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台生徐苙菲 生物技术就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2016-09-16 01:06作者程朔实习生高蔻将
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栏目组贝类海洋大学

作者||记者 程朔 实习生 高蔻将

清华大学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台生徐苙菲生物技术就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作者||记者 程朔 实习生 高蔻将

她课余时间会去游泳或散步健身,不是空闲时间多,而是因为发现自己到北京的20天内体重增加了3斤被吓倒!搞不清楚是因为好吃的东西太多,抑或是因为天气相对寒冷,反正就是吃得多了。

她认为,与从小到大养一只宠物会产生感情的那种状况完全不同,研究生物技术,将小鱼、小虾、小蟹什么的喂养大后,“就是要用来吃的啊,就是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徐苙菲的父母现都在岛内工作,徐爸爸是一位公务员,徐妈妈则是在建筑行业内打拼。苙菲还有一个小妹,小妹正在读高中三年级,也正计划着在岛内的一所大学完成本科学业。

2015年的寒假到来前,徐苙菲在清华大学校园里与到访的栏目组成员聊起她的专业、她的观点。

聊专业

栏目组:您选择到清华读海洋生物科学专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徐苙菲:这个专业和我的本科对口,我之前学水产养殖,现在不算是改专业,算是从应用变成了理论。

我中学时,就对生物很有兴趣,加上台湾海洋大学距离我家是很近,所以,读本科的时候,就选择了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那专业就是教人怎么去养鱼养虾养螃蟹,我有养过很多水里面的生物哦。大二一整年,我都在养鱼养虾,整个养殖场的生物几乎都养过。

徐苙菲

曾经很辛苦地照顾水箱,我那时会在早上去照看水族,水里面氧气充足,鱼虾才能活得好。每天凌晨五六点时,水中的氧气是最少的,就需要去看看它们好不好,一般每周一三五早上去给它们换水,每周二四六去喂它们吃饲料。平时还需要关注水质、水温这些,养鱼比较麻烦,比如遇到寒流天气,它就可能生病,想办法治愈它时,还要考虑怎样用药才不会令它中毒。

偶尔也需要刷鱼缸,那事听上去会感觉挺有意思。刷鱼缸,要站在里面,用菜瓜布或海绵,将粘在鱼缸壁及底部的藻类和排泄物洗刷干净。刷鱼缸时,不会把鱼清理出去,鱼儿们就会在脚边游来游去,有比较调皮的,会咬人的脚。人在缸里一般都是赤脚、短打扮,遇到有肉食鱼时,才会穿厚一点的衣服,冬天很冷时也是。

在清华海洋生物科学这边,更着重的是从分子的层面去研究生物。这与本科时相比,更重理论一些,但做实验的情况也很多。我现在主要就是养贝类,贝比较好养,平时控制好水温后,丢个海带或者饲料给它就ok了。

栏目组:毕业后有些什么样的计划呢?

徐苙菲:毕业以后,最想去生物技术公司,做研发人员。生物技术很高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很有帮助,这一点是十分吸引我的。我知道最近有一个很流行的生物芯片,它是一个小机器,在上面滴上人的血液,就可以测出血液主人的基因,从而知道你会不会得哪种病,然后让你去预防。我超喜欢这种新技术,现在好像有些小型的设备已经应用在医院中了。想想都觉着这个超酷的!

对贝类的研究非常必要。比如,人们对贝类的免疫研究已经做过很多工作,贝类的生态学免疫的简单模式对于了解人的免疫疾病的产生机理有着重要意义。再比如,研究表明,贻贝壳对重金属污染、对污水中的磷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贻贝壳可以与其他材料制成性能优良的生物复合材料。

对贻贝壳的研究,以及资源化利用,会为人类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我现在在研究生物矿化,就是碳酸啊、蛋白啊,怎么去操控那贝类中长出珍珠,贝壳能够成长。

我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实习和论文材料了,早做准备嘛。毕业后,我想多走走看看,台湾啦、北京啦、也会去南方沿海的城市。特别会去广东,广东那边很会吃的(偷笑)!

我不会排斥留在大陆从事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在大陆,长远来看,会有发展。我记得在青岛的海洋大学做交换生的时候(那时我第一次来大陆),就看到有声音说要发展大陆的蓝色海洋经济。估计未来会越来越注重这个方面呢,中国大陆的海岸线真的很长。

谈观点

栏目组:在北京读书的时间,感觉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不会有什么困扰呢?

徐苙菲:从小我就有出岛外读书的想法,做个交换生或去留学什么的,有想过去欧美,也有想过到大陆。我上大学在中国海洋大学做交换生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在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来自北大医学系的学生,他建议我,来大陆这边攻读硕士学位,并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如何申请到大陆读书的知识。在他的指导下,我就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来申请,并且顺利地考上了清华。

到清华后,我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比如我与我的室友,关系就很好,她常常会带我去看各种好吃的,跟我分享一些好玩的事情;我也会跟她去分享很多好玩的事情。我觉得年轻人之间,只要互相关心、帮助,就可以很容易地成为好朋友了。

当然总有些时候,大家会发现,两岸年轻人的思考方向会有点不同。大陆同学一般会有一些比较大的方向,会关注一些国际上的事物,比如叙利亚那边的情况;我们就不一样,如果我现在还在台湾的话,基本上关注的话题就会是“下课要吃什么”“今天岛内某人又八卦了些什么”……

其实,我会感觉这样的差异蛮有趣,也很自然。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存在各种差异的,想办法在差异中间找出一种平衡,互相留有余地就对了。如果总想着千篇一律,或者绝对平均,或者一家通吃,人就会一辈子没有朋友了。其实假使那样的话,世界也早就没有多姿多彩了。

我是2013年才来大陆,两年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变化,是“卡式台胞证”的使用。这个是真心的方便了很多,飞机直航的班次也越来越多了,票价还总会有不错的折扣,两边的往来日渐频繁,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也都是同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人际交往方面就很难会有困扰吧。

栏目组:谈谈你对两岸领导人会晤的看法?

徐苙菲:两岸领导人见面的报道我有看,之前也很乐见其成,看时觉得马英九的发言很好。

我一直觉得马英九清秀斯文,我未来的男朋友,也要大概那个样子吧,还要饱读诗书!虽然我优先考虑台湾男生,不过遇到有那样条件的大陆男生,我也不拒绝。开玩笑的啦,男朋友关键是要有气场、有气质!

网络上有个视频,是说习、马他们俩握手都非常用力,很激动。有说他们其实是早就该见面了,还有说“手握久了心就近了”。想想,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上,还是不算太差,至少听说他比较清廉。

两岸领导人会晤后,两岸的关系应不会更差了吧,而且交流往来这样密切的情况下,应该会渐渐地更好起来的。可是,也许会有一定的变数,要看之后岛内选举的情况了。政治人物们怎么说、怎么做,我们不好推测,只是希望两岸关系能够更好,因为相信那样的话,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我的祖籍是在东北的哈尔滨。我的爷爷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的时候到的台湾。爷爷很可怜的,他离世很早,走之前,不断地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再回到过家乡哈尔滨。所以,我也一直想着要用一个假期的机会,到那个传说中的北国冰城去看看。我也真心希望,我爷爷他们那一代的那样的境遇和遗憾,之后永远都不会再有人有机会去遭遇。

历史

清代台湾进士

074 汪春源:公车上书第一人

台湾会馆

076 北京的台湾会馆

宗祠里的故事

078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沙美村卢氏宗祠

猜你喜欢
栏目组贝类海洋大学
“长”出来的珍宝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on Purchase Decision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