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芳 康雅琴 朱 红
分层次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疲惫感的影响
◆梅丽芳康雅琴朱红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疲惫感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对医院ICU护士应用分层次模式实施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分级分层管理,实行APN排班制度等,并对实施前后ICU护士护理质量及职业疲惫感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ICU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险患者管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而ICU护士情绪衰竭、工作冷漠感、低成就感、职业疲惫感总分和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ICU护士职业疲惫感及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分层次管理模式;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职业疲惫感
First-author's addressPeople's Hospital of Songzi City,Songzi,Hubei,434200,China
重症监护病房(ICU)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工作环境封闭、工作强度大、护理风险高,护士容易出现职业疲惫感及焦虑、抑郁情绪[1]。持续长时间的不良情绪会导致机体生理性失衡,从而影响护士身心健康,且职业倦怠感会导致精神紧张,增加职业压力,从而影响ICU护理质量[2]。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了医生与护士相互沟通及协调的重要性,明确了医生与护士的责任,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及服务意识[3]。本研究探讨了分层次管理模式在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ICU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ICU护士管理提供参考。
1.1资料来源
该院ICU共有护理人员36名,其中男3名,女33名,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4.2±3.7岁,ICU工作经验为3~18年,平均工作经验7.2±2.6年,学历:大专 12名,本科20名,硕士4名;职称:护士 26名,护师 5名,主管护师 3名,副主任护师 2名。所有护士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分别于分层级护理实施前后由研究者向护理人员发放《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分量表(SDS),每季度随机检查1次,共检查4次。当场发放问卷,护士填写完毕后回收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表1各级护士具体责任及权限
护士分级具体责任及权限I级负责并掌握危重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将患者情况反映给主治医生,同时配合抢救及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及出院指导Ⅱ级负责协助专科危重病患者抢救,并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承担部分临床护理教学工作Ⅲ级指导下级护士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承担本科室护理教学工作,并承接相关科研项目Ⅳ级指导下级护士完成相关工作,并对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解决措施,负责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并制定培训计划
1.2方法
1.2.1对护士实施分级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办法》,并结合该院ICU职称结构、年龄分布、学历结构、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将36名护士分为I~Ⅳ级。其中I级 10人,Ⅱ级 12人,Ⅲ级 8人,Ⅳ级6人,除Ⅳ级外,其余各级护士均由高一级的护士担任指导老师。
1.2.2实施分层管理明确每位护士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见表1。
1.2.3指导老师分层分级管理由上一级护士对下一级护士提供全程及全面管理,包括制定培训方案,对低级护士进行医德医风及思想品德教育,定期了解低级护士工作及学习情况并考核,同时帮助低级护士解决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实行ICU护士双班制,在排班上尽可能安排下级护士与指导老师搭班,以协调及指导护理工作。
1.2.4实行APN排班制度实行APN(A为日班,P为小班,N为大夜班)连续排班制度。APN排班制将每天交班5次缩减为3次,A、P班在14:00交班,P、N班在21:00交班,N、A班在早上8:00交班,每班交班时间为30分钟,每人管理2~3名患者。Ⅳ级护士须参加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状况,指导Ι~Ⅲ级护士开展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1.2.5提高护士心理韧性加强各层次护士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专科护士及基础护士带头及协同能力,鼓励护士创新,并赋予各层次护士工作自主性,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为护士创造积极轻松的氛围。同时定期组织护士参与体育、娱乐活动。同时注重各层次护士工作,协同不同层次护士关系。
1.2.6实行同工同酬在分层次管理模式下,建立薪酬激励体制。由于ICU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因此应适当提高夜班工资待遇。工作时间满1年护士,根据每季度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转为合同制基础护士;工作满3年,且每年考核成绩优异的I~Ⅲ级护士应享受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及年资的待遇,实现同工同酬,并增加职称晋升比例。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采用由调查人员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5个条目)、专科护理(5个条目)、危重病患者护理(5个条目)、护理记录(3个条目)、病房环境及安全(4个条目)、急救药品及器械(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方式,1分(差)~4分(优),总分为各条目总得分之和,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理想。本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6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2)职业倦怠感[4]。应用美国Jachson与Leiter制成的MBI量表,量表包含情绪疲倦感、对工作冷漠感及个人工作无成就感等3个维度共22条目,按0~6分进行分级。情绪疲倦感总分为0~54分,>10 分为疲倦,分值越高,疲惫感越明显;对工作冷漠感共包含5个条目,总分为0~30分,分值越高疲惫感越明显;个人工作无成就感总分0~56分,分值越高疲惫感越明显。(3)负性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分量表(SDS)[6]对护士负性情绪进行评价,SAS评分总分为100分,>50 分为焦虑;SDS总分为100分,>50分为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2.1ICU护理质量对比
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见表2。
时间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急救药品及器械总质量评分实施前9.36±0.9810.32±1.8510.98±2.149.86±1.5210.69±3.4510.82±2.5259.89±3.89实施后18.13±2.8918.96±3.0518.23±4.1118.17±3.8619.02±3.5617.98±2.89110.25±5.75t6.9866.4526.3786.2126.5286.7106.331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ICU护士倦怠感对比
实施后ICU护士情绪衰竭、工作冷漠感、低成就感及职业疲惫感总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时间护士情绪衰竭工作冷漠感低成就感职业疲惫感总分实施前25.36±3.126.98±1.0228.69±4.8560.23±5.02实施后15.26±2.123.98±0.8520.02±3.2550.12±3.02t12.8565.2637.2368.963P0.0000.0000.0000.000
