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6-09-14 09:00:40马小琴
护理与康复 2016年8期
关键词:罐法论文期刊

周 宁,马小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调查与分析·

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周宁,马小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目的对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正式发表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利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其每年发文量、地区、机构、被引、合著率、基金资助情况、高被引期刊分布、相关疾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0篇,其中期刊论文179篇,硕士论文1篇。2000~2008年相关文献的数量变化相对较稳定,2009年以后呈相对较快速的增长趋势;其第一作者分布于21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4个自治区,发文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共发文90篇,占50%;研究机构类型中中医院所占比例最大,为53.33%;文献的合著率为60.6%,合作度为2.2;被引频次<10的文献167篇,占总文献的92.78%;由基金资助的文献2篇,占总文献1.11%;高被引文献分布于24种杂志,总被引频次为326次,均被引频次为9.31次;相关的疾病系统分布以皮肤及皮下组织、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分别占30.6%、23.9%、16.1%、15.0%。结论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域分布广泛,文献合著率、合作度及被引频次较低,基金资助少,护理人员在该研究的创新性以及深度和广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拔罐法;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8.005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抽气、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特定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充血,从而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1]。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及其特色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拔罐法作为15项中医护理技术之一,其在临床的应用也越趋广泛[2]。目前,拔罐法在临床的应用涉及皮肤科、内科、外科、儿科等多个科室的相关疾病,与其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因此,笔者通过对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来了解拔罐法这项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状况,从而为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文献纳入标准:由护理专业人士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文献,为一次文献(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为研究临床应用的文献。文献排除标准:文献的第一作者为非护理专业人士或者无法判断第一作者是否为护理专业人士,会议论文、综述或理论探讨类文献、专利、报纸,研究动物实验的文献。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有关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以“SU=拔罐+走罐+火罐+闪罐+药罐+刺络拔罐+刺血拔罐+推罐+针罐+竹罐+气罐+水罐 AND FT=护理”为检索式。

1.2文献管理与分析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从每年发文量、地区与机构分布、合作情况、被引情况、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及相关疾病系统分布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及文献数量年度变化共检索出704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全文、作者信息后进行人工筛选,最后共得到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180篇,包括期刊论文179篇和硕士论文1篇,平均每年发表文献12篇。2000~2014年拔罐法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论文各年度发表情况见图1,其中2000~2008年相关文献的数量变化相对较稳定,平均每年发表文献6.3篇;2009年以后呈相对较快速的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发文量为20.5篇,是前9年的3.25倍。

图1 2000~2014年拔罐法临床应用的护理研究论文各年度发表情况

2.2文献研究地区及机构分布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180篇文献均注明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及省份。以第一作者所在省份计量学分析显示,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来自我国21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4个自治区,其中广东、广西、湖北、山东、江苏发文量在10篇以上,占文献总量的50.0%,纳入文献地区分布见表1。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涉及医院、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等,其中以中医院的文献最多,占53.33%,其次是综合性医院,占28.33%,纳入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分布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表2 纳入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分布

2.3文献合著及被引情况180篇文献中独著文献71篇,2人及以上合作文献109篇,作者最多为7人,总作者数为389人,合著率为60.6%,文献合作度为2.2(389/180)。2000~2014年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论文的被引情况见表3。基于引文分析,180篇文献中167篇文献被引用次数<10次,被引0~1次的文献共101篇(占56.1%)。

表3 2000~2014年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论文的被引情况

2.4文献基金资助情况基金论文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资助而产生的研究论文[4]。在纳入的180篇文献中,有基金资助的文献2篇(1.11%),年份均为2013年,且均为厅级基金资助项目。

2.5高被引文献期刊分布情况借用普赖斯定律[5]确定核心机构的方法,被引频次N=0.749以上的文献为高被引文献,max为最高被引频次。本研究中max=29(见表3),N=4.03,即被引频次≥5次为高被引文献,经筛选后纳入的高被引文献为35篇。纳入文献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见表4。35篇高被引文献来自24种杂志,总被引频次为326次,均被引频次为9.31次。

