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涵养

2016-09-13 02:13主讲人金正昆
杭州 2016年8期
关键词:规矩礼仪习惯

主讲人 | 金正昆

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于细微处见涵养

主讲人 | 金正昆

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本栏目由本刊与杭州市委组织部“知行讲堂”合办

礼仪就是所谓的规矩,

国际礼仪就是国际交往中的规矩。

外国友人到杭州来,遇到的就是我们的杭州市民,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大街上百姓的人文素质,外国人很忌讳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更是不必说了。

公务交往中的有所为与不为

礼是尊重,仪是表达方法,礼仪是尊重别人的表达方法。我干了大概32年的外交工作,了解了一些外国人比较反感的事。

第一个,不能够容忍对方在自己面前接电话。对方在自己面前接电话、发短讯,这会让他们觉得对方在对自己进行挑衅,这在国际礼仪中是非常忌讳的。在对方面前看手机就是不尊重对方的表达方法。

第二个,给对方夹菜。国际交往中,可以给客人们介绍菜品,介绍宋嫂鱼羹、西湖醋鱼、葱包烩,但是必须做到关心有度,不能给对方夹菜。国外的很多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同,万一夹的是对方不喜欢甚至是不能吃的菜,这就比较尴尬,还有就是卫生问题。国际交流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能拿自己的习惯来要求别人。当我们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就是拿自己的习惯来要求别人。

第三个,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吐痰。外国友人到杭州来,遇到的就是我们的杭州市民,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大街上百姓的人文素质,外国人很忌讳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更是不必说了。除了这些,他们还会关心出租车好不好搭,找老百姓问路热不热情,寻求帮助有没有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国际交往中的小注意

礼仪是待人接物的规矩,对外交往的规矩。孔夫子有句话,不学礼无以立。在国际交往中,着装礼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礼仪。很多男士在穿正装的时候都会因搭配领带感到困惑,其实一个有品位的人的领带通常是无图案的。

领带由法国人发明,到了英国变成了家族的标志,最初有图案的领带是英国的家族标志,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比如组织某些活动的时候,领带上是不该有图案的。

国际交往中,女士的正装的基本特点有二:

第一,裙装是正装,裤子是便装和工作服。这跟爱不爱穿,身材适不适合没关系,是国际交往中的基本规矩。个别女性,像朴槿惠、希拉里要参加国际性会议,由于是身体原因无法穿裙装,那么她们的工作人员要提前打招呼,告知举办方并不是因为不尊重这次活动才不穿裙装。

第二,必须化妆。平常生活中,非正式

场合朴素一点没事,在国际交流中化妆是基本礼貌。欧美国家有句话,参加音乐会、参加会议不化妆,就等于没洗脸。另外还有一点,女士不要穿皮裙。

还有一个一直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就是打

电话谁先挂?打电话时容易出两个错:第一个错,主叫先挂,在下级向上级请示的时候,主叫先挂是错的;第二个错,等对方先挂。电话礼仪国际标准规范是,位置高者先挂,跟谁先打谁后打无关。不管谁先打,上下级通话,上级先挂;主人跟客人通话,客人先挂。

国际交往中的不言

国际礼仪也叫国际惯例,也可以叫有效沟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矩,老百姓的交往艺术。国际礼仪有一个基本要求,换位思考。与别人合作的时候很多人不太注意的一个事情就是换位思考,一定要注意,求同存异。

立场决定观点,这正是有效沟通最难解决的地方。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绝不怀疑别人的智商,当我们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在拿自己的习惯要求对方。男女不同,审美标准不同。少见才会多怪,君子不言他人之罪,贵人语迟,这样的习惯才是好的习惯。

男女不同,审美标准不同。少见才会多怪,君子不言他人之罪,贵人语迟,这样的习惯才是好的习惯。

涉外交往中有五不谈:

第一个不谈,不在背后议论领导、同行、同事。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眼界决定境界。

第二个不谈,不发牢骚。爱发牢骚的人国际社会上对其有一个标准的称呼——失败者,在外人面前发牢骚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是个笨人。

