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教师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也理应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使得教师逐渐失去从教的激情与乐趣。本期刊发的文章,某些表述或许会引发争议,可如何评价教师,如何使教师有时间和空间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许是教育管理者当下需深入反思的。
近日,一则“老师教书40年,3 000封书信成唯一遗物”的新闻报道,让很多人感动落泪。
来自四川眉山一中的体育老师马俊成在今年2月26日因病逝世,教书40年,3 000多封来自学生的书信成为他的唯一遗物。临终之际,马俊成告诉亲属,自己留有一万多封学生书信,一定要保管好——他至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们。经过整理,学生商利英找出3 000多封书信。“其他的找不到了,也可能是老师记错了,但这3 000多封,已经足够讲述老师的生平故事了。” “多想和您再较量一次排球,再吃您的煮鸡蛋……” “马老师每天训练完,您老人家已经很累了,还赶着来看我们上晚自习,帮我按摩,生病时给我煎药……”每一封信背后都是一段故事。
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怀念那些年教过我们的老师。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老师用他们的知识照亮学生,用他们的智慧启迪学生,用他们的行为感染学生。许多人说正是因为这份情怀,他们带给学生和自己莫大的幸福。
老师教书40年,3 000封书信成唯一遗物
马俊成去世时,尽管立下遗嘱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但前来为马俊成送行的学生依然络绎不绝,清明期间,一拨又一拨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往眉山,和老师告别。
马俊成是四川眉山人,体育教师。生于1934年3月16日,1949入伍,1965年转业调入眉山一中任教,1994年退休后,被返聘继续任教。2016年2月26日因病逝世。为找寻老师留下的珍贵遗物,学生商利英再次来到马俊成家。卧室不到6平方米,马俊成的床铺依然如旧日那样摆放着。商利英掀起老师的床铺,8个口袋摆放得整整齐齐,口袋里,装满了一封封书信。
他的黑皮包里,总有拿不完的菜票
商利英抽出一封信,取出信纸。看到最后,落款瞬间吸引了她。落款写的是“您的女儿:王惠蓉”,日期为1992年9月9日。她知道老师并没有这样一个女儿,所以很惊奇。
王惠蓉在信里回忆了很多往事:“马老师:多想和您再较量一次排球,再吃您的煮鸡蛋……”其实,王惠蓉是马俊成的学生。在马俊成留存的书信里,商利英发现,老师的“儿子、女儿”还有很多很多。
52岁的徐忠荣,如今已是眉山一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这个职位,曾经属于他的恩师马俊成。徐忠荣最难忘的,是恩师怀里那个破旧的黑皮包。徐忠荣家里本不富裕,身为老大,更是生活拮据。每次训练过后他常常饿得“前胸贴后背”。身为体育老师,马俊成每个月有10多元的训练补贴,这是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1984年,眉山一中的回锅肉,是3角钱一盘。马俊成把所有训练补贴,换成了几十张菜票。一张菜票,可以换一盘回锅肉。
“徐忠荣,今天表现不错,奖励你一盘回锅肉!”徐忠荣已经记不清,多少个下午,恩师拉开皮包,把一张张菜票,递到自己的手里。不仅是徐忠荣自己,在他记忆里,但凡学生表现好,马老师总是有奖励。黑皮包里,摸出过菜票,摸出过鸡蛋,摸出过现金……
三个熬药罐,写过无数学生的名字
很多泛黄的信笺上,都写着“按摩、扎针、煎药”的字样。
这个写信的学生叫张建军。1996年11月8日,他在信里说:“马老师每天训练完,您老人家已经很累了,还赶着来看我们上晚自习,帮我按摩,生病时给我煎药……”张建军在信里,细致地回忆老师对他的点滴。
90级1班陈仕康,忘不了高考前那一碗碗中药。“那时考大学压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有神经衰弱,我尤其严重,经常睡眠不好。”马俊成知道陈仕康的情况后,给学生买来鸡蛋、奶粉,补充营养,又抓了中药,给陈仕康调养。读书条件有限,没法熬药,马俊成就像一个保姆一样,自己动手熬药。早中晚三顿药,准时熬好,端到教室,送到陈仕康面前。整整三个月,风雨不断,次次守时。“最多的时候,马老师家里有三个砂罐,药熬好了,就标上学生的名字。”陈仕康说。
学生不睡觉,他搬进寝室同住
1988年9月9日,在教师节的前夕,严明宇来了一封信,他是这样写的:“马老师,经过一年多的师专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为以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这封信,让徐忠荣感同身受。记忆中,马俊成是陪伴一生的老师。1986年7月,徐忠荣大专毕业,分配到乐山市峨眉县(今峨眉山市)。为照顾母亲和弟弟妺妹,一心想回家乡的徐忠荣,找到恩师马俊成,希望调回眉山一中,方便照顾家人。
7月30日开始,到9月6日,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马俊成东奔西走,顺利让自己的学生调到了眉山一中。
1996年,高考毕业后,余晓波报考了四川师范大学,由于成绩刚上分数线,余晓波觉得希望渺茫。马俊成带着余晓波,自己出钱出力去成都跑了好几趟。
余晓波还记得,当时家里吃肉都困难,每跑一次,他就愧疚一次。
那年7月,眉山一中的操场上,马俊成老师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递到了余晓波手里。20年后,余晓波成了东坡小学一名体育老师。回想当年马老师的只言片语,余晓波红了眼眶:“当年不是马老师帮助我,哪有我的今天!”