表4 纳入文献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2.6纳入文献研究相关疾病系统分布见表5。

表5 纳入文献研究相关疾病系统分布

3 讨  论

3.12009年后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升从图1可见,2009年后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说明拔罐法这一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而2005~2008年可能各地区都还处于开始摸索发展阶段,因而研究成果较少。2011年文献数量下滑,经重新检索筛选后,并无发现有漏选文献,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2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的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广泛由表1可以看出,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的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广泛,遍布了大半个中国,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4个自治区,说明21世纪以后中医护理技术正在逐渐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积极推行使用,尤其是在2005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纲要》[6]号召要积极发展中医护理之后,更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从各地区的发文量看,广东、广西、湖北、山东、江苏5省的发文量较多,共90篇,占文献总数的50.0%。叶然[7]对我国中医护理科研论文的地区分布研究表明,发文量居于前五位的是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湖北。本研究结果和叶然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可能原因是叶然的研究立脚点是整个中医护理科研状况,而本研究是从拔罐法这一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分析的。但两者的研究都表明广东、山东、江苏、湖北等省份的中医学术氛围较浓,其在中医护理文化推广方面的积极性较高。

3.3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院从表2可见,目前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院(53.33%),其次是综合性医院(28.33%),而医学院校(5.00%)和中西医结合医院(4.44%)研究较少。这说明中医院正努力通过利用中医优势来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而加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也能为中医院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标准》[8]要求综合性医院必须开展中医事业,配备一定的床位和中医类别的医护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综合性医院中医护理的发展。然而,医学院校作为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机构,其对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较少,可能原因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员主要从事学校的教学工作,临床实践相对较少,临床研究也相对少。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的护士绝大多数毕业于西医院校,缺乏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可能是导致中西医结合医院对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研究少的主要原因[9]。

3.4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合著率及被引频次较低合作度和合著率是反映合作者智能发挥程度、课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科学文献质量高低的计量指标[10-11]。本文中文献合著率为60.6%,低于我国实验性护理研究77.99%[12]的合著率;合作度为2.2,低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的3.43[13]的指标。说明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的作者智能合作发挥程度低,合作智能发挥不充分;其相应的课题较浅显,缺乏一定深度广度及创新性。文献的被引频次是反映其学术价值或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14]。本文中低引用频次的文献>50%,说明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利用率低,文献学术影响力处于低水平。

3.5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基金资助较少基金项目因通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审核和评估,所以该研究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15]。本文中基金论文较少,共2篇(占1.11%),均为临床干预类的研究,且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能收到较好效果的疾病的研究,这也充分体现了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文献无国家、省部级基金支持项目及资金资助较少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与护理学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种种偏见,护理科研未得到社会及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16];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本身就起步较晚,而拔罐法只是其中的一项中医护理技术,所以对其的研究及支持力度相对更加薄弱。

3.6高被引文献期刊种类多样本研究纳入的35篇高被引文献收录于24种期刊中,一半以上(54.3%)的高被引文献分布于8种杂志,分别为《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全科护理》《蛇志》《时珍国医国药》《新疆中医药》《中国针灸》《中华护理杂志》。由此可见,中医护理或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论文分布的期刊种类多样,包括护理类期刊、中医药类期刊、其他医学类期刊等,说明在中医护理领域甚至是中医护理技术研究领域尚未形成专业学术期刊,缺乏权威的论文发布平台,这与叶然的研究相一致[7]。

3.7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文献涉及各系统疾病从表5可以看出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及皮下组织、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方面的相关疾病,主要有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呼吸道感染等,这与拔罐法的机制和特点有关。呼吸道感染疾病如风寒感冒、咳嗽等大部分是由于风寒之邪侵入机体,肺卫失宣引起的[17]。通过拔罐法刺激相关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宣发肺气,疏通肺之经气,将风邪、寒邪祛除,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18]。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致病[19]。临床上通常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先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达到行气活血、疏理腰部筋骨关节的目的,然后通过拔罐法吸出瘀血,起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作用[2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故治则也应为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所以用拔罐法疗效良好。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蛇丹”“蛇串疮”范畴,此病多与湿热毒邪侵袭及肝胆湿热有关,毒热互结,郁蒸肌肤则红肿发泡[21]。齐显民等[22]研究显示,用火针加拔罐放血可以拔出大量瘀血和组织液,达到泻热排毒、疏风散瘀、畅达气血的目的,从而加速组织代谢,增加组织供血供氧,促进皮肤损伤的修复。拔罐法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势疾病方面,这与孟祥燕[2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1] 孙秋华.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6-204.

