒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有文献资料显示[3~4],有机溶媒复提法时生产独活配方颗粒的首选方法,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规模,应该对其进一步改进,80%乙醇6倍量体积,浸润6d后,重复提取3次,乙醇回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独活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控制配方颗粒的质量。
[1]袁欣.独活主要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13,25(6):13-16.
[2]王军,何立环,陈金泉,等.正交试验优选独活葛根汤提取工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60-62.
[3]赵小勤,蒲旭峰,孔卫东,等.独活寄生丸的药材鉴别及蛇床子素的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3):342-344.
[4]贾淑云,王斌,李锋,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测定独活中的蛇床子素[J].中国处方药,2015,14(4):20-21.
R286
A
1672-8351(2016)09-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