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IMO的标准化进展

2016-09-12 06:40:17焦慧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中国舰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第一通信团工程师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6年8期
关键词:码本赋形扇区

焦慧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 鹏 中国舰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邢 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第一通信团工程师



标准之窗

3D MIMO的标准化进展

焦慧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刘鹏中国舰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邢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第一通信团工程师

有源天线的引入使得多天线技术在垂直方向进行波束赋形成为可能,3GPPR12阶段进行了3D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并于R13阶段启动垂直波束赋形/全维MIMO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3D MIMO的标准化工作。本文介绍了3D MIMO的标准化进展情况。

垂直维波束赋形;全维MIMO;CSI进程

1 引言

3GPPR11对3D MIMO的信道模型进行了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R12首先对3D MIMO的传输机制进行了研究,评估最多64端口的3D MIMO的性能,研究相关的增强方案,然后启动3D MIMO的标准化工作,支持最多16端口。

研究阶段的评估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明确天线配置及评估场景,评估使用3D信道模型下R12下行M IMO的性能;阶段二,研究增强方案,并评估标准化增强带来的好处,同时研究设计原则,明确标准化影响。

评估场景分为同构网场景和异构网场景,具体场景如下:

(1)同构网场景

●场景1:3D-UMa,ISD为500m。

●场景2:3D-UMa,ISD为200m。

●场景3:3D-UMi,ISD为200m。

(2)异构网场景(按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序)

●场景4:非同频段情况,宏小区和小小区使用不同载波频率。

●场景5:同频段情况,小小区不使用Elevation Beam forming/FD-MIMO。

●场景6:同频段情况,小小区使用Elevation Beam forming/FD-MIMO。

如图1、2所示,采用的天线配置为双极化天线,天线阵列模型(M、N、P)中的M表示每列同极化的天线阵元数,N表示天线阵元的列数,P表示极化的方向数。收发单元称为TXRU,它的虚拟化模型是一个TXRY与相同极化方向的一组天线阵元项链,这组阵元之间可以使用模拟波束复兴,TXRY与数字基带处理项相连,可独立控制幅度和向往,类似于天线阵列模型,TXRU的配置也用((MTXRU、NTXRU、P)来表示。TXRU的虚拟化包括一维和二维虚拟化,其中一种是子阵列分组模型,另外一种是全连接模型。

图1 子阵列分级模型

经过研究表明,3D MIMO的增强有基于实现的增强方案,也有基于标准化的增强方案。基于实现的增强方案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2 全连接模型

●类型1

是扇区化(每个小区有不同的Cell ID),可以进行水平维或垂直维度单方向扇区化,也可进行二维扇区化,多个扇区共享同一天线阵列,每个扇区最多8个CSI-RS端口,与R12一致,每个终端只连接到一个扇区,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3、4所示。

图3 全连接TXRU虚拟化实现的扇区化1

图4 基带实现的扇区化1

●类型2

是每个小区有相同ID的扇区化,同样可以进行水平维或垂直维度单方向扇区化,或二维扇区化,每个扇区使用一个CSI-RS资源,多个扇区共享同一天线阵列,每扇区最多8个CSI-RS端口。具体实现方式如图5、6所示。

图5 全连接TXRU虚拟化实现的扇区化2

图6 基带实现的扇区化2

●类型3

是基于2个CSI进程的Kronecker预编码,水平维和垂直维分别使用一个CSI-RS资源,分为水平维的CSI-RS端口和垂直维的CSI-RS端口,在这种方案中为每个UE配置2个CSI进程,分别对应水平维CSI-RS资源和垂直维CSI-RS资源。基站根据UE反馈的水平维和垂直维预编码信息形成2D预编码,采用Kronecker结构。

●类型4

是TDD系统的基于SRS的预编码,为天线阵列配置一个CSI-RS资源,为一个UE配置一个CSI进程,配置UE不反馈PM I/RI,终端通过CSI-RS端口测量基于TxD的CSI,并且基于信道互易性,基站根据SRS确定波束赋形和预编码。

基于标准化的方案有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CSI-RS和反馈增强方面,分别针对几种方案进行增强,比如基于波束赋形的CSI-RS的方案、基于无预编码CSI-RS方案、基于混合波束赋形CSI-RS和无预编码CSI-RS方案和TDD基于无码本的CSI上报方案。另外,一些需要标准化的点有DM RS的增强和RRM测量的增强。

2 3D MIMO的传输机制

针对上述研究阶段得出的标准化的点,在WI阶段作了相应的标准化工作,3GPPR13将CSI-RS端口扩展为12/16个,并且是2维分布,是由基站的64根物理天线经过TXRU虚拟化和CSI-RS端口虚拟化后映射得到(见图7)。

图7 12和16天线端口配置

3D MIMO的传输机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Class A)是基于码本的方式,另外一种(Class B)是波束赋形。Class A的CSI-RS资源是配置K个CSI资源,并且满足累计共12,16个CSI-RS端口,码本结构仍旧沿用W=W1W2的架构,但是要针对3DM IMO进行优化。Class B的波束赋形分为小区专用级别和UE专用级别两种。

3 CSI-RS端口设计

Class A的8、12或16个CSI-RS端口,均同属一个CSI进程(CSI process),由现有的K个CSI-RS配置累积构成,每个CSI-RS配置包括N个端口,8个CSI-RS端口对应(N,K)=(8,1),16个CSI-RS端口对应(N,K)= (8,2),12个CSI-RS端口对应(N,K)=(4,3)。

为了支持12和16CSI-RS端口的3D MIMO,需要在现有CSI-RS的基础上扩展到12和16端口,将扩频(CDM)的码字扩展到4来支持更多端口,为了保持后向兼容的终端也可配置CSI-RS资源,所以同时支持CDM-2和CDM-4。