马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属于教师的情怀。
那么,在今天,老师,你还有情怀吗?不久前,编辑就这个话题进行了网络评论征集,看看各位老师都是怎么说的吧!
没有情怀,何以为师?
@爱自然:“现实中还是有很多有情怀的老师,兢兢业业,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在坚守自己的职责。或如鲜花,努力绽放;或如小草,蓬勃吐绿。看到他们,就能看到教育的希望。如果社会能对老师多一些支持和理解,那一定是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大地行者邢化山:“拥有三千封
学生书信的老师,就是有情怀的老师。有几百封的也该是吧,这样想的话,我也算一个。我想有情怀,就是做人有温度,对学生能同情同理同心。只要教师职业在,就有有情怀的教师在。因为不管怎么异化,人还在。”
“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就得对得起每个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以毕生的心血投入喜爱的教育事业,是成长时对老师的感受,也是工作后对职业的体会!上好每一节课、热情帮助每一名同学、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是我的工作原则!”一位老师留言说。
确实,如我们每个人对老师最初的认识一样,老师最本职的工作就是教授学生知识。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其他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网名为“大侠”的一位老师说:“老师总有做不完的工作,诉不尽的牵挂。就连生病,他们也不能安安心心地躺在病床上。这说不上是伟大,只能说是一种责任,总觉得只要在这个岗位上就得对得起每个学生,不能因为自己误人子弟。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为师者的情怀。”
“能当一名老师,不说情怀天下,但至少是情怀自己的学生。虽然也有调皮难教的学生,无不令人头疼,可是,看到更多的是学生的成长。不,应该说是弯弯曲曲的成长,那确实是情怀学生,情怀家长,情怀校园。我想,如果哪一天退休了,也不知从哪里去寻找那份心中守望的学生情怀!”
“老师这个职业,自带情怀”
“我觉得我大概算是个有情怀的老师吧。情怀在哪呢?主要是在自己心里吧。我爱老师这个职业,也是因为我认为老师离情怀近。因为如果我做得好,我可以影响那么多学生,那么老师的情怀起码可以比别的职业大吧。”的确,老师这个职业本来就自带情怀属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幸福,这也算一种情怀吧,来自心底的”
“看着孩子们因为懂了会了而绽开的笑脸,作为老师那是最最满足的时刻。一旦站上讲台,眼前只有望着自己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幸福,这也算一种情怀吧,来自心底的。”一位老师这样说道。
孩子们带给自己的快乐,也是不少老师支撑下去的理由。“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幼儿老师,说是为了什么,也许就是为了每天能过得开心过得快乐,这些都是孩子给的,有时候可能跟他们在一起喊得嗓子都说不出话,有时候因为他们的一句话笑得眼泪哗哗流,有时候跟他们一起奔跑会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这都是幸福,孩子带给我幸福,所谓情怀,我的理解便是:孩子的一声老师,一句我爱你,轻轻的一个吻……老师的一句你真棒,一个拥抱,轻轻的一个吻……”
@大宛:“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作为老师首先要考虑温饱,情怀这个东西太虚,不如说成教育理想,我希望我可以给我未来的学生很多正面引导,即使我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我也会积极传递正能量给他们。我们作为教育专业技能人才,是社会上不可替代的一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