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浩 吴跃华
(1.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秋千不能这么荡
——对人音社小学教材歌曲即兴配弹范例的分析
张升浩 吴跃华
(1.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本文就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歌曲钢琴伴奏的“范例”从和声配置、织体涉及、教师演奏的驾驭方面给予分析,指出该“范例”的诸多错误。
教材;歌曲;伴奏配置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从2010年连载了陈一新的数十篇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作品。作者在文中说要“根本解决这个难题(也就是即兴配弹)”,且还声称要“使教师的歌曲配弹能力‘普遍提高’”。这样的目标真好!要是真能实现的话,我们高师音乐教育系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就都别开了,因为办了这么多年高师都没解决,发这数十首作品就能解决还开这些课程干什么呢?这发表的“范例”真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吗?笔者其中一篇《荡秋千》谈一些看法。《荡秋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歌曲,该歌是一首曲调结构方整,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明快的仡佬族童谣。笔者为便于分析,选取陈一新配的伴奏片段如下:
笔者认为,别看这曲子不大,但作者配置的伴奏问题却不小。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和声设计的问题。
(1)在歌曲的第三小节,作者为了满足西方传统功能和声配置的需要,不顾旋律主要骨干音是“3、5”,强行运用导向属功能的下属七和弦,这样配置的效果,音响肯定混杂,儿童的声音天然纯正,这样的配置也许运用在成人歌曲上还可以理解,但运用在一首儿歌上,不见得像作者声称的那样“效果好”。此外,作者说自己多年在日本,搬运西方和声体系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强烈的西方色彩的和声配置跟他在其他场合所说“为了适应我国国情创造了钢琴伴奏新体系”似乎很矛盾。
(2)再看第四小节,半终止的地方运用属七和弦,按照西方传统和声这样处理应该是不允许的,且这样的处理还不止一处。显然在运用西方传统和声方面还不规范。
(3)作者在整个歌曲配置中大量运用七和弦来配置,不合儿童声音纯正的本性不说,跟这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不合。仡佬族在我国贵州地界,我们从贵州侗族大歌就可以想象到,仡佬族的音乐风格也应该是很干净的。侗族大歌之所以多用一些纯音程就是这个道理。大量运用七和弦来配置,其音响能干净吗?
(4)这首歌曲是纯粹的五声调式,作者声称“为了适应我国国情创造了钢琴伴奏新体系”,但这样一首地道的民族歌曲作者却完全用西方传统和声来配置是不合适的。关于和声的民族化问题,我国作曲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丰富的探索,如黎英海为民歌配置的伴奏,张肖虎的和声书籍等等。网上介绍作者是作曲家,这样一个有违当前民族和声常识的做法,由于作者声称这是教材歌曲的配置“范例”,其不良后果肯定很大。
右手只是旋律,跟作者无关。我们只看作者配置的左手。织体就一种,从头到尾是切分节奏没有变化不说,我想请问有谁荡秋千的感觉是切分节奏的样子呢?用这节奏还能“荡”吗?我在网上随意的搜索了几首同样是荡秋千的乐曲,请大家先看看。
上例是汤普森成人钢琴教材第一册中的曲子。这样的作品还可以找,基本上是三拍子的,说明荡秋千给人的感觉是流畅的感觉。用切分节奏我认为不合适,至少不是作者声称的“范例”配置方式。这些儿歌都是为了小学生学唱用的,这首歌曲的难度本身就不小,在节奏方面如十六音符、附点节奏的掌握,歌曲本身的难点都很难解决,再来个切分节奏,这是来“捣乱”还是来帮忙的呢?再看音程方面,有大音程跳跃进行,这也很难训练的,用切分节奏真能有助于孩子歌唱吗?网上称作者是音乐教育家,懂教育的应该知道不能这样配置。
作为一首儿童学习的儿歌,浓重的左手伴奏音响是否会掩盖主旋律不说,这样的设计也加大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弹奏技术难度。作者这样配置是想发挥弹奏者钢琴弹奏驾驭能力呢还是真像作者所说的是“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服务”的呢?网上称作者还是演奏家,这样的配置对作者来说可以理解,但要说这是来“帮助音乐教师”的,这样的配置咱们就不要去追问是否真得能“普遍提高了教师的即兴能力”,试问中小学音乐教师有几个会了弹奏即兴弹奏的呢?估计对大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想会弹至少要不间断的练习上一个星期左右。
张升浩,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吴跃华,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