[3] 陈春媚.拔罐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研究[J].大众科技,2015(7):123-124.

[4] 高凡,王惠翔.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基金论文产出力调查研究与定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0):12-16.

[5] 刘步平,孙锋,林亮,等.CNKI中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10):943-948.

[6] 国家卫生部.中国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EB/OL].(2005-07-20)[2015-12-05].http://www.gov.cn/ztzl/hsj/content_610169.htm.

[7] 叶然.我国中医护理科研发展状况分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A/OL].(2010-03-11)[2016-01-08].http://wenku.baidu.com/view/ea536fce05087632311212el.html.

[9] 陈桂兰,李虹,张玲玲,等.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27):142-146.

[10] 李玉乐,吴欣娟.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文献计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4):7-10.

[11] 邱均平,刘敏.1998~2007年我国竞争情报领域论文的计量规律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9):1281-1285.

[12] 李菀,李峥.中国内地实验性护理研究发展的研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24-328.

[1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2.

[14] 周燕子,平静波,胡德华,等.2005~2009年图书情报核心期刊文献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的计量分析[J].情报探索,2011(2):40-43.

[15] 邹晨双,谭潇,时秋宽,等.《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2013年基金论文及高发文作者群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6):470-473.

[16] 颜巧元,辛建英.护理期刊基金论文比偏低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16(5):374-375.

[17] 潘丽英,陆素梅,刘展秀.中药热熨法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214-215.

[18] 张伍梅.中药熏蒸配合拔火罐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24-125.

[19] 许广喜.刺络放血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当代医学,2011,17(17):158-159.

[20] 潘展霞,曹媛,邓丽芳.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29-30.

[21] 彭良.刺血拔罐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33-234.

[22] 齐显民,曹军良.火针加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89例[J].陕西中医,2012,33(1):86-87.

[23] 孟祥燕.拔罐疗法治疗优势病症的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cupping method//

Zhou Ning, Ma Xiaoqin//

Nursing School of 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ObjectiveTak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cupping method. MethodSearch literature on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cupping method published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from Jan. 2000 to Dec. 2014. Set up a database by Excel 2007. Analyze the annual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 district, organization, citation, coauthor rate, fund assistance, distribution of frequent ci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lated disease. Result180 literatures are included. 179 are periodical thesis and 1 is master degree thesis. The change of related literature amount from 2000 to 2008 is relatively stable, which increases fast after 2009. The first authors are from 21 provinces, 4 municipality cities and 4 autonomous regions. First five provinces on amount of published papers publish 90 literatures (50%). Hospital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53.33%). Coauthor rate is 60.6% and cooperation degree is 2.2. 167 (92.78%) literatures are cited less than 10 times. 2 literatures are assisted by fund (1.11%). Frequent cited literatures are distributed in 24 journals, with total 326 times of citation and average of 9.31 times. Distribution of related diseases is mainly in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30.6%), motion system (23.9%), nervous system (16.1%) and respiratory system (15.0%). ConclusionLiterature on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cupping method is increasing, with wide distribution, low coauthor rate, low cooperation degree, occasional citation and inadequate fund. Nursing staff should develop the innovation, depth and width of this research.

cupping method; nursing care; bibliometric analysis

周宁(1992-),女,本科,硕士在读,学生.

2016-03-24

马小琴,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R244.3

A

1671-9875(2016)08-0735-05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2015ZA064

猜你喜欢
罐法论文期刊
开阖枢罐法理论及其基本应用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期刊问答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新闻前哨(2014年1期)2014-03-12 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