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笔 季天也
防晒霜说明书 看明白再往脸上抹涂抹防晒,是保护还是伤害?
◎本刊主笔 季天也
琳琅满目的防晒霜让人挑花了眼,不妨将说明书看明白再往脸上抹。
眼下虽然已经入秋,但阳光依然毒辣,涂抹防晒产品仍不可松懈。不过,此前有研究显示,有些防晒剂成分会渗透到人体组织液中,并在吸收紫外线后产生自由基,损伤细胞。这不禁令消费者担忧:防晒,是保护还是伤害?
7月2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通报称,近期抽检全国防晒类化妆品,发现2批次韩后清透倍护防晒乳液SPF30PA++检出水杨酸乙基己酯超标,1批次谜尚优护水嫩防晒霜检出4-甲基苄亚基樟脑超标。水杨酸乙基己酯与4-甲基苄亚基樟脑,均为化妆品中的限用防晒剂。我国现行《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这两种成分在化妆品中的浓度上限,分别为5%和4%,而问题产品检出的实际浓度分别为9.8%和4.57%,食药监总局要求立即下架封存。这两个品牌知名度较大,消费群体较广,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那么,防晒剂对人有哪些健康影响呢?不妨先了解一下常见的防晒剂成分,好为我们的皮肤正确地撑起“遮阳伞”。
根据防护机制不同,防晒用品中的防晒剂成分可以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
物理防晒的原理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靠反射紫外线达到防晒效果。目前常见的有效成分是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两种。其中,氧化锌效果强悍,几乎可以阻挡所有波段的紫外线攻击,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成分,安全性高,至今没有研究报告显示有害健康。
物理防晒原理
物理防晒的原理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靠反射紫外线达到防晒效果。
虽然已经入秋,但阳光依然毒辣,涂抹防晒产品仍不可松懈。
二氧化钛略逊一筹,防护中波紫外线(晒红晒伤波段,止步于表皮层,简称UVB)的效果不错,但对付长波紫外线(晒黑和老化皮肤的波段,简称UVA),则需要5%以上的浓度才够用。如果是单纯以二氧化钛为防晒剂的产品,要把皮肤涂成“惨白”的状态才能防晒黑。
物理防晒的优点,是不易因光照分解失效,即用即见效,而且“性情温和”,基本不刺激皮肤。缺点是由于这两种防晒剂常温下是固体粉末,涂抹后皮肤发白、粘腻厚重,想达到高防晒标准需要很大的剂量,不容易均匀涂抹,也不够清爽。而且物理防晒剂本身吸油吸水性强,会使皮肤干燥。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防晒需要认真卸妆,否
则容易有油脂残留,堵塞毛孔。
和物理防晒将紫外线“拒之门外”的原理不同,化学防晒是先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再将其转化成热能或无害的可见光释放出去。其优缺点和物理防晒刚好相反:涂抹后皮肤感觉相对轻薄舒适,但要等15~30分钟才能起效;光稳定性差,连续暴晒需要补涂来维持防晒效果;某些成分对皮肤有刺激性;并非所有成分都能抵御全波段紫外线。
此外,化学防晒剂的成分多种多样,《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批准的达26种,均为有机物,名称普遍难记难懂。同时,化学防晒剂也是安全性争议集中的领域,同一种化学防晒剂,有的国家让用,有的国家又不让用,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抹防晒剂的皮肤比“裸奔”的皮肤产生的自由基少
①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为290~320纳米,是目前全球最广泛使用的UVB防晒剂,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如果在物理防晒产品中添加这种成分,还可以改善氧化锌的黏腻厚重感。但动物试验观察发现,其对雌激素有所影响。我国规定其浓度限量为10%。
②帕索1789,中文名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是一种针对长波紫外线(UVA)的防晒剂,可以吸收320~400纳米的紫外线。缺点是光稳定性不高,经紫外线照射后会渐渐分解而失去防晒效果。
③奥克立林(Octocrylene),也译作欧托奎雷,是比较新的油性化学防晒剂,可吸收波长在250~360纳米的紫外线,兼顾UVA和UVB,中国和美国在防晒霜中经常将它与其他防晒剂一起搭配使用,效果出色。但有研究显示,奥克立林暴露在阳光下会释放出氧自由基。
