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官员”现象频发的思考

2016-09-14 10:32王明杰
人民论坛 2016年21期

王明杰

【评述由头】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指出:“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围猎”官员,通常指通过各种手段给领导干部设陷阱,尤其表现在经济和作风问题上;“猎手”不仅有商人,也有政府官员;许多落马官员既被“围猎”,同时也在“围猎”他人。那么,究竟哪些官员最易被“围猎”?官员被“围猎”的方式有哪些?官员被“围猎”的成因、危害及破解之道在哪里?人民论坛特邀权威专家,为您解疑答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趋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而“围猎官员”成为反腐中频繁被提及的现象。研究发现,不能慎欲、不能慎权、不能慎趣、不能慎友、不能慎微的官员最容易被“围猎”;官员被“围猎”的方式有交易型、情谊型、要挟型等几种。

【关键词】权权交易 官员落马 底线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易被“围猎”的官员类型

一是不能慎欲。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但欲望不仅有良莠之分,还存在收放有度和放纵膨胀的不同结果导向。不能慎欲的官员无法驾驭利益诱惑下膨胀的权力,进而将手中的权力当成攫取私利的工具,心中无责、心中无民,自生贪念、主动寻租、拉帮结伙、人身依附。自己本身不干净、不廉洁,就必然会成为行贿者“围猎”的对象,最终被“围猎”,又“围猎”他人。

二是不能慎权。部分官员尚不能跳出“官本位”理念的窠臼,他们在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的各个环节里崇尚人治理念,本着权大于法的心态,搞“一言堂”,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常常违背民主集中制,违背公意,违背法律,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肆意施加影响。这必然使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追逐最大利益的行贿者想尽办法去接近,这些拥有实权的官员也必然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三是不能慎趣。官员在兴趣培养上应该时刻谨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不能越界,也不能无度。被“围猎”的官员或贪图声色犬马,或追求珠光宝气,或崇尚封建迷信,或沉迷古玩字画。尤其在社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有些别出心裁的“猎手”更是会根据官员的爱好进行针对性“围猎”,这种私人定制型的腐败现象依旧层出不穷。

四是不能慎友。因为工作的原因,许多官员会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社会交往本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朋友圈从形成到持续的动力和保障来自于权力时,官员被“围猎”的几率也将大大增加。“合作伙伴型”“掮客型”“私人定制型”“同乡会型”等朋友圈中,广泛充斥着各种公私不分的政商关系。

五是不能慎微。官员在细节方面持有侥幸心理,抵挡不住层层递进的诱惑,直至信念动摇。在“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下,他们在被“围猎”的过程中往往始于不拘小节,而最终失去气节。

官员被“围猎”的方式

一是交易型。这种“围猎”官员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权权交易。两类权力主体为促使非法利益的“合法化”,而成立攻守同盟,在利益输送中互通有无,这通常发生在人员的提拔和调动、职称评比、项目审批等事项上。其二是权钱交易。在权力寻租和兑现中构建了违法和失范的政商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尤其体现在重大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卖官鬻爵、土地出让、企业特许经营、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其三是权色交易。官员骄奢淫逸,这也让“美人计”有了可乘之机,在美色输送的源头端,官员、商人甚至是情妇二奶本身都在寻求利益诉求的权力兑现。

二是情谊型。“围猎”官员是一个持续性和麻痹性的行为,“猎手”在“围猎”官员的过程中,从细微入手,从日常出发,很可能一开始仅仅是吃饭喝茶送点小礼品,继而事无巨细都能主动帮官员妥善料理。情感投资基础逐步稳健之后,“猎手”自然在很多方面会得到权力的青睐和回报。这种典型的“温水煮青蛙式”的情谊型“围猎”方式,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软化官员的警惕性,淡化官员的底线意识。“我不是从思想品德、为人上结识既相互促进又清淡如水的朋友,而是交了一批重哥们义气,又带有铜臭味的老板朋友,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贪欲也随之培养起来,最后被这些所谓‘朋友温水煮青蛙。”2015年1月,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在庭审时如此供述。

