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但凡有了商品交易,有了市场,哪怕很初级,也就有了讨价还价。在历史上,只有两种情况,没有交易中的价格争议,一种是一些特别原始的民族,比如西南的苦聪人,东北的鄂伦春人,在早年跟汉人的交易过程中,就是把自己山货皮货之类的东西放在路边,任汉人拿走,放下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比如盐巴,刀具等。这个过程,没有讨价还价。另外一种存在于古代小说中,比如《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买的往上抬价,卖的往下压价。如此高风亮节,当然也谈不上讨价还价。
当然,正常的交易,基本上都有讨价还价的过程。商人购买大宗货物,集市上的贸易,无处不有买家和卖家的嘁嘁喳喳。买卖大牲口专业的交易中介牙子,还有一套自己的“手指语言”,买卖双方在大袖子里面捏手指,就完成了讨价还价的过程。大买卖都是商人,或者专门的经纪人做成的,他们的讨价还价,相当专业,信息灵,技术水准高。一般老百姓,包括农民,也一样要讨价还价。这是因为,他们日常面对的,往往是集市贸易。他们是卖家,也是买家。出价还价,才是交易。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褒贬才是买家。集市贸易区域,就是一个农民的生活圈,圈子里的人,大多是熟人,谁买了什么,卖了什么,大家都能知道,一旦亏了,圈子里就传遍了。亏了,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是面子上的损失。所以,养成了习惯,非得讨价还价不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才是合理的。就算对方没有漫天要价,自己这边也要就地还钱。否则,就像缺了点什么。
即便是城里人,也就是在自己身边熟悉的铺子里,不怎么还价,每每是赊账,三节统一买单。出门买东西,也是一定要讨价还价的。商家都说自己是童叟无欺,但恰恰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一点。无论怎么样,一定要还点价,交易才能达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或者可以说,一种乐趣。当然,这样的讨价还价,是需要时间的,而在中世纪的环境里,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闲暇时间大把(农民赶集,一般在农闲),有的是时间。
古代中国,商人的信誉不错。而且大抵在熟人和半熟人的环境里经商,所以坑蒙拐骗的事儿不是绝对没有,但只有在绝对陌生人的场景下才会发生一二。讨价还价的风尚,不是因为商人的欺诈,就是一种习惯。反正无论怎样讨价还价,卖的不会亏本,买的省了银子,都是皆大欢喜的事儿。其实,不止中国人如此,放眼望去,世界其他民族,但凡有比较发达的市场的所在,交易都需要讨价还价。人们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活节奏骤然加快,时间就意味着金钱,这样日常生活中慢节奏的讨价还价才有可能逐渐消失。超级市场的出现,以它自己的信誉,整体上为人们的日常用品购买,在价格上做了保证,购买变得快捷方便了。但是,超级市场跟供应商,供应商跟生产厂家之后,还是有讨价还价的。只不过,从街头移到了办公室而已。
至于现在我们一些城乡,出现的过度讨价还价的现象,首先是我们的市场秩序出现了混乱。监管者只管收钱,并不负责秩序,而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产者销售者,总是在价格上吸引人,短斤少两还是小事,假冒劣质才真坑人。这样的现象,一个副产品,就是助长了人们片面追求便宜的心理,无论什么东西,都得卖成白菜价,大家才算踏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底层的老百姓收入不高,还处于刚得温饱的水准。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人们对于花钱,还是缩手缩脚。贪图便宜,自然讨价还价就比较疯狂。逼得生产者和销售者,用种种邪招儿来应付。现在我们常说的“互害”,就是这样发生了。
所谓的商业文化,首先是规矩。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太快,人们在短时间内就从乡村式的熟人社会,跃进到了城市化的陌生人社会,由此产生的道德困惑是难免的。买家和卖家,都需要一个道德规范的重建。其次,在中国市场监管部门非常之多,但监管者不是不管事,就是不够中立,使得市场规矩,迟迟建立不起来。其三,是合适的行为习惯,符合文明的行为习惯。这三者之中,规矩,是首先要确立的。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编/周素丽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