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枭
随着国务院“46号文”的下发,从2014年开始,体育产业被誉为下一个风口,资本与创业者纷至沓来。尤其是2015年,体育领域成为了资本关注度最高的产业,华人、阿里、腾讯、万达、乐视为代表的Big5军团也迅速成军,在整个领域布局落子。
资本对体育领域的热衷,一方面是因为看中了经济发展后的消费升级,民众在运动健康方面投入将快速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政策推动所致。“46号文”提出,2025年中国整个体育产业会达到5万亿,但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各地方政府后续发布的相应计划中,这个数字已经累计超过了7万亿。
从一个两年前几乎完全被体制涵盖,很大程度上缺少市场开发的领域,到2025年5万亿到7万亿的美好预期,未来国内体育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将远超社会平均。仅从字面上看,资本对体育产业的热衷不难理解。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多数资本其实还未真正摸清楚体育规律,仍按照此前“赚快钱,快赚钱”的思路来看待体育产业和体育投资。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过于急功近利,并承担了相当的风险。资本在投资体育产业时,一定要尊重和敬畏体育规律,贪快求大不仅会让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尚未成熟的体育产业。
“互联网思维”搞不好体育投资
近两年体育相关的论坛及路演活动频繁,会上常有些令人感到意外的言辞,突显出市场对体育的理解仍然肤浅并且浮躁。比如在某次论坛上,当谈及体育投资,一位资深投资经理表示:“目前万达、华人、阿里等体育巨头已经出现,这对于体育创业及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所谓“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这位投资经理的逻辑或许没什么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创业者张三准备做一款APP,他的思路是:先融一笔百万级别的天使轮,把产品做出来;再融一轮数百上千万的A轮资金,为产品推广到200万级别的用户;接着融一轮数千万的资金,把产品推广到业内靠前排名;最后找到互联网行业巨头出售,创业者和前两轮的投资者把原有股份套现,获得经济层面上的成功。
但经过过去两三年的互联网创业泡沫,上述的创业逻辑已经被玩坏了、扭曲了。首先,上述逻辑表明,创业成功和创业者成功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不少创业者的初衷,不是为大众打造一款解决问题且好用的产品,而是不断通过讲故事、炒概念来寻求大资本的注意。过去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好几个走红的“90后”创业者,但实际上,这些创业明星光顾着沉醉在光环中,没有一个把产品做好的,并且还闹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其次,为了快速积累数据,不少创业者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获取用户的营销手段上,而非改进产品功能获取用户。2013年,国内互联网产品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才5元左右,现在这个成本已经几乎到了上百元。换句话说,要获取200万人的用户量,至少要烧掉上亿元的推广成本,这已经和创业的本意南辕北辙。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过去几年“互联网思维”实在过于深入人心,体育产业初期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同样急功近利,幻想着靠“烧钱”获取用户,并通过巨头退出。这种急功近利使得体育创业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已泛起了泡沫的水花。
以足球为例。足球可谓中国职业化最早、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随着“46号文”的出台,且不说中超、中甲等俱乐部层面大量资本的投入,业余足球、市场化足球青训等项目也涌入了大量的创业者和资本,试图在5万亿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个“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怪现象。
比如足球青训,在资本涌入之前,全国各地的青训市场几乎都长成一个样子:由当地几名退役的知名球员牵头,几名到十几名退役球员成立青训俱乐部,为当地的学生和学校提供训练服务,好的苗子选拔到当地的职业俱乐部。对于这种简单、粗放的业态,资本的进入能为青训行业带来扩张所需的资金、引入先进足球教材并提升基层教练水平,本应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在“互联网思维”的干扰下,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扭曲:目前国内曝光度最大、号称拥有欧洲某强国青训体系的一家足球青训机构,并没有在国内扎根做青训,而是由国内某知名评论员带着几个外国教练“全国巡展”,到各个省市蜻蜓点水地开展培训课,然后把号称“培训”几十个省、上千个教师、数万名学生的业绩拿到资本市场讲故事,获取高额的估值和投资。这不得不说是对市场的一种扭曲,以及对体育规律的冒犯。
尊重体育规律:绕不过去的“两慢”
事实上,体育规律并不高深,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慢”:人才培养周期慢、赛事成熟周期慢。这两个慢是绕不开的。
继续以足球为例。资本大量涌入之后,中国球员的身价已经虚高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新锐国脚孙可卖到6600万人民币,国脚都算不上的门将张鹭转会费更是高达7000万。这种虚高源自于供需失衡,在资本强烈需求下,足球人才供给严重稀缺。究其原因,过去的十几年,国内俱乐部过度重视一线队成绩,用“买买买”战略取代青训,加上国家过度重视85、87一代(2008年奥运会适龄球员),导致89、91一代未得到足够锻炼,使得中国目前处于足球人才青黄不接的阶段,当打之年的球员人数少,身价自然虚高。
上海足坛名宿徐根宝在崇明岛十几年磨一剑,把武磊、蔡慧康、张琳芃等一批球员从幼年起带到今日,将东亚队带到中超,不仅为上海滩新增加了一支球队,也为国家队贡献了多名人才。升入中超之后,徐根宝将球队转卖给上港集团,新东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斥巨资购买孔卡、埃尔克森、浩克等高水平外援,将上港队带入亚冠八强,为国争光。这种深耕青训+资本支持的运作方式,既符合体育规律,又能将资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是目前中国足坛少有的成功案例,也应为更多球队所借鉴。毕竟只有本土球员,尤其是优秀的本土青年球员,才是一国足球之根本。在这一点上,足球和足球产业的利益并不一致。
在刚刚过去的欧洲杯中,冰岛以“黑马”之姿惊艳世界。一个只有33万人口的小国竟有9块标准的足球场,600名欧足联认证的教练,400名欧足联B级教练,2.8万足球人口。换句话说,冰岛每100人中就有一名高水准足球教练,每10人就有一人踢球。冰岛的成功,也为风口上的中国足球提供了镜鉴:足球成绩的提升,一定是建立在庞大的足球人口、足够的配套设施、完善的青训体系以及充足的教练资源基础上。而以上诸点,并没有哪个可以在资本涌入后一蹴而就,一夕建成。
在其他领域中,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一个技术的发明,甚至一个惊艳的创意,都能让创业公司一炮走红。但在这里,体育规律的“两慢”,注定了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深耕的产业。从足球弱国到闪耀欧洲杯,冰岛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没落到重归世界之巅,德国足球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足球的腾飞,中国体育产业的壮大,或许也要以“十年”作为计量单位。政府、资本和业界需要摒弃掉“急功近利”的毛病,把资金和精力投放到更加符合体育规律的事情上。也只有这样,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才能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