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地区大漈畲乡古建田野调查

2016-09-16 03:26范霄鹏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景宁廊桥民居

范霄鹏,董 硕(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景宁地区大漈畲乡古建田野调查

范霄鹏,董 硕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大漈乡内民居建筑反映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与建造技巧,具有鲜明特色的造型与特点,其自然环境的优美、古朴寺院的精髓、建造技艺的考究,使得大漈乡成为体现我国浙江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与建造智慧的典型案例,是我国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聚落建筑的重要遗产见证,并对当今的乡村聚落景观延续与古村落保护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值得予以重视及保护。

景宁;大漈乡;畲族;传统建筑;田野调查;遗产

“云中大漈”指大漈乡,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县境内,盆地之中的大漈乡四周山峦叠起,云雾弥漫,有“云中桃源”的美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大漈乡内民居建筑反映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与建造技巧,如石木结构的护关廊桥在满足基本交通需求外,具有当地特色的造型,并提供了人们日常活动或宗教供奉的公共空间;而具有“寺、祠、院三观同址建设”“融合儒、释、道三教”特点,以石土材料为主的时思寺则形制规整,规模宏大,建造技艺讲究,使得大漈乡成为体现我国浙江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与建造智慧的典型案例,是我国传统民居聚落建筑的重要遗产见证,值得重视与保护。

由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出发,沿省道228向南转县道805白大线向西行50 km,经过深垟,便可见涧溪之上横跨护关廊桥、山坡之上座落时思寺院,从而抵达本田野调查的目标——景宁大漈乡。

1 环境资源

大漈乡所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劳作提供优越环境,并不断吸引外来人群在此居住,逐渐丰富着当地文化特征,使得大漈乡自然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

1.1大漈瞰景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境内的大漈乡,地处洞宫山脉中段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之中(图1、图2),四周超过千米的高山50余座,平均海拔1 km左右,盆地内有山丘9座,田洋13片,地貌形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1]。大漈乡地名中的“漈”字,一有“岸边”的意思,二指“海底深陷处”,而在大漈当地的方言中则有“瀑”的含义,“大漈”即为“大瀑布”之意[2]。整个大漈乡区域内自然景观优美,有峡谷奇峰、溪涧飞瀑,其间云烟缭绕、水雾弥漫;同时,大漈乡资源条件优越,村南雪花漈水质清冽、树木茂盛、土质肥沃(图3);此外,大漈又因道路狭窄崎岖,与外部联系相对隔绝,且环境清幽而有“云中桃源”的美称。

图1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区位示意图

图2 大漈乡地区周边高山盆地地貌分布

图3 大漈乡资源环境

1.2大漈忆祖

畲族百姓普遍把广东潮州凤凰山作为其民族的发祥地,早期主要聚居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带,之后开始向周边地区迁徙。畲族最早迁入景宁地区的一支距今已有1 200多年,浙西南景宁地区大漈乡所在的高山盆地由于其宜人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很早便吸引了畲族先民来此与汉族一同定居并开展稻米耕作。至宋人南迁之后,以梅氏家族为代表的外来客族,自云和地区进入盆地定居繁衍,开渠排水,筑岸垦田,发展了区域内的梯田耕作和高山冷水茭白种植,时至今日,高山浅盆之中遍植茭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收入来源(图4)。随着南宋梅氏家族等外来人群的进入,大漈地区的宗教文化逐渐兴旺繁荣,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同址发展的独特人文特征;同时,梅氏家族历来重视耕读风尚,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宋代有两人高中进士,明清则出过数十位举人和贡生,文化氛围时至今日依然浓厚。

图4 大漈乡茭白种植

1.3大漈涵物

景宁地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为12.8 ℃~17.5 ℃,年平均降水量为1 661.2~1 918 mm,年日照时数1 700 h左右;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5 ℃,降水量增加26.5 mm。海拔1 030m的大漈乡所在的高山盆地,气候宜人,较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发育,其间成片的森林中超过百年树龄的古树有400余株,超过千年以上的则有200余株,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漈村口、廊桥西侧的山坡上,屹立着的树龄超过1 500多年的柳杉王(图5),其胸径4.47m、高47m,成为古廊桥、古寺院和古杉王的“大漈三古”之一(图6),有着“万木之冠”的古杉树树干苍劲且中空,树洞内部空间庞大,树干底部有洞如门可进入其中,从中仰视天空仿佛与之相通,古时尝有焚香祭拜活动在此进行。古树虽经历了千年风雨雷电以及人为破坏,但依然苍劲挺拔,生机盎然。

