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锐(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山东 聊城 252429)
马寨油田控制自然递减研究与实践
罗锐(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山东聊城252429)
本文针对马寨油田近几年自然递减偏大的现状,通过精细小断层研究、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精细井组调整治理、精细动态调水,实现了马寨油田近2年的自然递减连续下降,为同类老油田开发后期控制自然递减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马寨油田;自然递减;精细研究;调整治理
马寨油田构造位于东濮凹陷西斜坡北部,南接胡状集油田,东北部为文明寨油田,东临卫城油田,西侧为内黄隆起。为常压低饱和油藏,原始地层压力系数为1.0,饱和压力低(1.19~3.08MPa),原始气油比低(13.01~34.00m3/t)。分为卫95、卫305、卫94、卫334、卫349五个单元,动用面积9.8km2,地质储量1551×104t,可采储量449×104t,采收率28.92%。其中中渗油藏1个:卫95,地质储量715×104t,占总储量的46.1%;低渗透油藏4个区块(卫305、卫94、卫334、卫349),地质储量836×104t,占总储量的53.9%。
近几年来,面对新发现事故井不断增加,区块由于层系单一,调整难度大,自然递减偏大的现状(自然递减2012年22.45%、2013年24.27%),2014年以来通过实施精细局部构造研究,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精细井组调整治理,精细动态调水实现了老油田开发后期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的目标。
1.1精细小断层研究,挖潜构造复杂区剩余油
通过对卫349块高部位沙三下2构造复杂带开展精细构造研究,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手工油藏剖面,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小断层重组,卫349-平1、卫349-19、卫349-6、卫349-3井沙三下2位于同一小断块内。利用低效油井卫349-6打塞补孔转注,低效水井卫349-3打塞补孔分注,对应油井卫349-平1、卫349-19见效,日增油15吨,年累增油3100t。
1.2精细沉积微相研究,进行平面调整,挖潜平面剩余油
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优选转注井,采用河道注水,边滩采油,见效明显,有效期长,对河道微相高含水油井抽稀,使边滩微相采油井见效。如卫95-121井组:根据储层沉积微相和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1月份实施冲砂转分注,强化河道注水,对应油井卫95-188、卫95-184井3月份见效,日产液量由55.2t上升到80.8t,日增油4.7t,综合含水由88.9%下降为86.6%,年累增油1056t。
1.3精细井组调整治理,实现二三层动用,挖潜层间剩余油
强化井组精细治理,层间动用得到改善,去年4季度以来通过重分分注、打塞等手段强化井组精细治理,层间动用状况得到改善,实施精细层间调整10个井组,可对比井吸水厚度和层数均增加6.9和1.6个百分点,目前9个井组对应油井见效日增油10.2t,年累增油2895t,主要在卫95块、卫305块。
1.4精细动态调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以井组状况、油水井剖面、测试成果、动态反应周期、注水压力为依据,主要采取预防性、周期性调水,配注调整,做到精细、精准、有效,全年实施调水187井次,累计见效增油2781t,与去年相比增加430t。
2.1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提高
水驱控制储量增加7.2×104t,水驱动用储量增加5.6×104t。水驱控制程度由75.4%提高到75.9%,水驱动用程度由59.6%提高到60.0%。
2.2自然递减减缓,综合含水保持稳定
油藏自然递减由2012年22.45%、2013年24.27%,下降到2014年17.46%、2015年13.89%,实现了连续2年自然递减下降。区块综合含水89.34%下降到89.27%。
(1)老油田的构造主体断层已研究清楚,但局部复杂区由于小断层影响,剩余油仍然富集,是我们下步挖潜的重要潜力区域,加强局部小断层精细研究,是实施高效挖潜的关键。
(2)加强沉积微相研究,强化河道注水、边部采油思路,是下步高含水油藏挖潜的重要方向。
(3)对储层进行精细对比,在同一套层系内、砂组、小至小层、单砂体内寻找层间动用差异,建立局部差层井网,是提高区块动用程度、控制区块含水上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1]《中国油气田开发志》中原油气区油气田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2]《卫95块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中原油田采油三厂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