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船山对张华的评价

2016-09-19 14:10朱锦程
船山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船山张华

朱锦程

摘 要:

张华是西晋时期朝廷的重臣。但由于受到庶族出身、兼修儒玄的个人局限,以及朋党门阀的政治环境影响,不仅未能坚守正道,扶危止乱,而且委顺其间,浮沈当世,最后落得国乱而身死的悲惨结局。晚明思想大家王船山在其历史哲学巨著《读通鉴论》中,判定张华的行为,是“离义为智”。指责张华丧失了君子复兴时局的正义之志和果敢之气。不仅导致一时之乱,甚至还祸及千古。船山对张华的严厉批评,目的显然不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更在于为其“力行求治”,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张华;船山;《读通鉴论》;智;义

张华是西晋时期朝廷的重臣。他出身孤贫,但博闻强识、学业优异,处事谨慎而有礼法。得到刘放、卢钦、阮籍等人的赞赏和推举,官至中书令、幽州都督、司空等。史称“华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①。但他没有能彻底改变西晋混乱的朝政局面,最终在赵王司马伦的叛乱中死于非命。后人对张华的评论毁誉参半,有对他“道德深远,乃心忠诚”②的赞誉,也有对他开启西晋祸乱之源的批评,“兆祸始乱,华实为之”③。根据作为正史的《晋书》记载,张华在为官的过程中,不仅决策平吴,还制礼定章。在其出镇幽州期间,抚纳新旧,使“远夷宾服,四境无虞”④。

与《晋书》的评价适成两极,明代思想大家王船山,在《读通鉴论》这部传世的史论巨著中,不仅没有对张华死于非命的不幸,抱有必要的同情,说“君子于其死也不闵之”,反倒认定张华对西晋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历史责任:“晋之亡也,非贾谧能亡之,华亡之也”⑤ 。

在船山看来,张华才智过人,又身居高位要职,理应秉持正道,扶乱止危。但他却自恃聪明,委顺其间,浮沈当世。致使朝中奸佞乘势而起,最终落得国乱而身死的悲惨结局。尤其是在刘卞劝谏废黜贾后的事情上,表现的气苶不振。最终离义为智,坐失良机。船山在《读通鉴论》中,提出了研究和评价历史,要将自己融入历史环境之中的原则。要设身处地的为古人着想,这样才能充分把握和理解历史的思想脉络及本末实质。按照船山自己的说法,就是“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⑥。

今以船山的论断,作为读史论史的理论基础和心理基础,先根据张华所处的时局环境,来分析他废黜贾后,以及扶乱救世的情形。

史书中关于张华家世的记载很少,只提到他的父亲张平曾做过渔阳郡守。郡守(太守)在西汉时秩两千石,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不仅地位高,还常能入为公卿。但汉魏之际设置州牧后,郡守成为州牧或刺史下一级的行政官,地位和声望远不及西汉时。而且渔阳毗邻边境,人口不多,算不上显要的大郡。张平早逝,张华“少孤贫,自牧羊”,“初为县吏”。⑦ 在士族门阀势力兴起的魏晋时期,庶族的身份在政治上是巨大的制约。士庶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不仅使张华难以在朝廷中得到有力的支持,更使得他在取得功绩之后成为被打击和排挤的对象,伐吴之后遭到荀勖、冯紞的诋毁就是例子。在士族朋党占主导的政治格局下,张华的建议很难得到朝廷的重视,也无法对执掌权柄的门阀形成足够的压力,从而迫使掌权者采纳。“以华庶族,进无逼上之嫌”,所以即便张华有所“密用”,也只能假权于贾后以济大难。

在刘卞建议废黜贾后的事情上,朝廷内部主要是外戚、宗室和士族三种势力之间的博弈。船山认为张华得到外戚和士族中贾模与裴頠的支持,“其成也可八九得”。但事实上此时的贾模已被贾后所疏远,“后不能从,反谓模毁己,于是委任之情日衰,而谗间之徒遂进”⑧。而且贾模和裴頠对废黜贾后的主张,并不是强烈的支持,“华、模皆曰:‘帝自无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上心不以为是。且诸王方刚,朋党异议,恐祸如发机,身死国危,无益社稷。頠曰:‘诚如公虑”⑨。提出建议的刘卞也是庶族出身,地位和名望远不及张华。张华在没有得到外戚、宗室、士族中任何一方的支持下,要想取得废后的成功是极其困难的。史言刘卞“才简略”,他提出的军事方案,并未经过充分的筹划。当时贾后已经利用姻亲关系有效的控制了禁卫军权,⑩“贾后亲党微服听察外间,颇闻卞言,……卞知言泄,乃饮药卒” ?。刘卞自杀后,贾后并没有追究牵连,或许可以由此推断,这次密谋非但不够机密成熟,而且似乎并未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响应。

