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1400)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李建英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1400)
目的 分析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和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段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高龄组,各60例。对其病情的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索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高龄组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低于老年组,而肺部啰音、精神及神经症状比老年组较高;高龄组的冠心病、高血压及贫血等基础病情发生率比老年组的更高;呼吸道感染为老年及高龄患者的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其中高龄组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情绪激动、排便排尿困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老年组的更显著,而老年组的心律失常、劳累等诱因的影响比高龄组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基础病情和诱因相对老年组更具多元性,因此必须正确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预见性护理;诱因;应用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据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患病率直线上升,7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75岁以下的2倍多[1]。为此,本文对老年及高龄患者心衰诱因及护理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段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高龄组,各60例。老年组女19例,男4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9±5.2)岁。高龄组女3例,男57例;年龄80~95岁,平均年龄(84.7±2.9)岁。两组患者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病情和发病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坚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醒患者主要季节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冬季和春季的转换阶段。注意预防流行性疾病,并减少探视患者的人员,加强对患者房间的打扫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干净、舒适,尽可能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2)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情较敏感,情绪易不稳定[2],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对其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进行适当的疏散引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利于病情的改善。(3)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检测,注意血压、心电图的变化。因患者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保持环境的稳定,注意合理饮食用药,并进行适当的适量的运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疲乏无力、神经及精神症状、双下肢水肿和心率加快等。其中,高龄组的呼吸困难症状比老年组较少,肺部啰音和神经、精神症状比老年组更多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咳嗽、疲乏无力、双下肢水肿和心率加快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n(%)]
2.2两组患者的基础病情比较
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贫血等。高龄组冠心病、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生率明显比老年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其他基础疾病,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诱因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的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而高血压、情绪激动、心律失常、排便排尿困难、劳累和气候变化等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高龄组诱因中的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情绪激动、排便排尿困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老年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组的心律失常、劳累等诱因的影响比高龄组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基础病情对比 [n(%)]
表3 两组患者诱因对比 [n(%)]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龄组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低于老年组,而肺部啰音、精神及神经症状比老年组较高;高龄组的冠心病、高血压及贫血等基础病情发生率比老年组的更高;呼吸道感染为老年及高龄患者的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其中高龄组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情绪激动、排便排尿困难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老年组的更显著,而老年组的心律失常、劳累等诱因的影响比高龄组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及高龄患者的心衰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情绪激动、心律失常、排便排尿困难、劳累、高血压和气候变化等[3]。因此,采取一些适当的护理十分有必要。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基础病情和诱因相对老年组更具多元性,因此必须正确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
[1] 陈灏珠译.默克老年病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6.
[2]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10-311.
[3] 申 琳,卢丽华,潘剑雪.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1110-1111.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1.6
B
ISSN.2095-6681.2016.1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