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动力+外界推力:基础薄弱学校改进路向的理性选择

2016-09-10 07:22董有萍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校长交流学校

董有萍

从外因来看,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领域的竞争日渐激烈,对今天的薄弱学校来说,改革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更是为了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从内因来看,学校改进的行动萌生于对学校生存意义的反思,是学校自主发展的需求,这种改进不仅需要关注其静态的结果,更需要审视其动态的过程。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成为每一所薄弱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这种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内化为学校的目标,激励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同时,薄弱学校要抓住社会转型的契机,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薄弱学校改进的出路何在?

一、薄弱学校自身要挖掘潜力,走“内发式”改进之路

内因是关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基础薄弱学校在改进的过程中,主要应该走内发式之路,应充分发挥校长为首的管理者的领导作用、一线教师的关键作用和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薄弱学校的发展来讲更是如此。薄弱学校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改进的成败。因此,应加大薄弱学校校长的选拔培养力度。要通过改进管理作风和领导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薄弱学校运行体系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改进规划的执行者。校长的角色包括第一执行者、实时的监控者、全员的发动者、坚定的保证者。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负主要责任。对于学校规划的落实和执行,校长当然要坚决地维护和执行。校长要在规划执行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监控。要不断地观察和思考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监控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关注各项任务的目标达成情况。同时,校长要积累经验,加强应对变化的能力。校长和学校管理者要认清学校环境的可变性和实施的渐进性,并不失时机地依据多方反馈对规划进行补充和修正。

规划的执行需要有一个协作的团队,薄弱学校的各级组织、全体教职工都是落实规划的主体。学校发展规划从研制到实施,都不能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尤其在规划的实施阶段,校长要做好发动者的角色。只有全员参与,全程监控,才能防止规划文本成为抽屉文件,避免规划工作仅仅停留于制订阶段。其中,校长尤其要重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广大教师是各项工作实施的一线人员,发动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可以保证规划的有力执行。需要注意的是,要达到人人参与、时时监控,学校及校长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激励和督导制度,并竭力使制度深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薄弱学校改进,关键在教师,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一是学校要以师德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教师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甘愿扎根农村、服务薄弱学校,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二是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薄弱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光盘等方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培训。三是充分发挥特岗教师和强弱校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校本培训力度,深入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低效问题,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质量。尤其是要加强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四是要千方百计地落实好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问题,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五是提高教师的领导力。教师的领导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素质之一。在薄弱学校改进过程中,教师的领导力尤其是教学课程领导力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教师的培训中,应将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作为主要内容予以重视。

二、薄弱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性运行环境

为了更好地执行薄弱学校改进的规划,必须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评估学校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配备合适的人员,完善规划执行的组织机构,确保规划的执行和及时修正。学校管理的薄弱和师资队伍的薄弱是薄弱学校的两大顽疾。改造薄弱学校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另一重要方面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造。薄弱学校的管理往往处于盲目和随意状态,这种状态必将导致管理上的混乱,造成教师与学生在工作和学习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这样必然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薄弱学校虽然有一些管理制度,但由于这些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甚至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校长必须把学校的制度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找出管理方面的不足和漏洞,及时地加以纠正。

学校管理改进对整个学校的改进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作为薄弱学校,在改进中应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作为主要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全面实行教师岗位责任制。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要使现有的办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掘,办学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是激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人本化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的主体发展与学生的主体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激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第一,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薄弱学校要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考勤、考核评价制度、奖罚激励制度、分配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予以充实和完善。对一些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制度及时加以纠正。各项管理制度要尽可能地使其科学化,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使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不能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实践证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是薄弱学校改造的坚强后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没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薄弱面貌。

第二,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学校仅仅有规章制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学校各管理机构要将各项制度切实落实到位。一些薄弱学校的管理之所以薄弱,是因为学校管理机构和校长缺乏制度管理的意识,往往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随意地、毫无目的地破坏学校的规章制度,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各项工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杜绝上述现象,薄弱学校应规定无论是校长、其他领导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工,都要严格执行制度,使制度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只有校长和所有的教职员工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才能由人治转向法治,也只有依法治校,才能使学校的面貌发生根本上的转变。