2.3护士负性情绪对比
实施后ICU护士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实施前68.25±5.2658.63±4.12实施后48.22±3.0242.96±4.25t8.23610.112P0.0000.000
传统护理管理在护理人员配备中,无论职称高低、学历,均承担相同的工作。这样既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浪费人力资源[7]。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后,使得患者有固定护士及医生,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更好地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避免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8]。此外,分层管理通过健全监督机制,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控制及改进,提高了患者手术质量[9]。
本研究中,分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这表明分层级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ICU护理管理质量,(1)分层级护理管理让责任护士能更好地掌握患者治疗情况,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整体及连续性护理;(2)护士能够掌握患者病情及个人需求,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尽早发现病情变化,提升护理效果[10];(3)对ICU患者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能科学、合理地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工作量及护理工作内容,让每位护士不断学习护理业务知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高级责任护士能认真评估患者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认真落实各项护理;(4)护理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实施护理查房,指导及培训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及操作,提高了护士管理能力及整体素质。
ICU护士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影响了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在当前护士紧缺的情况下,对ICU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可充分发挥护士个人能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护理工作持续优质地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后,ICU护士职业倦怠感及护士负性情绪评分较实施前显著下降。这表明分层次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工作疲惫感及不良情绪,有助于护士更好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增强护士自信心,提高护士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分层次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ICU护士职业疲惫感及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1]刘红,张美燕.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164-166.
[2]林少虹,刘素敏,叶海燕,等.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组织和实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3011-3012.
[3]孙艳春.分层次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工作质量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88-289.
[4]Leiter MP,Jackson NJ,Shaughnessy K.Contrasting burnout,turnover intention,control,value congr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Baby Boomers and Generation X[J].J Nurs Manag,2009,17(1):100-109.
[5]刘卫华,王智,唐曦,等.医院医护人员抑郁焦虑状态调查[J].西部医学,2013,25(8):1277-1279.
[6]梁雁芳,梁业梅.利用护理工时进行病房分类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1):79-81.
[7]杨秀春.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22):179-179,180.
[8]吴若愚.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055-1056.
[9]郭娜菲,曹洁,张玲娟.专科护士分级岗位管理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2(6):49-51.
[10]靳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51-52.
梅丽芳: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
E-mail:meilifangtg@163.com
修回日期:2016-03-26
责任编辑:张盼盼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on Nursing Quality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EI Lifang,KANG Yaqin,ZHU Hong,et al.//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6,23(3):71-7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on nursing qu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Method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among nurses in ICU in our hospital.The detail measures include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APN shift system,improve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mong nurses,and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etc.The nursing quality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nurs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the ICU basic nursing,specialist nursing,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risk,nursing records,ward environment/ safety,first aid drugs/ equipment,and total nursing quality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P<0.05).Furthermore,the score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job apathy,low achievement,occupational burnout,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P<0.05).Conclusion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CU nurse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negative emotions,and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Quality; Occupational Burnout
10.13912/j.cnki.chqm.2016.23.3.21
梅丽芳康雅琴朱红
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湖北松滋434200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