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 赵 亮 徐柏程
(1.山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淄博分院 淄博 255000)(2.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济南 250101)
电梯轿顶作业安全环境的探讨
李永亮1赵 亮2徐柏程2
(1.山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淄博分院淄博255000)
(2.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南250101)
随着近几个月电梯从业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笔者从轿顶作业安全方面分析,提出电梯设计和制造单位,应该从轿顶护栏、平层感应器的设置、轿顶照明的亮度、轿顶空间的大小和其它方面内容加以改进。也对完善电梯制造和安装标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力求电梯设计人员在本质安全上为从业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设计电梯轿顶作业安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的急速增加,每天有上百万的电梯安装和维修保养人员,服务于大楼中电梯的安全运行。但是近几个月,发生多起电梯维修人员坠落和挤伤事故。例如:2015年10月3日,在上海市长宁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5号楼,一位电梯的维修工人在维修电梯时,从相当于6层楼高的电梯井坠落,不幸身亡。2015年12月13日,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城的凤凰大厦,一名维修工对故障电梯进行修理时,电梯突然启动,致使这名维修工头部受伤当场身亡。2015年12月28日,海口市一名17岁实习维修工,在进行老旧电梯更换配件作业时,突然坠落到一楼的电梯井内,造成全身多处骨折。这些事故的原因,有的行业专家分析,可能归结到维保人员素质不高,没有按照轿顶维修时的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主要是由违章操作造成。但是,笔者认为作为电梯检修的轿厢顶部空间,有别于其它行业的维修空间,该检修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所以电梯标准相应的规定应从设计和制造上多加考虑轿顶作业的安全性,从本质安全上来保障从业者的安全。笔者经过近20年的电梯检验,认为应在以下方面加以关注。
电梯轿顶护栏对轿顶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它能约束轿顶作业人员,当轿厢停止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内施工作业,能很好的防止轿顶作业人员的坠落。
轿顶护栏的设置要求,标准GB 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的8.13.3中有明确规定。但是,笔者认为标准在护栏强度上是否增加明确的表述,就如同7.2.3.1条对层门强度的要求一样表述。现在部分电梯制造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轿顶护栏的强度远远不足,例如护栏的材质偏薄和偏窄;护栏的根部固定不可靠;护栏的矩形框容易扭曲变形,这些情况容易造成轿顶作业人员非故意的倚靠轿顶护栏时,失去重心造成坠落事故。另外,还有的护栏外侧距离轿顶边缘有较大的距离(见图1),有的护栏未延伸到轿顶的层门侧(见图2)等不规范的情况。
图1 护栏外侧有较大的距离
图2 轿顶护栏未延伸到层门
GB 7588—2003的8.13.3条中“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30m的自由距离时,轿顶应装设护栏。”的规定,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对于大于0.30m的自由距离,完全能够使轿顶作业人员从轿顶坠落的。另外,为防止轿内人员扒开轿门时的坠落危险,标准的11.2.1条规定“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 m”,与轿顶护栏设置条件的差异较大。笔者认为应该取消此条款,建议轿顶必须设置护栏,让轿顶维修人员在一个安全空间内活动。
轿顶护栏高度,标准的8.13.3条中有两项数值要求,笔者认为无论护栏外缘的水平自由距离是多少,建议轿顶护栏的高度都不应小于1.10m,这是符合人类工效学的理论,也是其它行业建设标准对护栏高度的要求。这对轿顶人员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电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再有,轿顶护栏在轿顶有反绳轮的横梁处高度偏低,甚至有的护栏和轿顶横梁一样高(见图3),如果维修人员从层门侧轿顶进入后方轿顶时,护栏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标准也应对护栏高于轿顶横梁的高度有所要求。
图3 护栏与轿顶横梁一样高
标准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的6.4.2条规定,对12层或超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再加上有病床电梯和汽车电梯的品种,这些长轿厢的电梯在社会上的数量明显增多。有些电梯的对重在井道里设计成侧置式,其轿厢导轨支架的横杆就与轿顶护栏的间距一般在20cm左右(见图4),虽满足标准的8.13.3.3条的规定: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对重(或平衡重)、开关、导轨、支架等]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0m。但是,这些间隔的导轨支架横杆由于与轿顶护栏较近,对轿顶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危险,很容易在运行时造成交错剪切事故,应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建议在制造和安装标准中增加条文,靠近轿厢侧的导轨支架横杆采用带荧光的黄黑间隔警示标示。对于轿厢导轨支架和对重导轨支架共用一个支架(见图5)情况,要考虑好轿厢导轨支架的位置是否支撑在轿厢的重心上。通常这种布置,轿厢导轨偏向轿门侧设置,特别是当长期人员满载运行,由于导靴靴衬的磨损,注意远离轿门侧人员重量要多于近轿门人员重量,对导靴和安全钳两侧间隙不均衡的影响。