三、政府是改造薄弱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政府要有所“为”

需要指出的是,提倡内发式改革并不意味着学校改革可以完全脱离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支持。相反,薄弱学校在实施内发式改革时更加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外界为之提供既定的条件与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强调唤起主体意识、强调内在动力机制,继而将推动学校的发展持续向前。此外,正是经过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近二十年最大限度的资源补充,我国薄弱学校的面貌才能得以改善,生存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发展也才作为一个新的议题能够被提上日程,这为内发式改革提供了必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内发式改革是改革的细胞内核,外控式改革则起到细胞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建立健全推动薄弱学校内发式改革的支撑系统。从客观上而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是学校改进的挑战者,当然也应当是学校改进的支持者。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资源的提供应当是及时的、公正的、公平的,并应当具有一定的标准。

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办学的责任与义务。我国采取“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分级教育管理模式,合理平等地设置公立学校是政府办学的基本责任,各级政府责无旁贷。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农村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拿不出足够的钱办教育的现实状况下,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管理对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尤为重要。整体水平提高了,薄弱学校也改进了。

其次,政府制定有利于薄弱校建设的倾斜政策。校际间差距,同教育经费投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因此,离开合理的政策调节,缩小校际间差距的工作将是无力的,很难奏效。缩小校际间差距,必须要实施有利于薄弱学校的倾斜政策。第一,在资金投入上要体现这种倾斜政策。一方面,或以提高原有的投入标准或以增拨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另一方面,改变以往对重点学校投入的倾斜政策,甚至削减对重点学校的投入,以其所节省的资金用于条件较差的学校。否则,缩小校际间差距的目标会遥遥无期,甚至会使差距越来越大。第二,人事安排上也要体现倾斜政策。改变薄弱校的面貌需要配置硬件资产,而更重要的是软件的配置。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薄弱学校面貌就可以发生很大变化。

四、建立强弱校人员的双向交流机制,使“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

薄弱学校的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强校和弱校结对帮扶改造薄弱学校工作中,重点是帮助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结对帮扶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学校和学校之间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进行互访,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学习如何坚持德育为主,加强德育实效,抓好常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第二,教师和教师结对帮扶。强校的教师学历较高,教学资源丰富,组织教学的能力较强,教学理念较新。在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强校和弱校的教师相互结成对子,互帮互学,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强校的教师提高了管理贫困生、后进生的能力,增强了爱岗敬业的精神。第三,学生和学生结对帮扶。强校的学生和弱校的学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校的好学生可采取“一帮一、手拿手”工程,对口支援弱校的学生。在具体执行强弱校教师双向交流政策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培养教师对交流政策的认同和践行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对交流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此项政策的意义,以及自身在该项政策实施中的责任和价值。同时,在交流教师上岗之前,要加强对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提高选拔标准,尊重交流教师的选择权利。要提高交流教师选拔标准。强弱校教师交流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均衡强弱校师资质量,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被选派的交流教师应该是能够出色完成薄弱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优质教师资源,否则教师交流政策也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对交流教师的选拔并不能仅仅依据其是否有过农村工作经验或者是否要参与职评,而应该把其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给予交流教师和交流学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优质教师资源只是相对的,对于薄弱学校来说,真正符合薄弱学校发展需要,并能够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的才能称得上是优质教师资源。选拔交流教师除了满足前面提到的专业标准以外,还需要基于教师的意愿和交流学校的需要,这是双向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交流政策效能的真正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教师和交流学校双方意愿的达成与否。因此,在教师交流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教师个体和交流学校的自主选择权,尽量实现“供”和“需”的平衡与对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交流学校的适应性。

当然,薄弱学校的改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校长、教师、社会、学生全部调动起来,共同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献力,才能实现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新圣学校)

猜你喜欢
校长交流学校
如此交流,太暖!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