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
汽车行业不该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
吴迎秋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影响力的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下周开幕。过去的两届,由于互联网大佬们的参与,特别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让乌镇这个江南小镇成为了世人关注的地方。作为连续三届的受邀代表,我一直在想,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汽车行业应该从互联网行业中学到些什么?
很显然,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汽车行业的企业领导们被大家关注甚至是追捧的强度差了不少。记得第一届互联网大会,环顾四周,我觉得自己是唯一一个来自“汽车行业”的代表。有意思的是,各个分论坛上,相当多的互联网大佬们都谈到了汽车行业。有的甚至是在“批判”汽车行业。可没有一个汽车行业的人能听到。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能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时,搞一次互联网与汽车的对话,让汽车行业也发发声?去年的第二届互联网大会,汽车与互联网的对话没有实现。但总算有了一个来自汽车行业的声音,吉利的李书福受邀大会发言。被誉为智能座驾的沃尔沃XC90轿车也摆进了“互联网之光”的展览现场。但李书福的参会多少显得有些匆忙。虽然他的发言有观点有内容,却由于“势单力薄”没有得到更多的响应。“互联网之光”展览上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抢了汽车的头彩。
说汽车行业不如互联网行业,汽车行业肯定不服气。特别是当前出现了一股互联网企业进入造车领域的热潮。很多汽车人,尤其是汽车企业的领导更不买账。理由一大堆,核心观点是汽车行业靠的是体系,不是噱头。我注意到一段时间来,对于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批判,更多还是来自汽车行业的专业权威人士。别的行业的议论还真很少。但反过来,汽车行业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社会上各界对汽车行业的批评却很多。
这的确是令包括我这样的半个汽车人在内的汽车行业的一个尴尬。我也曾经写过“汽车是最不需要中央操心”的文章,替这个行业不平。但今天看,我们是否该从别的角度来反思汽车行业的问题呢?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受关注度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行业的开放度高。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后,我就写过一篇体会,讲到了互联网企业开放的胸怀、思维、方法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现在大家都在讲创新,但很少有人讲,如果离开了“开放”二字,所谓的创新只是旱地拔葱。互联网的特点是互联互通,开放是它天然的基因。而中国的汽车行业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在条条框框中成长,要开放意味着首先要否定自己。否定自我已经很难了,何况还要接受新进入者,岂不难上加难。更可怕的是,汽车行业的准入管理,本身又是以封闭为前提的,一旦拿到目录“准生证”,一定会排斥想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从这个层面看问题,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恰恰相反,排斥后来者可能是它基因当中一个很坏的因子。
汽车行业首先要向互联网行业学习的东西就是开放。这一点不服气是不行的。一段时间来,我们也看到,包括汽车行业六大骨干集团在内的许多汽车企业都在跟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这样的合作当然是有益的,但这样的合作必须首先建立在汽车企业有一个开放心态下的合作,是包容、多赢的。如果仅仅是为了从互联网企业拿一点技术为我所用,或者仅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创新,那样的开放对汽车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起不了任何作用。
最新消息说,下周的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将有一批无人驾驶汽车接送参会代表,供大家体验。除了李书福外,好像还没听到有哪个汽车企业的领导受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