12和16端口CSI-RS的设计如图8所示。

为解决一些TDD配置下可用发送CSI-RS的资源少的问题,DwPTS子帧支持CSI-RS,支持2/4/8/12/16个CSI-RS端口。采用搬移的方式,UE根据指示的CSI-RS配置index和子帧类型决定CSI-RSRes的位置,但是和PSS交叠的OFDM符号上的CSI-RS REs是不能用的(见图9)。

4 类型A的码本设计

8,12,16个CSI-RS端口码本的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 W1W2,这里

其中,X1是N1×L1维矩阵,L1个列向量为O1倍过采样的长度为N1的DFT向量,X2是N2×L2维矩阵,L2个列向量为O2倍过采样的长度为N2的DFT向量,N1、N2分别是每个极化方向上第1维、第2维的天线端口数。

图8 12端口CSI-RS和16端口CSI-RS设计

图9 DwPTS的CSI-RS设计

3GPPR13定义了可配置码本,RRC信令需要配置5个参数,(N1,N2),(O1,O2),Config={1,2,3,4},通过设定Config,确定码本子集(Rank1~2)。(N1,N2),(O1,O2)参数配置如表1所示。

表1 (N1,N2),(O1,O2)参数配置

4种码本的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5 类型B的波束赋形

表2 4种码本配置的设计方案

类型B是波束赋形方案,多个波束的CSI-RS的配置可以分为小区级波束赋形CSI-RS(Cell-specific Beamformed CSI-RS)和用户级波束赋形CSI-RS (UE-specific Beamformed CSI-RS),UE选择最优波束,报告最优波束以及码本的反馈和CSI报告。

类型B的一个CSI进程也是由现有的K个CSI-RS配置累积构成,K=1可以实现用户级波束赋形CSI-RS,K>1可以实现小区级波束赋形CSI-RS。K={1,2,…,8},N1+…+NK≤Ntotal(Ntotal可能的取值8、12、16、32、64,与UE能力有关)。

如果给终端配置小区级CSI-RS,CSI-RS的进程数大于1,每个进程可以配置的端口数为={1,2,4,8},通过配置K个R12的NZP CSI-RS资源,让终端分别测量每个资源上面的信息,通过反馈波束指示CRI来指示选择的波束所对应的CSI-RS资源,对于选择的波束k,反馈Nk个端口的R12码本。

而如果是给UE配置UE专用的CSI-RS资源,CSI的进程数为1,该进程的端口数,NK={1,2,4,8},给终端配置一个R13的NZP CSI-RS资源,CSI码本分为两种反馈方式,一种是按照传统R12方式反馈,另外一种是只反馈W 2码本。

图10、11给出了Cell Specific波束赋形和UESpecific两种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6 测量受限

测量受限(Measurement Restriction,MR)指示每个UE的NZPCSI-RS和CSI-IM的测量边界,通过RRC信令设置,包括信道测量受限(Channel MR),和干扰测量受限(Interference MR),信道测量受限仅适用于类型B,干扰测量受限同时适用于类型A和类型B。测量受限在一个CSI进程中测量一个CSI-RS资源或CSI-IM资源,同时适用于周期和非周期CSI报告。

图10 小区专用CSI-RS波束赋形

图11 UE专用CSI-RS波束赋形

7 DMRS的增强

如图12所示,R12 MU-MIMO的DMRS是2个OCC=2的正交DMRS端口7、8,并且通过扰码ID来支持最多4个Rank1的用户配对,最多两个rank2的用户配对。R13对此做了进一步增强,支持4个OCC=4的正交DMRS端口7、8、11、13。

图12 DM RS增强

在DCI Format 2C和DCI Format 2D中增加1比特区分OCC=2或者OCC=4,具体参见表3。

8 SRS的容量增强

给R13UE引入新的RRC参数来决定UpPTS符号的长度,新增加的UpPTS符号不超过6,而DwPTS的符号数目还是和SIB1中配置的数目相同。

增加SRS的Combs数目到4,而最大的CS数目是12,因此要引入新的RRC信令来时能RPF4,UE Speci fic参数Tansm issionComb或者Transmission Comb-ap扩展到2bit来指示4个Comb,在现有3bit信令上新增一个信令来指示12个Cyclic Shift。

9 结束语

3D MIMO的标准化工作于2015年12月底结束,将天线端口扩展到2维的8、12和16端口,标准化了两种类型的传输机制,包括非预编码的CSI-RS(Class A)和波束赋形的CSI-RS(Class B),非预编码的CSI-RS设计了12和16端口的CSI-RS以及4种可配置的码本,波束赋形的CSI-RS包括小区专用和终端专用CSI-RS配置,同时针对多用户MIMO进行了DM RS的增强以及扩大容量的SRS增强。3D MIMO标准化的顺利完成为未来5G大规模天线阵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GPP.Study on 3D Channel Model for LTE V12.0.0.(2014-09).

[2]TR36.879V12.2.0.(2015-06).

[3]R1-156401Final Report of RAN1#82bis Meeting ETSI.

表3 在DCI Format2C和DCI Format2D中增加1比特区分OCC=2或者OCC=4

2016-06-10)

猜你喜欢
码本赋形扇区
Galois 环上渐近最优码本的构造
免调度NOMA系统中扩频码优化设计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南北桥(2022年2期)2022-05-31 04:28:07
基于有限域上仿射空间构造新码本
几类近似达到Welch界码本的构造
U盘故障排除经验谈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
重建分区表与FAT32_DBR研究与实现
一种重新赋形副反射面的环焦天线设计
60 GHz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扇区波束赋形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