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口译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分析

2016-09-19 07:02周侃
文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口译日语考试

周侃

日语口译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分析

周侃

本文就笔者担任的口译课堂教学进行了考察,并总结出了问题与症结所在。

口译协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1.前言

本文以笔者在口译教学课堂中所进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及经验总结为内容,以尝通过实践教学的经验,为口译教学课堂提供一些绵薄意见和建议。

2.课堂内容简介

2.1口译课堂的参与者

本文所指的口译教学课堂中的参与者,分别为教师(笔者),及学习者(日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以三年级学生为主)。教学课堂采用现代化的口译专用教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播放听力、视频等教学材料,学生端电脑实时同步收听(看);教师可以用教学软件进行点名、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等操作,学生的口译练习过程也可以录像保存并共享观看。口译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口译干扰训练(如播放背景干扰声音)等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口译临场应变能力。

2.2讲授内容及方法

口译训练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除遴选的资料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使用最新的日本原声新闻听力等内容进行教学指导,以期通过大量的日汉与汉日的互译实践,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所涉及的训练方法,包含了快速反应训练(quickresponse)、影子训练(shadowing)、总结复述训练(retention)、分节翻译(slashreading)等,力图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语法基础;日汉、汉日速记、归纳总结及临场反应、应变能力。

3.教学实践分析

笔者以三个班级的口译考试视频为例进行分析,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心得。表1:课程及学习者信息

课程 年级 人数 男生 女生口译一 大二 19 3 16口译二 大三 35 6 29总计45

本次调查以日语专业本科大二(一个班)、大三(两个班),总计45名学生为对象,两个年级课程讲授所使用的教材同为《日本语高级口译与实践》,大三讲授的教材内容(计四课)比大二(计四课)难度增加,且选题也不同。

表2:口译考试内容

口译考试的方式为:教师播放提前录制好的音频资料,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听录音,到每一小段结束时会有一个提示音,听到提示音后学生即可开始对着话筒和摄像头即时翻译,所录制口译视频作为评分依据。

4.视频分析总结

4.1分析方法

教师观看口译考试的视频,并根据学生实际的翻译情况归纳总结。

4.2问题所在

(1)错译、漏译的问题尤为突出。

原因分析:听译记录的方法或待加强,遇到长句子至段落问题便相应增多;词汇量有待提高,听不懂关键字,或对长句、复杂句的语法结构理解不清,造成放弃;因为日语有省略主语的习惯,个别学生对句中出现的人物关系或动作人—被动作人之间的关系梳理不清。

(2)心理因素对翻译能力的影响

原因分析:主要考虑为对同声传译难度的焦虑;因口译过程录像,害怕自己发挥不好等的担忧;在封闭的空间内(教室内)整个班级集体口译时的精神压力、周围噪音;对周遭他人口译过程、声音的过度在意等。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低于平时水准的发挥也可以考虑为有受此因素的影响的存在。

(3)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

原因分析:在日汉或汉日的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对学习的目标语言--日语能力的要求自不必说,同时母语的表达能力也应收到更多的重视。部分同学可能听懂了日语段落的意思,但是在翻译成母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情况。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对,除了日语之外,母语表达能力也应加强相应的联系。

5.小结

本文以一次口译考试的视频资料为基础,试探讨、总结了本次考试被考察学生在实际口译过程中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期对口译课堂及平时的训练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但是,一次考试、三个班级的考察结果可以说明本次考察所探究的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继续在不同的年级、班级、语言能力不同的学生等等条件下,去扩充调查的质、量,是笔者今后想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口译日语考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你考试焦虑吗?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准备考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