通过上述对张华的个人背景和时局环境来看,他在朝廷中有职无权。即便发动废黜贾后的政变,也是很难取得彻底成功的。但为何船山还如此强调此事呢?在船山看来,这种“国破君危,志士奋兴以图匡复”的事情,本就是“决起一朝,无暇计其始终也”。但尽管如此,是否就能以此作为“事当务实”、“优游卒岁”的理由呢?作为普通百姓,或许可以寻求全身的善术,“则与志浮沈,与情张弛,一匹夫而已矣”?。但像张华这样被乱世朝廷所依赖,乱世人心所属望的人,就必须要做到“变虽生于始谋之外,而心自依乎其初”。依着一颗扶乱止危的本心而去行事,“事虽不济,而义终不坠也”。如果瞻前顾后,彷徨于事,则“决死一旦,而挟功利以为心,物必败之”?。

船山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张华只考虑保全自身私利,从而拒绝刘卞废黜贾后的建议。“拒刘卞之说,不欲陈蕃之为,以冀免于祸,抑不可不谓工于全身。”其畏而不行的根源是“气苶”以至“义不足”,从而丧失扶乱止危的本心。“然而不能者,华于贾氏废姑杀其母之日,委顺其间,则气不可复振;气苶而能有为者,未之有也。盖华者,离义为智。”张华为何在关键时刻首鼠两端而只为一身之谋呢?

前文提到由于张华的庶族身份,没有可以依附的势力而获得仕途晋升机会,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好在他不仅聪明,还非常善于学习,“少自修谨,造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气识弘旷”,?得到了同乡人卢钦、刘放的赏识和推荐。卢钦是汉末大儒卢植之孙,“世以儒业显,笃志经史”。随着以儒学世家司马氏的代魏,西晋初年,儒学一度再次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张华也受到儒家积极仕进的鼓舞,以高尚品德和伟大功业为自我砥砺。但又囿于残酷的现实政治和玄学思想的方兴未艾,张华逐渐变得儒玄兼修。其著《鹪鹩赋》,表达“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得到阮籍的称赞,以此名声显著。这种儒玄兼修的矛盾思想带来的分裂和对立,在张华身上开始显现。比如他的《励志诗》中既有“复礼终朝,天下归仁”,也有“甘心恬澹,栖志浮云”,两种看似相悖的思想表述。?此时的张华在政治上并未媚上求荣,还能坚持儒家的忠义之教,不畏强权。比如他在力主伐吴和册立齐王为储的事情上据理谏言,却分别得罪了多数朝臣和皇帝,后被贬到幽州,终晋武帝之世,再也没有得到起用的机会。时局环境和个人遭遇,使得张华开始有所退缩保守。行事既有遵循礼法之意,更有避世全身之念,表现的不够坚定,常有犹豫妥协之状。这就是船山指出的“气苶”之状。实际上,张华的这股正气早已“苶”在武帝之时,更不待到贾氏废姑杀母之日。儒家的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根本就未曾在张华心中生根发芽,所以无论是从儒家忠孝守礼的思想,还是道家清静无为的情结来看,张华都不可能擅行废立之事。endprint

船山认为张华是智有余而义不足,但张华在丧失了担当道义的正气后,根本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有才智。这种“知事几、察物情”的图纬方伎之智,只能算是小智小才,匹夫之智。“无忘家为国,忘死为君之忠,无敦信及豚鱼、执义格鬼神之节,而挥霍踊跃、任慧力以收效于一时者,皆所谓小有才也,小有才者,匹夫之智勇而已”。如果只是凭借“小效著闻,而授之以大任于危乱之日”,又岂能获得成功。最终只能是“古今以此亡其国不一”?。相反那些大人君子,却能够“德牣于忠而后才以不穷”。后来当孙秀遣司马雅劝说张华同赵王伦共同起事的时候,张华以怀疑秀等篡逆为由拒绝合作,但也没有及时向朝廷和贾后等举告。张华气苶不兴而失义,没有“以善之纯养才于不偏”?,自然无法“救人道于乱世”,也就只能落得个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

船山的《读通鉴论》是中国历史哲学中最亮丽的宏伟篇章,拥有是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这其中最为深湛的思想内容就是光耀古今的“三义”说。船山指出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考虑和评价,不能只着眼于“一时之利害”,而应当是“通古今而计之”?。即“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辩,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不可以一时废千古,不可以一人废天下”?。执掌朝政大权的张华,只想维护狭隘的“无其君父,而以不孝示天下”的一人之义和“每废黜正嫡,恒至丧乱”的一时之义,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古今通义。最终不仅未能保全自身,而且随着贾后、惠帝被废黜和晋王朝的混乱而丧命,甚至酿成“祸及万世”的五胡乱华,开夷狄祸乱中原之滥觞。非但违背了君臣和国家之间的一人之义与一时之义,还废弃了“古今夷夏之通义”。所以在船山的评价原则和思想体系中,“不能辞亡晋之辜”的张华,也难辞社稷倾覆和华夏沦丧的罪责。其罪之大,不可宽恕,自然也就免不了遭受最严厉的摒弃和批判。船山这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正是其以深邃的目光透视历史而得,虽显意料之外,实属情理之中。

