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评论员 陈斌
新能源车行业,光鲜外表之下,有多少东西见不得光?2016年9月8日,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的调查清查做了初步通报,曝光了五家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企业: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
这五家的造假手法挺有创意的。苏州吉姆西,艺高人胆大,“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这一招叫“无中生有”,明明肚里连受精卵都没有,就敢在朋友圈秀孩子。
另外四家一致选用了比较老派的手法。以苏州金龙为例,“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683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21万元”。这一招叫“岁月神偷”,也算给自己留了后路,毕竟受精卵还是有的,受精卵算不算孩子、有没有生命权,还是可以分辩几句的。
想起一个段子。小师弟进入某高大上的国际组织,去拜访已担任主管的师兄,看到师兄的豪宅名车,艳羡不已,惊叹:“这里的工作待遇这么好!”师兄指指窗外,问:“你看到了什么?”师弟看过去,窗外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师兄指指这座桥说:“你懂的,哈哈。”几年后,师兄去看望师弟,发现师弟的房车比自己还要豪,便问致富之道。师弟也指指窗外,说:“同你一样,我也是靠一座桥。”师兄看过去,窗外有一条河,河面上空空如也,并没有任何桥的影子。道可道,非常道,腐败之道,骗补之道,都有一样的道道。
截至目前,对苏州吉姆西,惩罚是追回2015年度全部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工信部取消其整车生产资质。对其余四家,惩罚是追回2015年度违规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并处以问题金额50%的罚款,自2016年起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工信部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但骗了纳税人这么多钱,涉嫌刑事犯罪,必须有人坐牢吧?不能就这么完事了。
又据《证券日报》9月9日报道,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6年年初组织力量对93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涉嫌骗补和违规谋补的车辆总数达76374辆,涉及补贴总金额92.707亿元。换算一下,每辆车涉嫌骗补和违规谋补的金额为12.14万元!这个车均补贴力度,都可以买一辆思域或卡罗拉了。
有必要一般性地反思一下产业政策的局限性。产业政策有一个听起来自洽的逻辑:正常情况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因为有“市场失灵”,所以有时也需要政府出手,修复市场,让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但实践上产业政策往往不甘心当配角,而是反客为主,一心想把市场管起来,对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啊,引导或促进什么产业啊,调整什么产业啊,保护或扶持什么产业啊,限制什么产业啊。整一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谁能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或五十年后的产业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官员能吗?有什么依据认为,坐在办公室比在市场第一线以真金白银搏杀更懂市场趋势?行业专家能吗?行业专家真对自己的预言有信心的话,干嘛不自己下注,闷声发大财?为什么要把发财秘诀广而告之,唯恐天下不知道?
那么,让企业家来制定产业政策?也不行。企业家过去成功,并不代表将来也会同样成功。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创新原则上是不可预测的,天纵英才、天降伟人对此也无能为力。设若当初让比尔·盖茨来为美国制定计算机与互联网产业政策,那一定会错得离谱,因为他看好个人计算机,不看好互联网,更遑论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了。
所以,现实世界中的伟大企业,哪一个是靠产业政策扶持起来的?慈母多败儿。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在市场中跌爬滚打,才能练就一身钢筋铁骨,才能有生存能力。
产业政策很类似风投或天使投资,赌对了市场的方向,获利百倍;赌错了,就血本无归。但风投或天使投资,赌的是自己的钱,赌输了对第三方影响甚微;产业政策,赌的是纳税人的钱,赌输了意味着大规模资源错配。
产业政策还会导致一种扭曲的激励:不是激励大家怎么去创新,怎么去取悦消费者,而是激励大家怎么去迎合产业政策,怎么去取悦资源在手的官员;不是激励大家去从事生产性努力,而是激励大家去从事分配性努力;诚实经营反倒过得苦兮兮,弄虚作假反倒过得滋润。
回到新能源车骗补。苏州吉姆西,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另外四家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没有地方政府某些部门的配合,这些弄虚作假如何可能呢?想一想,为什么地方政府某些部门与骗补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扭曲的激励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