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会娟 刘 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变化新趋势及原因分析
段会娟刘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摘要〕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地区发展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产业集群均衡增长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2.3%,位居全球第二,人均GDP达到4.19万元(约6767美元)。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简单计算发现,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69.9%、69.5%、69.3%;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1.1%、68.3%、55.2%。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其他地区差异很大,仅仅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从城乡人均收入看,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74.4%、60.9%和53.2%,但1985年这3个指标分别为104.5%、80.0%和72.5%,说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在扩大的。应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地区收入差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且扩大的势头得不到遏制,长期内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研究收入差距的地区层级有4种不同的层次:基于居民个人收入的研究,基于各县市收入的研究,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和不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前两种层次的研究数据获取非常困难,只能利用个别年份的住户调查或县市调查数据,收入差距的连续时间趋势研究基本没有可能。后两种层次收入差距的测度精度方面相对于前两种差了很多,但由于可以理想地获得连续年度的数据进行不平等的时间趋势分析,因而被大量地应用到经验分析中,尤其以不分城乡的数据研究使用频率最高(万广华,2006[1])。关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普遍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而较近期的研究发现了2006年之后有下降的迹象(陈自芳,2014[2])。一般认为我国目前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地理位置、分权、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劳动力迁移、城镇化、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改革与发展内容的多种因素,差距程度未来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有研究对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侧重于城乡收入差距,而对区域收入差距多是沿用传统的东中西3区域划分方法,而根据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①4区域划分方法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本文应用GE指数测度地区收入差距并进行4区域分解分析,然后探讨地区收入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政策提供借鉴。
理论界采用的收人差距测度指标主要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库兹涅茨比等,这些指标各有特色,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我们选择广义熵指数即GE指数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由Shorrocks(1984)[3]发展的、可用于分解的一般表达公式为:
其中,上式中,y是收入向量,yi是第i个单位的收入,n是单位数,μ是yi的平均值,f(yi)是第i个样本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参数c反映对收入转移的敏感程度。当c=1,GE指数便是泰尔T指数;c=0时,GE指数是泰尔L指数。对于c的任意取值,I(y)均可以进行相应分解。假定外生给定的组数g共G组,可以将GE数分解为组内不平等和组间不平等:
其中,此处的wg值视c而定,
wg=fg,?c=0
GE指数越大,就表示收入差距越大。当c=1时的泰尔T指数和c=0时,泰尔L指数计算结果变化非常一致,它们在刻画居民收入差距时是等价的。为了简单处理,在此我们取c=0,即计算泰尔L指数。此外,在计算区域收入差距时,GE指数可以考虑人口权重(如上式中的f(yi)),也可以考虑收入权重,也可以不考虑权重,权重指标的选择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区域差距是否受到人口、收入分布的影响。不同方法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区域差距时不考虑人口权重,我们采用不含人口权重的泰尔L指数方法。
研究地区收入差距可以选择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等发展类指标,也有使用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等收入类指标。由于发展指标存在着重复计算和忽视再分配效应等问题,相比较而言,收入或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更适宜成为研究地区收入差距的首选指标(Lee,2000)[4]。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1985~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但选用省级数据研究时缺乏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省人均收入,我们选择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计算得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1985~2008年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各期,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把原始的环比消费价格指数CPI转化为1985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平减。在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数据方面,重庆缺乏1985~1995年数据参照相应年度四川省数据进行补充;河北、浙江、陕西1985~1999年数据缺失,吉林2001~2004年的数据缺失,运用《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上的农村人口数据除以相应年份的各省总人口得到农村人口比重,1减去农村人口比重得到城镇人口比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城乡使用统一的价格指数。陕西缺乏1985~1993年的农村CPI数据,用该省的总价格指数填充。
3.2.2 患者无法耐受长期治疗 在创伤治疗早期,患者保肢欲望强烈,但保肢治疗周期长,将面临多次手术,可能需经历多次扩创、游离植皮、游离皮瓣、交腿皮瓣修复、功能重建、康复训练、整形、内固定取出等长期治疗过程,导致作为植皮及皮瓣的供区躯干及健肢也伤痕累累,而瘢痕增生严重影响美观。这一过程所带来的病痛折磨,使部分患者失去继续治疗的决心,而中途放弃治疗。
2.1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分析
计算结果见表1。为了清楚地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根据表1的泰尔指数绘制了全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1。可以发现,从1985年开始,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总体而言是波动中不断扩大的,在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后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具体来讲,1985~1989年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到1990年收入差距略降后,差距程度继续上升,直至1995年。然后,又呈现了1995~1998年的下降趋势,但在此之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体扩大趋势持续至2006年。2006~2013年,收入差距呈现了较长时期的下降趋势,2013年泰尔指数为0.0655,大体上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图1 全国省级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2.2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分解分析
初步分析了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后,根据前述的分解方法探讨区域收入差距的地区来源与构成。我们把全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分解为四大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以及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分解结果见表1。
表1 1985~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
续 表
数据来源:由《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计算得出。
从四大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34.43%下降到2013年的15.28%,样本期内平均为23.72%。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很小,变化也无明显规律,样本期内均值分别为0.65%和0.96%。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但低于东部地区,其变化趋势与前3类地区不同,2002年之前波动中趋于下降,然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15.23%。四大区域之间差异对全国收入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1985~2002年间从41.78%提高到73.75%,但2002年之后似乎有下降迹象,可能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显示了一定的作用。可见,中国的收入差距仍然主要体现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表现,因此,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可以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分析。除了客观的地理区位因素外,一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3.1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3.2物质资本投入