张华在世风日下、奸佞丛生之时,非但没能闻乱即起,还托身淫邪之党,失忠臣之职。在后来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尤其在船山所生活的时代,犹如噩梦一般。而当时所谓的士人却是“在缙绅之明哲保身一句,在布衣只传食诸侯一句”,“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快活过日”。(21)船山以清醒之明,于浑噩之世极力倡导“以身任天下”的豪杰气概和担当精神。在对历史的评价上,船山“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严厉批评那种“流俗之相沿也,习非为是,虽覆哉不容之恶而视之若常”,“放于道而非道之中,依于法而非法之审”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态度。(22)这种缺乏理性、人云亦云的随意褒贬,虽然无伤于教化、无害于人民,但使得“闻者不足以兴”、“闻者不足以戒”,历史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船山“以其言奋发蹈厉,如惊雷之破蛰而出,听者莫不悚然动容”。对张华的严厉批评就是出于这种良苦的用心,以此寄望后世之人有所警示和借鉴,让历史成为真正有利于社会的求治之资。

然而船山并非不体谅乱世之际为忠臣的难处,“士当逆乱垂亡忧危沓至之日,诡随则陷于恶,躁竞则迷于所向”(23)。晋惠帝、贾后固然昏庸无能,而刘卞所提议扶持的愍怀太子也早已不是当初的聪慧少年。“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于是慢驰益彰,或废朝侍,恒在后园游戏”。愍怀太子非但不纳谏言,还祸害忠臣,“使人以针着锡常所坐毡中而刺之”。(24)身为东宫左率卫的刘卞提出废黜贾后而扶持太子主持朝局的建议,也并非完全是出自公心,更像是报答太子对他的私人信遇。乍看之下,此时张华似无可施展之机,碌碌而终,虽属无耻,颇似无奈。但船山却用自己的人生对此做出了最伟大的诠释。

船山亦生逢乱世,流寇和夷狄的肆虐使得社稷、生民和文化都遭受空前的涂炭。船山为救世事而奔走呼号,亲自参加战斗,在南明政权中不畏强暴而坚守正义,后被排挤打压。为躲避各种政治势力的追捕通缉,流亡荒山野岭,栖身瑶洞水寨。倍遭艰辛磨难,数次濒临生死。经历了世间不曾有的苦难,身艰心苦,但却始终坚守大义,不为屈服。并以超人的坚强精神和信念,读书立说,引人向善规正,发人深省奋进。生时为惊世骇俗的大丈夫,死后留下不朽的文字和精神,感天动地。(25)

而张华身居朝廷肱骨之位,却没有船山的仗义敢言,只是投鼠忌器,彷徨无所为。张华文才横溢,却没有船山的不朽之论,只是流连于诗赋清谈,猎奇怪诞以自娱,既无益人心教化,亦无补时局。张华兼修儒玄,却没有船山的担当和涉世,只是游离丧义,作茧自缚。

所以无论是从船山评价历史的价值标准而论,还是从船山呕心沥血的伟大人生经历而言。张华委顺其间,浮沈当世的作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批判。《读通鉴论》对他的如上评价,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船山对张华的严厉批评,目的并不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更在于为其“力行求治”,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船山对历史人物如此深刻透彻的评价,不仅是他深思熟虑的理论成果,也是他通过自己苦难的人生经历而慢慢体会所得,同时又是船山身世浮沉的深切感悟和对现实政治的经验升华。这种评价超越历史时代的限制,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评价历史的终极价值风向标。(26)

究极而论,船山对张华的这种充满价值意味的“审判”,已经有些超出历史事件本身的界限。其所奉行的“审判”原则,正是《论语·卫灵公》篇里孔子的说法:“知及之,而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27)张华曾经的努力和功绩,都因内心里的习仁不精,持仁不固而化为乌有。君子虽不悯其死,却当悯其所以死,以为自己的现世行为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这才是船山评论张华的弦外之音,也是船山如此评价张华的用心和意义所在。

【 注 释 】

①②③④⑧⑨???(24)《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2、1351、2299、1071、1176、1042、1078、1068、1069、1458页。

⑤⑥?????(22)(23)《读通鉴论》,《船山全书》第十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439、1182、1039、676、1039、138、535、1176、531页。

⑦《晋纪》,汤球、黄奭辑:《众家编年体晋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11页。

⑩张金龙:《“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四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吉林出版社2005年版。

?《张子正蒙注》,《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32页。

(21)《顾季时行状》,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十一,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7页。

(25)(26)王立新:《天地大儒王船山》,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195页。

(27)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37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船山张华
山间
爸爸的手
年轮
白衣天使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重修清代大诗人张船山墓记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