图5 大漈乡柳杉王

图6 大漈乡护关廊桥、柳杉王与时思寺分布

2 护关廊桥

作为当地民居类型中的一种,廊桥在浙江南部的景宁、泰顺以及福建北部等地均有建造[3]。除满足交通需求之外,还通过利用当地材料的巧妙营建,提供居民不同公共活动的空间场所,体现着畲族居民的建造智慧与技艺。

2.1廊桥护关

进入大漈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在溪流之上的胡桥和护关桥。胡桥外形方正,面宽与进深几乎相等,是浙西南山区特有的抬桥式木结构的古桥,跨径10m左右,该桥始建于明朝,后世多有修缮,桥上部分建筑重建于清代及其之后,其内部除设有交易的摊位和村委的办公空间外还有一小型戏台,戏台周围栏杆环绕,藻井覆顶。一座普通廊桥竟承担着满足村民娱乐视听的职责,实为罕见,体现着大漈民间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胡桥,继续前行便是大漈村村口最为凸显的名为“护关桥”的廊桥(图7),廊桥为当地梅氏家族于清朝乾隆年间所建,建造的目的是为保护村庄的矿藏资源和护佑家族的聚居村庄,“护关桥”也由此而得名。大漈护关廊桥为三层两跨的木平廊桥,横跨在龙溪和沐鹤溪的交汇河流之上,桥的两端抵近山坡并由此形成屏障扼住村庄的水口,桥北水口内村舍俨然、桥南水口外农田层叠。

图7 护关桥北侧立面

2.2廊桥佑民

护关廊桥长28m、宽9.5m、高9m,有廊屋三层九间,为护佑家族安全与兴旺发展而在其中供奉有关公、文昌和魁星。首层关帝庙,中供关圣大帝,财神爷分列其左右(图8);其上二层为文昌阁,供奉主宰人间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三层为魁星阁,主供金鸡独立、手持文笔的魁星爷。廊桥内不同楼层的不同供奉对象生动地体现着廊桥的多重功能以及当地居民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

图8 护关桥一层祭台

在建造上,廊桥桥身下部石材垒砌的梭形桥墩可以抵御溪流的冲击;桥上的木板墙裙用以避风雨侵蚀木质构件;桥身北侧为柱廊、南侧为桥屋、内设木质楼梯以便层层登临祭拜;廊桥的屋顶为三重檐歇山式顶,各层檐层层缩进,屋檐与屋脊起翘极高,如同振翅高飞的神鹰之翼,优美的屋脊、屋身、屋檐曲线共同勾勒出一幅乡间美景的天际线,体现着建造者的审美追求。廊桥歇山顶之上覆小青瓦,木质构件表面不做处理,至今仍然保持着当地传统民居自然古朴的特征。

2.3廊桥联众

廊桥顾名思义,即为有廊屋覆盖的桥。古代浙西南地区人烟稀少,村落分散,路途遥远,每隔一定距离就会设置廊桥为长途跋涉的旅客提供一处遮风避雨的歇脚处,有的廊桥甚至可供人食宿;此外,在桥上架起的廊屋也为炎炎烈日或是绵绵细雨下的木质桥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延长了桥体的寿命;再者,据研究者分析,木拱桥有向上的弹力,在其上修建的廊屋不仅不是桥梁的过多荷载,反而是压载桥身确保稳定的必需建构。可见,廊桥类型的出现,是当地建造者对使用功能、造型美学与桥梁寿命的综合考虑。在建造类型方面,廊桥在浙江南部的景宁和泰顺以及福建的北部等地均有建造,主要有木平廊桥、木拱廊桥(又叫虹梁式木拱桥、编木叠梁式木拱桥)、石拱廊桥等几种类型,其中,以木拱廊桥类型最多并最为独特。

