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命教育的领悟

2016-09-13 06:36作者丨洪琳茹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研究所
台声 2016年5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菜园种子

作者丨洪琳茹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研究所

一场生命教育的领悟

作者丨洪琳茹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研究所

皮村位居北京最边缘,是典型城中村,因生活成本低廉成为进城打工族的落脚处、北漂的暂居之所。城中村亦是当代最富有生命力的社会景观,村子里每天有人怀着失望离去,却马上又有一批怀抱着希望闯荡江湖的人,像潮水般涌来。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前往位于北京皮村“工友之家”所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担任美术老师。即便回台多时,脑海还不时浮现当时的生活光景。

“童心小菜园”

拥挤的校园内,厨房与锅炉前有着一块闲置“空地”,沦为随手丢弃垃圾、厨房大姐晾拖把、堆放煤炭渣的“肥沃荒地”。而我却总是打量着,该搞些什么事情来进行空间改造?校园除零星几棵大树外,没有绿地,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自然的机会。向校方争取后,决心开辟一个让学生学习自然的小菜园。

工作在晴朗午后展开,孩子分工合作将垃圾煤块清理干净,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耗掉一个下午,孩子们大叹吃不消。

园子由二年级一班认养,每周一次集体劳动,整地、找砖头、铺设步道等工作,捡来校舍角落里的碎砖组成步道,从有限材料寻找无限创意的可能。氛围不知不觉感染校内,中高年级同学也在课余时间参与协助修整工作,菜园在大家努力下逐渐成形。

一颗颗生命的种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菜园整理就绪时,恰逢世界地球日前夕,公益组织得知校内“小菜园行动”便捐赠种子。孩子举起种子观察外形,触摸质感,靠近鼻子闻闻散发的味道,小心翼翼将种子捧在手心,慢慢撒下、轻轻盖上土壤,心怀虔诚祈祷顺利发芽、丰收。

孩子还发散思维,想着要将这些画下来纪念,便着手讨论、设计版样,从草稿、上色、设置等,每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这美术老师看孩子们对自己的绘画与表达能力显得自信时,备感欣慰。

此后,保护这些小生命成了小朋友们的每天大事。每天经过菜园,总见二年级一班小朋友不时地劝导其他班孩子:“不可以踩进去,因为土里有很多小生命!”

“不可以随便把垃圾丢进去,因为塑料不会烂掉,会害死它们的。”

“果皮可以做肥料,埋在土里增加养分。”

……

这些尚未发芽的小生命,成为全校的宝贝。大家不时地趴在地上,幻想着种子何时发芽,放学前也是抢着浇水打扫清理。潜移默化,这片小菜园已经引发孩子们丰沛的想象力,成为充满奇妙可能的乐园。

孩子心中那颗爱的种子也随之发芽

作者与孩子们合影

一夜大雨洗礼后,“老师,冒芽了!小辣椒发芽了!”孩子们欣喜若狂,嚷着。翌日,学生在打闹间,竟不小心将新芽踩扁,孩子发现时,气愤地掉下眼泪。

我想那颗充满爱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发芽,照护生命的责任感,这是教科书里学不到的!

随着菜苗渐渐发芽长大,望着绿油油的叶子,孩子想象躲在地下的萝卜是什么形状?哪个是红色的小辣椒?弯弯的叶子,会不会真长出酸溜溜的西红柿?于是,孩子纷纷拿起画笔记录成长,想象可能的答案。天马行空创意十足,用画笔尽情挥洒想象力与人生。

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反思

或许,从主流价值来看,考试升学才能改变命运,大部分老师都抱持着这般想法。自然、艺术教育都是门面工作,很少人真在乎孩子在主科外的学习。

作为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为证明学校的办学质量似乎因此更在意学生的主科考试成绩。但难道教育只是为了拔尖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注定被放弃?美术、音乐副科学习沦为门面点缀?

从美术老师的立场来看,对于这群不喜欢考试的孩子来说,学习了解自然与生命、学习利用身边事物动手创造也许更为重要。学生无法继续读书升学,也能将学习经验与观念建立在心中,即使就业也能成为优秀的农夫或工人。

若为农,发挥巧思设计农地;若为建筑或油漆工,能耐心仔细地刷整出平顺的墙面与修整堆砌砖瓦、美化屋舍。我期待孩子在将来能够记得在美术课里快乐动手绘画、尽情享受双手创造的感觉。

学校不就是要创造出有用、有价值的人吗?学习种地,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看似微不足道,体验自然却是重要的生命教育,我希望从中孩子能够学会付出耕耘、挥汗收获进而尊重农夫、体验生命成长的奥妙。

我认为,这些事情比起考试升学来说,可能是更基本却重要的事情。从皮村绕了一大圈回到台湾,我深深感觉这趟旅程并非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菜园种子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桃种子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可怜的种子
菜园里
谁的菜园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玉环县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
公立的筐能否盛得下打工子弟学校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