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

2016-09-13 13:20黄宇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微课课程课堂

黄宇平

【摘 要】地理学科是一门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于一身的综合型学科,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强、教育意义明显的特点。而微课程的出现,为更好地、更有效地理教学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微课程 地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27-02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的。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时间以3~5分钟为宜,更符合学生注意心理的特点。整个过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一、地理微课程的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3—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程”可以称之为“片段”。

(二)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三)资源容量较小、成本低,开发易、可共享:从大小上来说,“微课程”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 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四)体现地理学科特点—人文性、综合性、区域性、生活性。201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的几大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微课程正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微课程的视频播放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解决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矛盾的问题。

(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通过微课程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更愿意去主动学习知识。

二、地理微课程的制作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配上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集中解决一个学习问题。一个主题教育意义强,切合教学实际的地理微课程制作工序比较复杂,从选题到最终技术合成,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一)确定课题主题。选择教材里的章节,明确地理微课程需要表现的主题以及教学知识点,全面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图像信息和其他信息,整合各方面信息,尽可能贴近课本内容,实现微课程的知识化。

(二)明确主线,列出版块内容。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一样,明确主线,才能让你的微课程主线清晰,同时选取素材方面能够得心应手。在主线的选取方面,需要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本身较强的地理人文素养知识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能力,深入浅出,合理的设计主线索。

(三)寻找素材。从教师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所谓"价值"包括下面的特点:1、教师自己感觉难忘的、有效果的;2、符合教育规律,操作有创新。从新闻、文字、图片、音乐、动画、漫画方方面面,当然核心内容是图片,这是地理微课程制作的核心基础。

(四)学会利用各种软件来加工素材。利用powerpoint、flash、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图片、视频编辑软件将素材按照主线思想进行合成加工,使其基本按照主线内容完成制作。最后加以适当的配乐。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话筒用电脑录制得到的人声旁白音量音色都不尽人意,此时可以使用声音处理软件Nuendo进行美化,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用手机、录音机等外录设备进行录音,后期再合成到视频当中。

三、地理微课程的应用

地理微课程的运用主要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导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不管是图片、文字或者新闻、还是视频进行,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能引人入胜,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量不充足。对于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利用一个富含知识点的微课来作为课堂的导入,不失为一种好的抉择。既利于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的培养,也利于提高知识的含量。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地图能力是地理技能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识图、读图、析图、绘图和忆图五个方面。地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时间需较长也相当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但教材中甚少出现对这一方面的指导。微课程的出现,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对这一知识的系统学习,最终实现“零存整取”。

(三)对章节知识进行再现或者总结。

这是当前微课程运用的另一个领域,也即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这比教师自我归纳总结更为有效,让学生自我归纳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在学生感受海量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能寓知识于快乐,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节课的主体脉络。

(四)运用于翻转课堂。

微课可以提前录制,能够实现先学后教的功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可以课前主动的去学习,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练习和问题解答能及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特别是学生在课前的主动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以多次的观看学习视频,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已开始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朱来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年 第10期《浅谈“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徐颖丽《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19期 《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教学的探索》;

[3]姜君轶《地理教育》 2013年11期 《聚焦地理微课堂》;

猜你喜欢
微课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