长久以来,廊桥本身已不仅仅是一种跨越河流阻隔、联系两岸的交通设施,而更多的是一种承担多种公共活动功能的空间建造。在功能组合上,既有聊天聚会、演戏售卖的世俗空间,也有宗教供奉、祭祀神明的精神空间。在建造结构上,所跨越河流宽则建木拱廊桥,所跨越河流窄则建木平廊桥,廊桥的不同功能组合与建造结构,使得廊桥成为当地居民生活内容与建造技艺的真实投影,并成为当地典型的民居类型之一。

3 时思古院

除护关廊桥外,大漈乡内的时思寺为寺、祠、院三观同址建设,融合儒、道、释三教的寺院,寺院内部空间规整,层次清晰,以石、土、木为主要建造材料,并在山门等建筑细节处理上别具匠心,体现着当地建造者丰富的精神追求与美学素养。

3.1古院汇灵

时思院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地方志记载,最初是宋高宗为旌表梅氏家族成员梅元屃(音同戏)6岁时为自己祖父守孝3年的孝德,将他守孝的墓庐赐名为“时思院”,而据大殿题记记载正式建寺始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明洪武元年诚意伯刘基书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年间改名为“时思寺”,先后历经宋、明、清三朝的不断增建,逐渐形成寺、祠、院三观同址建设的现状,成为融合儒、道、释三教的寺院。时思寺全盛时期的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弥勒佛殿、三清殿、钟鼓楼、胡公堂、马夫人楼、梅氏宗祠和马仙殿等[4]。清代中期曾进行修缮,此后未有大修,期间寺院损毁严重,直至1985年国家重新组织修缮才基本上保持了原状。古刹建筑群占地1 190m2,形制规整、规模较大、楼观高耸,成为当地多神崇拜的精神信仰寄托之地。经古建专家鉴定为宋构,但有学者从文献记载、题记遗存、构件样式特征和营造尺复原4个角度出发,指出大殿主体重建于清初[5]。

3.2古院组成

图9 时思寺鸟瞰图

图10 时思寺外景

时思寺坐西朝东(图9),寺院沿山坡不断攀升,与自然环境地势结合紧密,加之高大的三层木构钟楼,形成了寺院外部整体形态的恢宏气势(图10)。从护关廊桥径直穿过,近观古杉,一条西南小径直抵寺院山门。进山门,两棵巍巍古柏随行相伴分列前后,树后方高高在上的钟楼引人注目(图11),钟楼层层收分,屋角起翘高升,下昂出檐深远,门板轻盈通透。大雄宝殿居寺院组群中路,为殿身三间两进重檐歇山顶,斗拱皆以四翘两踩双下昂出檐,屋檐升起明显[6],为江南宋元建构样式之遗作,其后以道教三清殿结束中路,梅氏宗祠、马仙宫分居中路左右两侧,形成独特的多神信仰中心[7]。整组院落内殿阁楼台渐次展开,构成了寺院中内部庭院深幽的空间氛围。建筑单体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石质墙基厚重、木构建筑古朴、屋顶飞檐轻灵,在建造材料与造型上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图11 时思寺心经钟楼

3.3古院建构

时思寺山门分南北两座,以北山门做工上乘,北山门建筑尺度不大,但造型独特、古意盎然,其形态介于四柱三楼牌坊和辕门之间(图12)。山门中间高起部分类似垂花门楼、独立柱上层层挑木支撑屋檐;两侧略低部分一列三柱,穿枋斗拱支撑屋檐。山门中部夹立木柱的木鼓,造型奇特、透雕精美,贯通挑木与柱基,是当地丰富多样的木构建造中的神来之笔(图13)。

图12 时思寺山门立面

此外,时思寺大殿古风浓郁,为殿阁式构架(图14)。殿身分三层:柱网、铺作、屋盖层,分层明确且结构清晰。最下柱网层内外两圈共24柱,方柱抹角,柱头卷杀,其上铺作30组,再上,屋盖覆小青瓦,两侧翼尖向上扬起,屋脊样式简单,无脊兽等装饰部件,整个立面特征呈现出简洁质朴的地方特色,与其禅境清修的身份相符。大殿内部平棊天花,扁长斗八,上掩草栿等结构部件,整体上散发着宋元建构之遗韵。

