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做父亲,成熟度刚刚好

2016-09-13 08:17编辑吴颖鸣谢格林童趣公益西桥店
父母必读 2016年3期
关键词:傅雷养育育儿

编辑|吴颖 鸣谢|格林童趣(公益西桥店)



40+做父亲,成熟度刚刚好

编辑|吴颖 鸣谢|格林童趣(公益西桥店)

“你的降生,让我们有理由去重新审视这个你将要居留的世界。”

——扎克伯格

人到四十,同学家的孩子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了,而我才做起了爸爸,有时难免有“晚了”这样的感慨。但有所失必有所得。现在的我,父性更加醇厚,父性更好地觉醒了。想想如果是20多岁就有了宝宝,自己还没有真正成熟,那时做父亲,也会稀里糊涂的。这种对比让我想起了傅雷先生,他写了一本非常出名的书——《傅雷家书》,用186封书信,跟儿子谈艺术,谈人生,“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相信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父亲都会被他那伟大的父性所感动。我却把《傅雷家书》看作忏悔之作,忏悔的是父性的回归。年轻时的傅雷算不上是一个好父亲,教育孩子是简单粗暴。写《傅雷家书》时,傅雷先生已经46岁了,那时的他,父性才真正地萌发、流露。

正是因为成熟,加上我的发展心理学专业背景,使我对如何做父亲有了更多的认识,愿意在这个专栏里跟更多的父亲们分享做父亲的感想和做法。同时我也更加觉得,这个年纪的我成为爸爸,就像是摒弃了青涩但又未陈旧的葡萄酒一样,味道刚刚好。

做父亲是一种幸福

记得女儿被护士从产房里推出、我看到她第一眼时,就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了,那种不可言传的幸福感瞬间传递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我当爸爸了!我内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守护她。现在女儿1岁多了,我几乎没有错过她的每一个“成就”:第一次翻身、抬头、坐立、爬行、站立、蹒跚学步,第一次叫爸爸、妈妈……在她的身上,我们感慨造物主的伟大,还能感受到生命活力的流淌。每次回家,不管再累,看到女儿那灿烂而纯真的微笑,那种求抱抱、求关注的表情,劳累顷刻间就烟消云散。看到女儿坐着安静而专注地玩玩具时,无数次地想起老子那句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做父亲是一种体验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父亲之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验,才有机会去看到那些过去经常被忽视的事情,思考那些过去未曾想过的事情。驾车经过路口遇到缓缓而行的婴儿车时,我更愿意停下车,不再像过去那样不耐烦地摁着汽车喇叭。乘坐地铁或公交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给刚上车的抱着婴儿的人让座。看到那些当众讽刺辱骂甚至打孩子的行为时,我有更强的冲动去制止。

做父亲是一种成长

我现在会更多地去想:为了孩子,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与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想法一样。他最近在给新生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说:“你的降生,让我们有理由去重新审视这个你将要居留的世界。” 做一个好父亲不仅仅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对夫妻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更有可能同时是一位妻子眼中的好丈夫,这两个角色也是相互促进、相辅成长的。养育孩子也会让父亲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过去,回顾自身的童年,治愈自己孩童时的创伤。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许多的角色:子女、父母、丈夫和妻子、领导或下属……在这么多的人生角色中,我最看重的是父亲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能把一个刚出生时几乎一无所能的婴孩养育成一个独立的、有爱心、有道德、有责任感的青年,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和开心的事情啊!

爸爸去哪儿?爸爸哪儿也不去!爸爸要回家,回到孩子身边,爱着她,陪伴着她!

编后语

在一次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李文道老师的报告主题和研讨话题都与父亲有关,同时,我也知道了他是位新手爸爸。

专门研究“父亲”这个独特的家庭养育角色、有相关论著的心理学博士,和一位家有爱女的奶爸之间,会是一种怎样的自然衔接和转换呢?他会如何把丰富的发展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自己为人父的过程中呢?心理学博士在自家的真实育儿中,又会有什么样的烦恼呢?

我们期待他在2016年的专栏里,和大家分享他的育儿经验和感动,也与所有新手爸爸一起探讨,一起成长,好好做父亲!

专家 李文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出版有畅销育儿书《好好做父亲》《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研究方向有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男孩教育、父亲教育与亲子沟通等。

猜你喜欢
傅雷养育育儿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偷偷摸摸育儿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