三是定制型。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常说,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官员喜欢赌,“猎手们”便在业务牌局上故意输钱以输送赌资;官员沉迷美色,“猎手们”则进行性贿赂;官员喜欢古玩字画,则出现“雅贿”;官员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则有“猎手”免费资助子女出国留学;官员喜欢摄影,“猎手们”则免费送上昂贵的摄影器材以及包揽摄影过程中的各项经费。有针对性的私人定制型“围猎”在近年来的落马高官群体中层出不穷,如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收受的大量玉石,竟然占受贿总额近八成。

四是曲线型。一些官员的抗诱惑能力较强或者因位高权重而难以直接接触,“猎手们”则通过曲线“围猎”的方式从官员身边的亲属、朋友和秘书等群体下手,通过间接效应达到自身的最终目的。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检方指控受贿3558万,而刘铁男亲自经手的有104万,其余绝大部分受贿金额则是通过其子刘德成收受所得。

五是要挟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数码设备拍下官员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以此作为把柄,要挟官员为其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日趋成为当下官员被“围猎”的一种方式。2008年2月,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被肖烨等人以不雅视频相要挟,以借款为名索要300万元。在明知被设局敲诈的情况下,为防止不雅视频曝光,雷政富依然利用手中的职权意图平息此事,直至最终东窗事发,身败名裂。

官员遭“围猎”的深层原因

一是官员自身底线意识的缺失。纵观中共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官员,一些官员在仕途早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们的政治信仰却随着职位的一再升迁而缺失,追求小群体利益,这是他们最终被“围猎”致落马的主要原因。官员道德修养的不足,被“围猎”官员在自律、自省、自制等方面存在缺陷,无视党纪国法,难免前功尽弃。二是“围猎”行为的麻痹性和隐蔽性。许多“围猎”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将对权力的“围猎”隐藏在日常的生活中或交汇在亲情与友情的发展中,赋予了“围猎”行为以人情往来的“伪正当性”外衣,极具麻痹性和隐蔽性。“围猎”行为的麻痹性和隐蔽性,不仅能有效击溃官员的抗拒防线,也加大了纪委和检察院工作人员成功侦破案件的难度。三是公共权力缺乏制度化约束。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权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缺乏制度性约束的权力也时常被人所诟病。四是社会对“金钱依附于权力”观念的盲目崇拜和复制。市场化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组织权责利益关系的不断分化,在资源向资产转变,资产进一步转变为资本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也让许多人笃信权力对财富积累的作用,而不管这种权力运行的模式合规与否。

官员“解围”的途径

一是提升自身修养,管好“身边人”。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从个体的心理上塑造和提升官员道德素养,增强公仆意识;不断强化对官员父母、子女、亲朋等身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以便对官员个人的廉洁工作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是优化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首先,要确立各监督部门独立的法律地位,并赋予独立的调查权。在党、人大和政协等机关监督方面,要简化监督程序;在政府内部审计、监察等部门方面要增强其独立性,赋予其切实的独立审计和监察的权力;在检察机关和和审判机关方面,要提高查处力度和审判公平性,在不放纵任何腐败行为的前提下,实现司法公平。其次,要引导公众监督,拓宽检举渠道,建立和宣传保护检举人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制度,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最后,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搜集信息和宣传方面的作用,同时要特别利用网络媒体监督主体虚拟化的实际,合理规范与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

三是完善制度,促进立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制度设计上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逐步完善相关的约束制度和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使权力的行使过程有足够的透明度;推进建立财产公示制度、官员个人及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等,逐步实现官员收入透明化。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行贿、受贿。严厉惩治受贿行为,提高受贿犯罪成本,增强震慑效用。与此同时,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打掉“围猎”网,在一定程度上斩断受贿人权力寻租的利益链,形成强大威慑,使官员不敢受贿、不能受贿,令行贿者不敢行贿、不能行贿。只有贿赂共同体被打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贿赂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周隆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梁佩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于学强:《“一把手”腐败:原因与防治》,《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责编/刘瑞一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