图13 山门木鼓

图14 时思寺大雄宝殿

4 借鉴思考

景宁畲族大漈乡的民居建筑做法映射出了我国传统建造者的建造理念与智慧,在当今各地古村落不断进行改造与建设、力求留住“乡愁”的环境背景下,大漈乡的民居建造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首先,如同大漈乡民居选择以当地较充裕的石、土资源作为建筑主要建造材料一样,在当今古村落的保护或整治规划建设中,对于建造材料材料的选择,同样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传统理念,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特征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来营造出村落建筑的地域性特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青砖灰瓦”等单一做法,造成不同地区的建筑保护更新效果趋同的结果。

其次,在当今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中,应对传统民居的做法进行完整地传承,如大漈乡中传统廊桥的屋面形式为考究的三重檐歇山式顶做法,且各层檐层层缩进,屋檐与屋脊起翘较高,则在对其的保护整治过程中,也应对屋面形式进行迎合考虑,在起翘高度长度、屋面材质构造等方面遵循传统做法要求,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用当今现代做法进行替换。

第三,大漈乡中传统建筑的建造均是充分考虑居民使用需求的结果,如廊桥对居民避雨休憩、祭祀供奉功能的实现,以及时思寺中寺、祠、院三观同址建设对居民儒释道不同信仰的融合。因而,在如今的古村落保护过程中,除了从技术角度进行古建筑等物质本体的保护修复外,还应对古建筑“以人为本”的实用原则进行保护与传承,即从当地村落具体的居民社会组织与实际使用需求出发,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不是参照经验值简单地进行功能与配比的布置。

5 结束语

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云中大漈”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吸引了多民族来此共同定居,并为其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神崇拜的信仰与耕读风尚浓厚的氛围相结合,则形成了大漈地区独有的文化特征;而身居相对封闭的高山盆地之中则为各类自然人文古迹的保存提供了绝佳的场合。如此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在当地建筑营造上也得以较全面地体现,如护关廊桥内不同祭拜对象的分层设置、公共活动空间的营建以及建造材料的灵活运用与精巧造型;再如时思寺内寺、祠、院三观的同址建设、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寺院规整的空间架构以及山门建筑等的精巧建造等等。使得古廊桥、古寺院与古杉王一起成为“大漈三古”,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书写了一部多民族合著的长篇史诗,并生动体现着我国传统民居营造者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建造智慧,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遗产见证,对现今的乡村聚落景观延续、古村落保护修缮工作也就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值得当今建筑界的重视与保护。

[1]施颖,朱洲平.云中大漈:不为人知的桃源[J].风景名胜,2006(8):110-126.

[2]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李磊.中国乡村地理:苦楝花开廊桥行[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王国平.时思寺建筑赏析[J].浙江工艺美术,2000(Z1):42-44.

[5]庞巍,叶喜冰.时思寺古建筑群个案探究:景宁县大漈乡古建筑调研[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102-103.

[6]喻梦哲.是整数尺制还是斗口模数制:时思寺大殿实测数据解读[J].华中建筑,2013(1):161-166.

[7]喻梦哲.是宋元样式还是宋元实物:时思寺大殿建成年代考察[J].华中建筑,2013(2):156-161.

Ancient Architecture Fieldwork Survey of the She Minorities Village in Daji Jingning

FAN Xiaopeng, DONG Shu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The residence in Daji countyard reflect the life and construction skills of local residents, which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shape. With the graceful natural environment,quintessence of grunge temple and exquisi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Daji countyard has become an exampl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wisdom in residence of Zhejiang area, and it also be an important legacy wit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ce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in settlement. In addition, it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ountyard and its landscape, then, it should win our attention and protection.

Jingning; Daji countyard; She minorities; traditional building; fieldwork survey;heritages

TU241.5

A

范霄鹏(1964-),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区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研究。E- mail:anebony@vip.sina.com.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民居聚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J14B03)

猜你喜欢
景宁廊桥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去廊桥找你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