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主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2016-09-16 07:09付青赵少延
中国环境监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取水口水源饮用水

文|付青 赵少延

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主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文|付青 赵少延

长江经济带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9省2市(以下简称9省2市),面积约205万km2,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1]黄波,刘家春.长江经济带的锰“暴露”——长江干流锰污染状况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5,36(10):1.,是我国经济密度最大地区,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

长江沿线蕴藏极其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华民族战略水源地。2014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水源298个,水源年供水总量159.97亿m3,供水服务人口1.49亿人。受取水便捷程度和河网地区水质的制约,上游云南省以及下游的浙江省以湖库型水源为主,四川、安徽和江苏省的部分城市有少量地下水源,其余地区均为河流型水源,占水源总数量的63.4%,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的水源类型[2]环境保护部.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2014年度环境状况评估报告[R].。

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污染特征

2014年,1.3%的水源因天然背景值影响超标,主要分布在安徽、四川两省;4.0%的水源因上游来水污染导致超标,主要分布在上海、重庆、浙江、四川等省;5.7%的水源受点源、面源和生活源等人为污染影响所致,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云南、江西等省[2]。不达标水源水质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超标指标种类多。长江经济带河流型水源主要超标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总磷、氨氮、铁、溶解氧、锰、五日生化需氧量、活性氯、高锰酸盐指数、林丹、石油类、硝酸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铊、锑等15项;湖库型水源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pH值、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铁、锰、水合肼等8种污染物;地下水型水源主要超标指标为锰和氟化物。

二是总氮总磷污染突出。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总氮浓度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浓度水平在0.57~3.23mg/L之间,除云南和江西省外,其余各省总氮浓度均全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0mg/L的Ⅲ类水质标准;长江经济带各省地表水源总磷浓度为0.025~0.2mg/L,已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河流型水源0.2mg/L的Ⅲ类水质标准,超过湖库型饮用水水源0.025mg/L的Ⅲ类水质标准,从区域分布特征上看,总磷在重庆和上海市浓度水平较高,云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省总磷浓度水平较低。

三是有毒有害物质检出频次高。受上游来水及沿江采矿、金属冶炼制造业和化工园区分布等多方面影响,2014年,长江流域砷、汞、镉、铬、铅等重金属检出率分别为62.7%、24.9%、18.3%、17.9%、22.4%;甲醛、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特定项目的检出率分别为20.6%、7.3%、5.2%。5项重金属是国家严格控制的污染物,甲醛、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来源于人类活动污染。上述污染物质在长江经济带水源中已普遍存在,监测值虽未超过标准限值,但检出率不断增加,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保护区制度落实不到位。保护区建设不规范,部分水源未划定保护区、未设置保护区标志;保护区整治不彻底,部分水源一级保护区存在违章建筑和排污口,二级保护区有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排放。二是跨界污染影响水质安全。长江经济带多个水源因上游来水影响导致总磷等超标。三是沿江地表水水源环境风险高。长江干流及沿线为“黄金水道”,水上交通和货物运输发达,保护区交通穿越风险较大;长江沿江工业园区密集,取水口和排污口犬牙交错,一旦发生安全生产或环境事故,将直接威胁下游取水口的水质安全。四是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不足。部分地市无应急水源或联网供水能力,风险管理和应急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应急防护工程设施等。

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源保护的形势与压力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将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将围绕以上四个定位,通过“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交通立体走廊、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发展。

“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的大发展,势必将进一步加大该区域水源监管难度,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压力也将持续增大。

一是航道通航能力的增加可能加大船舶运输污染的风险。长江经济带将进一步加快实施重大航道整治工程,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部分支流通航条件,开发长江干线未利用通航里程。通航里程增加及航道通航条件的不断改善,将进一步提高长江沿线的水上运输能力,增加船舶航行频次和运输量。与陆路运输相比,水上运输具有事故率低、运载量大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对运输高安全性和低成本要求较高的危险化学品和大宗散货的运输量将进一步加大。船舶水上航行频次及运输量的增加,将可能加剧长江干流沿线船舶溢油、压舱水排放及船舶运输安全事故等的污染风险。

二是随着工业园区的增加,排污口数量也可能随之增多。“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将在沿江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要在长江沿线新增排污口。新增排污口将进一步加剧沿线现有取水口和排污口犬牙交错程度,增大取水口的环境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大长江沿线水体的污染负荷,从而逐步影响下游水质。

三是下游产业转移可能影响中上游地区的水质安全。《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部分指出,将“在着力推动下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依托中上游地区广阔腹地,增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长江经济带下游为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产业升级要求高,环境保护压力大;而上游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经济压力较大。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下游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等中低端产业向中上游转移,其污染排放也可能会同时转移到中上游地区,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污染负荷增加,影响该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和区域水源的水质安全,甚至造成水质下降。

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水源水质水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长江经济带将重点建设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将会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人口,对水源取水工程的供水能力、供水水质和水厂的安全供水都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重要指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此,长江经济带水源保护,应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和国家“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提高水源规范化建设水平,依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保护区标志及交通警示标识设置、建设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有交通污染风险的,要建设应急防护工程。

二是开展流域联防联控。以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明确各类功能区和重点控制单元断面的水量、水质考核指标和要求,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杜绝跨界污染。

三是加大岸线管控。优化已有岸线的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

四是加强应急技术和物资储备。在水源高风险区域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风险污染物处置方案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构建水源特征污染物污染扩散模型和预警技术,完善应急处置技术库。

五是合理布设取水口。优化取水口布设,将距离较近的取水口合并或集中在一段水域;通过改变取水方式,降低取水口的污染风险;单一水源供水的城市,建设备用水源或实现不同类型多水源联网供水。

六是强化监测监督。加强监测设备配备、人员的技能培训,扩大监测指标范围、开展水质全指标监测,不断提高水源监测能力;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应定期公布水源水质、风险源及管理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付青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少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

猜你喜欢
取水口水源饮用水
水资源取水口数字化管理技术探讨
宁夏地表水一级取水口评价与调整
保护水源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黄河中游干流取水口设计讨论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南水源头清如许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寻找水源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