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海霞,鞠昌萍,刘 畅,张 莉,谭靓靓,陈进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护理部;2神经内科;3消化内科,江苏南京 21009)
口服药物模板在安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封海霞1,鞠昌萍1,刘畅2,张莉2,谭靓靓2,陈进霞3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护理部;2神经内科;3消化内科,江苏南京 2100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放口服药物是一项重要环节,对患者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临床新药层出不穷,品种不断增加,出现多品种多规格的现象,对护士的用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月起由核定床位56张逐步增加至120张,新进护士11名,用药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尤其是口服药物在2013年发生8起发错药物现象,除2起是发错患者外,其他6起均是由于护士不能正确辨认药物引起,故作者于2014年4月起对口服药的正确识别进行了专项管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内科共有3个护理单元。在岗护理人员36名,均为女性,年龄24~40岁,平均28.7岁。其中N0级7名,N1级18名,N2级10名,N3级1名。N0级护士为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不满1年;N1级护士为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照且工作1年以上;N2级护士为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1990年之前毕业可为中专学历),聘任护师;N3级护士为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聘任主管护师或护师8年以上,取得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证书1年以上。
1.2方法
1.2.1制作科室口服药物模板2014年4月收集该科常用的158种药物片剂,分为7类,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节代谢药、脏器保护药、增智药、神经保护药、解热镇痛药及其他。每类药物按首字母顺序排序[2],如波立维,首字母为B,归属到B药名一栏;立普妥,首字母为L,就排列到L药名一栏。将药物分别归类到26个药名栏内,并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制成药品图片册。
1.2.2评估护士对药物识别情况从中随机抽取100种药物片剂,让各能级护士逐一辨认,每答对一种药物得1分,满分为100分。
1.2.3反复培训将口服药物模板粘贴在治疗本上,便于护士核对;科室教研组建立每名护士药物识别成绩登记表,记录识别错误的药物编号,每周考核护士再识别这些错误药物,不断强化培训和练习,分别给得分低的N0、N1级护士安排一个月的治疗班,护士长跟班,以加深对药物的了解。
1.2.4再次评估护士对药物识别情况2014年12月对36名护士再次利用模板全面考核。
2.1不同能级护士对药物识别有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能级护士对药物的识别均存在差异性,护士级别主效应F=19.9,干预前后主效应F=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图1。其中N0级护士对药物识别率最低,N2级最高。
表1 不同能级护士对药物识别情况±s,分)
a:P<0.01。
图1不同能级护士对药物识别干预前后情况
2.2护士对不同药物种类的识别有差异结果发现护士对不同药物种类的识别存在差异性,药物主效应F=1.192,干预前后主效应F=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图2。
表2 护士对不同种类药物识别情况±s)
a:P<0.05;b:P<0.01。
图2护士对不同药物种类的识别干预前后情况
2.3口服用药错误发生情况有所下降经过一系列强化培训和练习后,用药错误从2013年度的8起降低到2014年的3起,其中因药物识别错误引起的下降幅度较大,由6起下降至1起。
3.1口服药用药错误的发生和干预现状保证口服药物正确发放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举措,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口服用药安全[3]。
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护士口服给药错误占23.0%[4],而国内的口服给药错误亦占13.6%[5]。因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减少临床口服给药的错误发生率,如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关注患者自服药物情况。医生开立医嘱时遇不同剂型药物,应告知全科医护人员引起注意[6]。护理人员核对和发放药物时应穿专用小马甲,若发现有更新的药物,需及时更新药物模版。护士长及质控员定期及随机抽查护士用药的各个环节[7]。鼓励主动上报不惩罚制度[8],不断完善用药制度及流程[9]。如护士发现患者同时服用了两种剂型的倍他乐克(自服的是50 mg,医院的是25 mg),上报后经过头脑风暴认为需对医、护及患者行入科用药培训,并在入院流程中加入了标准用语:患者正在服用什么药物?这些药物若需继续服用,由医务工作者在药房为其统一摆放;请患者把这些自服药物带回去。以上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口服用药错误的发生率。
3.2不同层级护士的识别能力有差异护士是临床用药的保管者和直接使用者,在用药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10]。本研究表明,N0级护士对药物识别率最低,N2级最高,因此,临床上应重点关注能级低的护士对口服药物的识别情况。因N0级护士不能独立当班,故该科安排N0级护士跟随导师上1个月的治疗班,使她们尽快掌握科室药物,减少了短板。N3级护士得分不高的原因是长期上办公班,直接接触药物机会较其他班次少,故采取3个月轮班,让每个能级护士的口服药识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3护士对不同药物种类的识别有差异护士对不同药物种类的识别有差异,可能与大量新药进入临床、药物剂型及外观改变、使用频率有关,本科室各能级护士对常用药物类别识别率较高,如对调节代谢药、脏器保护药物、抗高血压药正确识别的护士较多,但解热镇痛类药物正确识别的护士较少。
3.4口服药模板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错误部分药品在其颜色、外形上很相似,药片上又没有药品名称或其他标志,因此,护士大多只能核对药物数量,无法核对药名、规格,从多种药品中挑出某种药品也有难度,直接影响了患者口服药的准确性。科室口服药物模板的使用使护士在核对过程中有图可依,确保口服用药的准确性。同时,科室教研组负责更新药物说明书,制定成册,将药物知识纳入业务学习[11],尤其是科室第一次使用,患者第一次服用及护士第一次接触的药物,并每半年更新科室口服药物识别模板。
药物安全涉及面广,需要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12],今后还需加强多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医、护、患、技全员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积极发现用药系统中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优化流程,提高临床用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安全性,切实保障患者安全[13]。
[1]樊小朋,朱敏秋,金学琴,等.自制护理安全手册用于患者安全用药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04-105.
[2]邹建,罗比可.口服药样板资料在住院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6):2383-2384.
[3]黄玉虹.品管圈在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74-775.
[4]Kim KS,Kwon SH,Kim JA,et al.Nurses′ perceptions of medication errors and their contributing factors in South Korea[J].J Nurs Manag,2011,19(3):346-353.
[5]高玉华,李春厚.应用给药差错评价量表对护理给药差错实施量化管理[J].中国医院,2002,6(4):52-54.
[6]付京,程秀华,王侣珍.临床给药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3,23(7):95-97.
[7]张春红.护士用药安全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6):437-439.
[8]霍世英,黄叶莉,蔡伟萍,等.临床患者安全用药的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0-371.
[9]张菁,吴荣,徐旻.柏拉图分析法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232-233.
[10]谢建飞,丁四清,刘爱忠.用药环境重现在病房药品贮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09-810.
[11]容根南,吴宛萍.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对药理知识的需求与干预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12-13,23.
[12]樊小朋,金学勤,徐晔,等.护理用药安全手册的制定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7):47-49.
[13]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临床护理·10.3969/j.issn.1671-8348.2016.24.051
封海霞(1975-),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护理心理的研究。
R473.5 [文献标识码]C
1671-8348(2016)24-3451-03
2016-02-23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