图4 对重导轨支架的横梁与护栏的间距
图5 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共用一个支架
再有,轿顶护栏上的警示符号或须知,应固定在护栏的适当位置。不宜用不干胶纸贴在护栏上,有的喷涂和手写到护栏杆上,当有灰尘时很容易覆盖,或时间久了字迹消失了,无法起到警示提示。
现在大多数电梯采用隔磁板的方式设置平层感应器,这些较薄的金属隔磁板离轿厢距离大约20cm左右(见图6),很容易在轿厢检修运行时和维修时碰到轿顶人员的头部和躯体。笔者建议应采取防护措施,尽量让隔磁板的位置不容易伤及轿顶作业人员。例如将轿顶控制箱固定在靠近隔磁板的护栏上,从而增加轿顶人员与隔磁板的距离;将隔磁板涂装成带荧光的黄黑间隔警示标示;或在固定隔磁板位置时尽量远离轿顶护栏;或将护栏制作成下端宽上端窄形状(见图7);或将隔磁板的设置在平行轿厢壁的位置(见图8);或将隔磁板固定在电梯层门上端(见图9);另外,有的电梯采用感应磁铁传感器的方式,将感应磁铁固定在电梯层门地坎的下端(见图10),或者将感应磁条吸附在主导轨上。图11是另一种磁铁可靠固定方式。
图6 隔磁板与护栏的间距
图7 护栏下端宽上端窄
图8 隔磁板的设置在平行轿厢壁的位置
图9 隔磁板固定在层门上端
图10 感应磁铁固定在层门地坎的下端
图11 可靠地固定磁铁
轿顶照明的亮度要求,标准GB 7588—2003的5.9条规定,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50 lx。笔者建议应该增加该照度值,借鉴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5.8.3.2条规定:工作区域的照度应至少200lx。在轿顶有很好的亮度,对维修人员的安全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在轿顶护栏的四个角上安装条状的LED灯,效果很好。
轿顶空间的要求,标准GB 7588—2003的5.7.7.1中规定: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这个空间主要是为了保护轿顶上的检查和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避险。现在的电梯基本都能满足,但有些额定载重量不大于1000kg的乘客电梯,通过采用绳径较细的曳引钢丝绳或采用扁平钢带悬挂,减小了轿顶反绳轮的直径,这种电梯要兼顾好电梯主机承重梁的称重结构,和井道各部件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考虑增加轿顶空间的大小。
为了保证在电梯轿顶上的作业安全,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作业。并且一定利用好劳保护品,当在轿顶护栏外或危险的区域作业时,一定要配备安全带作业。总之,在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修订时,在保障轿顶作业安全方面,尽量思考一下本文所提到的约束条款内容,依此降低轿顶作业安全的风险;也希望电梯的设计和制造者应尽可能考虑电梯使用后的各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所需的防护条件。
[1]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S].
[3]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4]GB/T 16251—2008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S].
Discussion on Operation Safety of Elevator Car Roof
Li Yongliang1Zhao Liang2Xu Bocheng2
(1. 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institute Zibo BranchZibo255000)
(2. 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Ji'nan250101)
As elevator personnel casualty occurs in the past few months, analyzing from operation security of car roo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mproving suggestion to elevator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units, in the aspects of car top guardrail, flat layer sensor set, car roof lighting brightness, car roof space size, and other aspects. Also, constructive opinions to improve the elevator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standards are put forward, to create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employees for elevator designer on the essential safety.
DesignElevator car roofOperation security
X941
B
1673-257X(2016)08-0041-04
10.3969/j.issn.1673-257X.2016.08.011
李永亮(197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工作。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