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底色漆的特性及功能

2016-09-12 04:13:29王锡春李文刚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1
上海涂料 2016年2期
关键词:涂漆色漆清漆

王锡春,李文刚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11)

浅谈底色漆的特性及功能

王锡春,李文刚(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1)

在回顾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发展沿革的基础上,介绍了底色漆的名称、功能及特性,纠正技术用语上的概念偏差,并指出加速底色漆水性化的意义。

汽车涂装;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底色漆;绿色涂装

在20世纪80年代,为进一步提高汽车、摩托车的外观装饰性,适应金属闪光色漆涂装之需要,采用了双涂层面漆涂装工艺(即底色漆涂层加罩光工艺)。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环保法规的需求,采用水性涂料替代有机溶剂型涂料。为确保原有的涂层质量(外观装饰性、耐候性等)不下降,采用了水性底色漆(金属闪光漆和本色漆)加有机溶剂型罩光清漆组成的双涂层面漆涂装新工艺(即传统的3C2B水性中涂漆、面漆涂装工艺)。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之需,采用非紧凑型水性“三湿”涂装工艺(即3C1B中涂漆、面漆涂装工艺)和紧凑型水性“三湿”涂装工艺(即免中涂漆或双底色漆、面漆涂装工艺,水性BC1+BC2,再加溶剂型清漆罩光的双涂层面漆涂装工艺)。

非紧凑型和紧凑型水性“三湿”面漆涂装工艺现已成为当今典型的汽车车身中涂漆、面漆涂装工艺,由于其节能环保效果好,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新建汽车车身中涂漆、面漆涂装线的首选方案,并已实现汽车车身内外表面中涂漆、面漆喷涂全自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

双涂层/单涂层面漆喷涂工艺的涂层结构见图1。

图1 汽车车身涂层结构及各涂层涂膜厚度Figure 1 The coating structure of autobody and film thickness of various coating

图1中A为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适用于金属闪光漆或本色底漆,B为单涂层面漆喷涂工艺,仅适用于本色面漆。图1中各涂层膜厚值为参考值,具体数值由各汽车公司产品设计确定。

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即底色漆加罩光清漆喷涂工艺)虽已有近30年的历史,可是从近期专业期刊和书籍发表的文章来看,对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的“涂底色工序及用材”的名称和功能还理解不深,概念不清。笔者在此作一探讨和纠偏。

双涂层面漆喷涂工艺的“涂底色工序及其所用涂料”来自“Base Coat”,缩写为“BC”,按其功能及特性应称为底色漆,工序应称为喷涂底色漆(或涂覆BC)。可是有些作者在文中称为色漆、底漆、基色漆等,笔者认为这些技术用语不确切,概念不清,未能表达该工序的功能及特性。

涂料分为清漆及色漆两大类,清漆是可制备透明涂膜用涂料的总称,色漆是制备有色不透明涂膜用涂料的总称。凡是有色、不透明涂料(如底漆、中涂漆、调和漆、原漆、磁漆等)都属于色漆,底色漆也是色漆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以下功能及特性:

● 具有着色功能,使面漆涂层具有各种色彩。

● 它必须与清漆配套(罩光)后才能形成面漆涂层,它是面漆涂层的底着色层,不能单独应用。

● 它应与底涂层(底漆或中涂漆)配套优良(如附着力)。在无中涂层的场合,底色漆涂层应兼有一些中涂层的功能(如抗石击性、耐UV光性等)。按其功能略有不同,可分为BC0、BC1、BC2三种。

● 底色漆的涂装施工固体分较低,溶剂型底色漆的涂装固体分(不挥发分)只有20%~25%,也就是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达75%以上。更新换代采用水性底色漆(WBBC)替代溶剂型底色漆(SBBC)后,汽车车身涂装的VOC排放量可削减50%以上(见表1)。

市场上供应的底色漆种类很多,适用于传统标准涂装工艺(3C2B)的底色漆有溶剂型的中固体分和高固体分(即SB,MS和HS)底色漆和水性底色漆;适用于“三湿”喷涂工艺(3C1B或双底色漆)的水性底色漆;按颜色可分为闪光色(金属色、珠光色)底色漆和本色底色漆;按组分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底色漆等等。

表1 WBBC和SBBC两种底色漆的对比Table 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BBC and SBBC

选用何种底色漆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须按设计选用的涂装工艺及施工条件,通过工艺试验和参照兄弟单位的经验选用,不能随意选用。底色漆与底涂层和清漆层的配套性很讲究,有极高的专用性,随意选用(如改变供应商和涂装体系)极易产生工艺质量问题。望涂料、涂装工作者增强对专业技术用语的探讨,以防概念不清,产生误判。

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涂装行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涂装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绿色涂装成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涂装企业的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应下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加速底色漆的更新换代,采用水性底色漆替代溶剂型底色漆。

Brief Talk on the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Base Coat

Wang Xichun,Li Wengang
(China FAW Group Corporation,Changchun Jilin,130011,China)

On the basis of looking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praying technology about double-coated top coat,the name,function and character of base coat wer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deviation of technical term was corrected. And the meaning of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waterborne base coat was pointed out.

automotive coating;spraying technology of double-coated top coat;base coat;green coating

品牌故事

TQ 639

A

1009-1696(2016)02-0053-02

2016-01-11

王锡春,男,在一汽从事汽车涂装技术工作60年,研究员级高工,曾任油漆实验室主任、工艺研究所副所长、一汽涂

装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出版汽车涂装系列专著5本,发表专业文章70多篇。

李文刚,男,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车辆化工专业,高级工程师,在一汽技术中心从事汽车涂装技术工作17年。

猜你喜欢
涂漆色漆清漆
双组分清漆涂装线改造设计方案的探讨
上海涂料(2023年5期)2023-02-02 02:38:30
研漆工艺在漆艺创作实践中的探究
大众文艺(2020年22期)2020-12-13 11:37:10
关于军用车辆涂层修复技术的一些探讨
浅谈复合材料的涂漆
施工工艺对飞机面漆色差影响的研究
水性色漆喷涂中大颗粒物凸起的成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双组分清漆在溶剂型三涂一烘汽车涂装工艺上的应用
浅谈2K清漆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涂油漆问题探究
“节能减排,绿色汽修——汽保行业在行动”系列专题报道——绿色涂漆技术·无尘干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