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莹 周琳琪 杨芳(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的调查与研究
□赵梦莹 周琳琪 杨芳(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本文旨在研究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游泳运动员对运动动机有一个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赛前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当运动员对于训练比赛的需求得到满足,运动员产生对自身运动动机的主动认知,提高对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专业游泳运动员 运动动机 赛前情绪 比赛
随着我国游泳水平的飞速发展 ,游泳比赛已不只限于运动员技战术的较量,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的相关性,以期为游泳运动员对运动动机有一个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赛前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20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张力为老师编写的《运动动机量表》以及《赛前情绪状态量表-T》,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问卷模板。随机抽取20名河北省游泳队专业运动员发放问卷。对运动员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两个量表均为正向计分,分数越高,动机水平越高。
(2)现场访谈法。
在问卷回收后,对参与问卷调查的运动员进行了开放性调查,总结归纳了运动员对于运动动机、训练比赛的看法及建议。随后与河北省游泳队三名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问卷结果与运动员的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平均数值(M)、标准差(SD)。
3.1、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特点
(1)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分布情况。
为研究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分布状态,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调查采取了分阶段计量,通过问卷分析将运动员的得分情况以八分为一阶段划分为低、中、高三种状态。运动动机分值在0-8之间的运动员2人,占总人数10%;分值在9-16的运动员5人,占总人数25%;分值在17-24的运动员13人,占总人数65%。
(2)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水平对动机倾向的影响。
通过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本文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采取了动机倾向分析。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越高,参与倾向越高,回避倾向越低;参与倾向指能够从本专项的训练竞赛中体验到乐趣,回避倾向指希望退出本专项的训练竞赛。运动员运动动机中的参与倾向越高,运动员就越能从本专项的训练比赛中得到乐趣,对于本专项的积极性就会越高,从而积极面对训练比赛。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回避倾向越高,运动员对于本专项处于消极状态,对训练比赛的积极性都不高。
(3)影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开放性调查发现,很多运动员认为训练就是工作,运动员会抱着因为是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的心态去参与训练比赛,这就导致了他们缺乏运动动机。为研究影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开放性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表1 影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因素分析
由表1结果显示:在运动队中长期的训练比赛后,许多运动员对本专项的兴趣由于外部环境因素过多时,就会导致运动员对于训练比赛的动机发生变化对专项本身的兴趣降低,即外部诱因过多导致内部动机下降。当影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外部环境因素不能够提供给运动员足够的动机激励时,运动员就会因为缺乏内部动机而导致运动动机迅速降低。
3.2、不同运动动机水平的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特点
在比赛中,运动员赛前情绪的状态不同,赛前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有所区别。为研究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在不同运动动机水平上的差异,对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动机倾向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动机运动员在比赛前会表现出不同的赛前情绪状态,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密切相关。运动动机水平越强的运动员对于本专项的训练比赛的相关理论知识、技战术安排的认知就会越积极主动,运动员对自身及对手的竞技能力水平、身体状态、训练比赛的技战术特点了解的就越透彻,从而使运动员的自信维度提高,躯体焦虑维度降低。在比赛中,运动动机较低的运动员因为对本专项的认知不足,无法充分了解自身及对手的各方面状态。这就导致了运动员过度紧张焦虑无法调控好自身的赛前情绪使肌肉因过度紧张而僵硬,体能大量消耗,从而影响比赛时的发挥。
3.3、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的关系
为研究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赛前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两种倾向与赛前情绪状态的4个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自信维度最高,最低的是躯体焦虑维度;回避倾向高的运动员个人失败维度最高,自信维度最低;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自信维度最高,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参与倾向的比例提高时,运动员对比赛的积极性随即提高,比赛时的焦虑可以通过对自身赛前情绪状态的调节稳定在对调动比赛良好情绪的范围内。
4.1、结论
(1)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运动水平相对较高,教练关注度较高。而运动动机最强、参与倾向最高、赛前情绪状态自信维度最高、个人失败焦虑维度最低的分值的前三名运动员均为教练员最看重的队员及各组起带头作用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都非常明确自身的运动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教练员交流训练比赛的心得,对训练的周期安排及比赛目的都可以清楚阐明;
(2)河北省专业游泳队的教练员在带队训练中,通常只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员技战术的训练上。极少在训练中向运动员说明训练计划制定的理由和目的,使运动员只知道根据教练员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训练,导致运动员逐渐对本专项由兴趣型训练转变为工作型训练;
(3)经过长年的专业训练,过多的外部因素出现就会导致运动员自身对于本专项的兴趣减低。运动员长期全天候高强度的训练使运动员无暇学习文化知识及专项理论,因而大多数运动员不能清楚了解教练员的训练比赛目的及自己的运动动机,并且缺乏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
(4)运动员产生对自身运动动机的认知需求,充分了解训练比赛的计划、目的后,运动员可以对训练内容、比赛目标进行主动认知,通过清楚了解训练内容对比赛目标的作用后,运动员可以在本专项中获得乐趣,对于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就会显著提高,赛前情绪的自信维度就会提高。
4.2、建议
(1)教练员应该多关注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运动员进行沟通。在一个训练周期的开始清楚地向运动员阐明本阶段的训练目的及比赛目标,使运动员清楚了解每项训练的作用及目的;
(2)运动员应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一些专项理论及舒缓心情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训练比赛中多与教练员进行沟通,主动增加自身对于本专项的认识,熟识本专项及自身主项的特点;
(3)建议游泳队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上述结论注意这些问题。提高对于运动员心理方面的关注度。促使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文化学习。适时适度对运动员进行奖惩措施,协助教练通过一些外部诱因及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心理能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充分了解自身与对手的比赛状态,合理有效地调节赛前情绪、安排比赛的技战术,发挥出自身最佳的比赛状态和竞技水平。
[1]张连成,张力为,刘嘉蕙.刘浩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10,33(11).
[2]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