④聚硅氧烷-15(Parsol SLX),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专攻UVB,稳定性好、不易挥发,在护发、染发产品中也有使用,在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批准使用,但没有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
⑤4-甲基亚苄亚基樟脑(4-MBC),专攻UVB,澳大利亚、日本允许在防晒霜中添加,欧洲研究认为4-MBC对甲状腺有毒性,会干扰人体激素,要求用量不得超过4%。美国FDA不批准使用。
⑥乙基己基三嗪酮(Ethylhexyl Triazone),专攻UVA,在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允许在防晒霜中使用,用量不得超过5%,但美国FDA评估发现,长期使用乙基己基三嗪酮可能对水环境造成影响,因而没有批准使用。
⑦二苯酮-3(BP3),是常用防晒剂中亲脂性最强的,可防UVB及部分UVA波段。该物质致敏性和刺激性较强,且会被皮肤大量吸收,从健康角度来看不宜添加太多,但是浓度低于5%时防晒效果又不够给力。我国对二苯酮-3用量的浓度上限为10%,并且当添加浓度达到0.5%以上时,就要强制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含二苯酮-3”字样。这也是我国批准的26种化学防晒剂中,唯一要求在成分表以外专门标注的防晒剂。美国食药监局对该物质的浓度限量为6%。
防晒剂可能是柄“双刃剑”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上,一篇名为《防晒剂加强了因紫外线产生的活性氧》的论文指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和二苯酮-3会加剧皮肤中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是人体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氧化性极强,含量过高时会严重损伤皮肤细胞和DNA。该文章介绍,刚开始经紫外线照射时,抹了这3种防晒剂的皮肤(实验组)确实比“裸奔”的皮肤(对照组)产生的自由基少得多,说明防晒剂起到了防护效果。但照射20分钟后,实验组的活性氧产量开始奋起直追,到60分钟时则实现了“反超”。
美国疾控中心(CDC)一项对2517名6岁以上人群的研究发现,96.8%的受试者尿液样本中有二苯酮-3,说明这种物质能够轻松地从皮肤角质层渗入身体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排出。还有研究发现,人体会从防晒产品里吸收0.4%~8.7%的二苯酮-3,它会在机体内产生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因此关于它“涉嫌”干扰内分泌的学术争议一直不断。
日光浴前涂抹适合自己的防晒用品十分必要
防晒产品往往是多种防晒剂和辅助成分,按厂家调配的比例协同作战的结果。
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对比
使用化学防晒剂的话,连续暴晒需要补涂来维持防晒效果。
化学防晒剂安全争议多
紫外线加剧皮肤老化变黑和DNA损伤,使用合法添加成分的防晒剂,相比直接日晒还是利大于弊。
为改善肤感较差的缺陷,物理防晒剂领域近年来将颗粒纳米化作为研究课题。纳米级的物理防晒剂涂到皮肤上是透明的,不会像常规的微米级颗粒那样涂成白白的一层,厚重感也有所缓解。但要注意的是,纳米级的小颗粒表面积增大,某些理化特性也会改变,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还不能确定,比如是否能渗入皮肤等。倘若改成喷雾形式,人们会担心可能从呼吸道吸入体内。
日用化学品成分复杂,配方是关键环节。上述防晒剂的理化性质互有优劣,独挑大梁往往稳定性很差,或是紫外线吸收波段窄,或者低浓度下防晒效力不济……因此,生活中的防晒产品,往往是多种防晒剂和辅助成分按厂家调配的比例协同作战的结果。
国际知名的防晒用品厂商会在配方上下很大功夫。比如把易分解的成分与大分子的成膜剂和阻渗剂配伍,就可以大大减少涂抹后向组织深处渗透。也有些防晒产品添加了可以消除自由基的成分,使皮肤免受防晒剂分解产物的危害。
紫外线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明确对人致癌的物质)。比起紫外线加剧皮肤老化变黑和DNA损伤,使用合法添加成分的防晒剂,比直接日晒还是利大于弊。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