索罗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均资本拥有量决定了人均收入水平。哈罗德——多马模型解释了收入增长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是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收入差距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投资差距与收入差距存在着密切联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差异导致了产出差异。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对中西部地区资本投入有所增长,但东部地区也由于地区较强的自积累能力和大量外国资金的流入,地区之间差距仍然较大。2013年,人口占全国38.2%的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41.2%,而中部人口占全国的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3.5%,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24.1%,东北人口占全国的8.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11.1%。从人均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然偏低。
3.3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且同时还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显著地影响着地区收入差距,这已得到了大量相关研究的证实。然而,中部、西部地区教育年限反映的人力资本水平普遍较低。从各地区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来看,2013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9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有13个省份,除了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外,安徽、江西与河南3个属于中部地区,其余的9个都是西部地区省份,分别是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而东部地区以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所以,缩小地区差异要通过在中部、西部配置更优良的教育资源才能实现。
3.4对外开放程度
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少的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其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作为基础,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尽管近年来这种现状已有所改变,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仍低于东部地区,2013年进出口依存度高于30%的9个省区都在东部,而低于10%的9个省区都在中西部。从进出口总额与全国的占比来讲,人口全国占比38.2%的东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高达84.6%,而其他地区共61.8%的人口进出口额只占到15.4%。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收入的差异。
3.5产业集聚效应
上述对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都是从传统的影响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因素考虑的。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相同或接近的地区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和收入水平,如广东和广西。Krugman(1991)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下,认为产业区位的形成具有历史偶然性,偶然性的历史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一个区域一旦产生优势以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会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扩大。这种市场外部性对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强调专业化分工、规模报酬递增、消费多样化与实际收入的关系。目前,我国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已经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中心、中西部逐渐沦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我国东部地区不到10%的国土面积2005年集中了全国近70%的制造业份额,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虽然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也达到了61.1%。这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在促进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特定时期内导致了中心——外围的地区收入结构。这和区域收入差异先上升2006年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1985~2013年人均收入数据显示,无论从2013年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还是从样本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水平看,东部地区的省市排名都比较靠前,收入水平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泰尔指数表面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开始缩小的过程。从四大区域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2年之后轻微下降。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战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除了这些传统的因素外,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分析显示,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在于实现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未来应在加大基础实施投入、加快物质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进而通过产业集聚循环累积效应的发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弱化地理位置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均衡增长的和谐局面。
注释:
①其中,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四川和内蒙古12个省市区。
参考文献
[1]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和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8~149
[2]陈自芳.以收入标准判断的我国区域差异研究[J].中州学刊,2014,(4):29~36
[3]余菊.科技进步、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1):130~136
[4]Shorrocks,Anthony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J].Econometrica,1984,(52):1369~1385
[5]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责任编辑:王平)
New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Duan HuijuanLiu J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Abstract〕Regional income gap experiences a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then contracting process after 2006 in China during 1985-2012.Decomposi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four regions shows that inter provincial difference in the eastern partcontributes much and shrinks after 2005;the western internal difference sees an obviously expanding trend after 2002;the largest share of contribution is disparity among four regions,declining slightly after 2002 as the first rise.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physical capital investment,human capital level,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ll results in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Key words〕regional development;income inequality;theil index;industrial agglomeration;balauced grouth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10X.2016.09.003
作者简介:段会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空间经济。刘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产业聚集的福利效应与我国区域福利均等化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L0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71173116);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20120200-14)。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