第三个不谈,在商言商。这在国际交往中其实是很重要的,不要动不动就讲政治问题。欧美人认为,新闻发言人可以讲政治,领导做报告可以讲政治,普通人跟别人讲政治会让对方觉得,此地政治不稳定,一个很稳定的地方的百姓是不会谈政治的,这是心理学上的互补效应。

第四个不谈,个人隐私。国际交往中对隐私的概念比我们宽泛,比如说婚否,年龄,身体是否有疾,家庭关系等都属于隐私的范围。跟欧美人聊天,最不能问的就是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收入高低与一个人的能力相关。还有跟收入有关的,比如住在哪里,租房还是买房,一次付完还是分期付款都属于个人隐私。再比如,平常到哪度假,有什么业余爱好。

第五个不谈,健康。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看对象说话,自己人聊天可以随便说,外面的人必须按规矩讲话。既要讲原则又要懂得有效的沟通。需要注意的是,欧美人国际交往中最忌讳谈的问题之一就是健康问题,这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我们要求同存异。

尊重对方 方便对方

在国际交往中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就是尊重对方。

比如,在正式场合就会涉及到一个位置的问题。这个位置的问题很难,古代跟现代不同,中国和外国不同,单数和双数不同。比如,一家企业,需要在广场上插上旗子,那么应该哪边放国旗,哪边放企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高于一切。高低的问题比较好解决,左右的问题也有讲究。按照国际惯例,右为大。旗子还和牌子不同,门口挂的牌子是进门方向确定左右,门口挂的旗子是出门方向确定左右,立场决定观点。

我国国内现行的公共礼仪分单双数,单数左为上,双数右大。国际交往不分单双数,一律右大。立场一定要搞好,不然沟通就会出问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有讲:“礼仪门也。”礼是对外交往的门道,不能找不到门也不能走错门。

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有相对性。孟子有句话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事讲原则,小时讲练功,这不叫虚伪,这叫求同存异。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先要学会从众,然后才能与众不同。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对别人要求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要求别人为自己而改变。

礼也者,理也。我当过老干部局局长,我上任的时候跟老干部们说了一句话,为你们服务很光荣,但是拜托各位记住这句话,不能把别人对我们职务的尊重当成别人对本人的尊重。不要说人走茶凉,不要说人家过河拆桥,不要说人家势力,最重要的习惯,换位思考,有效互动。

在国际交往中,公务员的形象就是国家的形象,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城市形象,所以必须规范化。

那么规矩这么多我们该按谁的规矩来?习主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人说,现在不是要弘扬中国文化,为什么要听外国人的。还是这句话,当我们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往往是拿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别人。所以,我们既要推广自己的,也得考虑别人的,找个最大公约数。

礼仪,主流交往的习惯,求同存异的做法。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不能接受的被吃的动物。中国人最喜欢吃的粤菜排在前三位的:首先,鸽子。欧美人对鸽子的喜欢程度不亚于猫狗,因为它是和平的象征。第二,兔子。重庆、四川那边吃兔子的很多,兔子在美国人眼里是宠物。第三个,蛙。不管是田鸡还是牛蛙,都不接受。还有鳖和龟,欧美很多地方也把它们当宠物。所以,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问对方不吃什么。

世界具有多样性,跨文化交流不能拿自己的习惯来要求别人。现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在这里,文化就是一种习惯。浙江的文化是浙江人的习惯,苏北的文化是苏北人的习惯,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习惯。和外界打交道,必须求同,不能拿自己的习惯要求别人。从国际礼仪这个角度来讲,用八个字作一个小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团队形象。

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对别人要求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要求别人为自己而改变。

我们举办一个大型活动,宣传很重要,安保很重要,应对特殊的情况,全民素质更重要,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人人都是国际形象。外交,就是在外国人面前发出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现在,G20峰会即将到来,我相信浙江的领导也是想发出浙江的好声音,讲好杭州的好故事。杭州800万人民,每个人都有发声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倘若我们在G20峰会期间,没有人在公共场合抽烟,没有人在会议现场睡着,没有人在外人面前随地吐痰,杭州的国际形象就会有所提升。

(本文系金正昆在杭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知行讲堂”上的演讲,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规矩礼仪习惯
上课好习惯
“按规矩办”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筷子礼仪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女佣的规矩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