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赏析中悟在习作中学

2016-09-14 06:16:14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老年大学齐周梦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声韵平仄切入点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老年大学 齐周梦



在赏析中悟在习作中学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老年大学齐周梦

一、学会赏析 掌握规律

在日常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诗词赏析上,使学员从中获取诗的精神,把握审美情趣。要坚持赏析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两座并峙的高峰。目的就是让学员通过赏析,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古代诗人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赏析唐宋诗词主要应把握三点:首先要通读几遍,目的是大致领会诗词要表达的总体精神;其次逐联、逐句、逐字理解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总体精神的;再次教师要讲透诗人是如何起兴、承接、翻转以及如何关合的。有的诗人根据自己的情绪,不一定按照起承转合的步骤创作,所以教师又需灵活讲解和传授。

中华传统诗词,不仅具备声韵美、音乐美,还具备绘画美和含蓄美。教师在带领学员赏析过程中,可结合汉字发音抑扬顿挫的特点,着重讲授声韵美;结合诗词能吟能唱的特点,讲授音乐美;结合诗词描摹形象的特点,着重讲授绘画美;结合诗词内涵深厚的特点,着重讲授含蓄美。经过反复训练,学员就能在赏析中获取唐宋诗词的审美趣味。只有不断地引导学员对唐宋诗词进行深入地品读、欣赏,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感受他们的情怀,激发学员的创作热情。

二、边学边写 以写促学

诗词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员创作出自己的诗词作品。因此,教学中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告诉学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引导学员积极大胆地进行诗词创作实践;二是把作诗填词的基础知识向学员反复讲解,传授到位。根据学员迫切希望自己能创作出较好的诗词作品的美好心愿,因势利导,把诗词赏析与格律诗词的平仄格式以及用韵的方法结合起来讲授,让学员熟练地掌握作诗填词的基础知识。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和创作实践,绝大部分学员都已掌握了诗词的基本格律和用韵方法。

针对有些学员存在的“只要学好平仄就能写诗”的认识,我明确告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合平仄的诗不一定不是诗,合乎平仄的诗不一定是好诗。有的学员反映生活中的激情是有的,可就是写不出诗来。对此,我一方面鼓励学员大胆实践,精心创作;另一方面告诉学员,要找到切入点。比如见到好水好山,内心非常激动,可就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创作。这是因为诗的题材还处于概念化时期,诗人还处在朦胧阶段,没有找准“切入点”。所谓找准切入点,就是选好抒发内心情感的角度,以小见大,然后尽情地“宣泄”,把概念化的诗歌材料,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如此才能写出好诗。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员把自己创作的诗词用毛笔誊写清楚,挂在教室的墙上。然后师生共同对本周创作的诗词,从格律、声韵到语言、字词,再到意境、审美等,进行面对面地讨论和讲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做有效增加了学员的综合审美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整体创作水平,受到普遍好评。

猜你喜欢
声韵平仄切入点
当代诗词史稿(十二)——声韵改革成果概览
中华诗词(2021年3期)2021-12-31 08:07:34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新阅读(2018年6期)2018-09-10 14:25:55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中华诗词(2017年5期)2017-11-08 08:48:28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春天的马蹄声
故事林(2016年8期)2016-04-20 07:59:40
滇风诗说
云南画报(2016年12期)2016-02-06 09:01:49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6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4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的规范问题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