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弘
平均地表水质二类以上浙江龙泉:一江清水送下游
◎本刊记者 张弘
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市,是浙江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它以水为名,是瓯江、闽江、钱塘江的“三江源头”,成为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屏障。龙泉市境内水系发达,其主要水系龙泉溪位于瓯江上游。由于它只有出境水,没有入境水,多年来,该市以“一江清水送下游”为使命,多措并举,呵护着这一江清水。
龙泉市塔石金岗工业园区实现企业排污实时监控
瓯江鹭影。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江,发源于龙泉市。
龙泉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龙文化、香菇文化等民俗文化闻名于世。它是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还被誉为“长寿之乡”。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作为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源头”,龙泉市从2013年开始,结合“五水共治”要求,坚持“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3条主线,全力推进城乡河道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美丽河道”生态长廊,以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该市绿化亮化河道12.5公里、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
其实早在2009年,该市就在浙江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河段长制”,各河段长对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负责,并列入考核。如今,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的“河长领衔、行政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河段长制”模式基本确立,水岸同治、全覆盖管理责任体系完善,形成了“村村有河长、层层有监督、事事有落实”的“河长制”工作格局,为推动“五水共治”打下了基础。
治水这场硬仗最先打响的是对垃圾河、黑河、臭河开展的“清三河”整治,这是“五水共治”行动中最难啃的骨头。龙泉市在实施“清三河”行动中,于2014年一季度消除垃圾河,当年9月底基本消除黑臭河,展现了“龙泉速度”。2015年,该市又深入实施黑臭河整治提升工程,建立了23个乡镇地表水交接断面,11条黑臭河水质实行月监测通报制度,全市11条黑臭河、39条垃圾河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保持达标,成为浙江省“清三河”达标市。
该市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3个“100%”,即全市平均地表水水质Ⅰ~Ⅱ类比例达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浙江省“治水美镇”宝溪乡的溪头村,环境优雅,2014年,一位小朋友正在戏水。
龙泉市工作人员在做河面保洁,打捞垃圾。
龙泉溪是龙泉市的主要水系,位于瓯江上游。
龙泉市还持续深化工业治污,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在工业园区全面覆盖污水处理厂,其“环保天眼”(监控摄像头)对86家重点工业污染排放企业实行24小时监测。
龙泉市的城市治污也在稳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确定溪北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PPP模式启动建设。
在农村农业治污方面,该市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293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拆除搬迁养殖场519家。同时,龙泉市还探索实践山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之一。
“五水共治”行动为龙泉市带来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生态环境。好水源形成招商优势,该市成功引进了一批清洁新能源、生态旅游、乡村民宿、养生养老等产业项目,康师傅、深圳景田百岁山、统一集团等矿泉水大企业来此投资。好生态引来游客络绎不绝,该市的上垟镇是闻名中外的龙泉青瓷主产地,其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2013年增长10倍以上。
龙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洪斌介绍,龙泉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得益于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yexiaot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