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

2016-09-10 07:22宋云峰
英语学习 2016年1期
关键词:夜行者路易哈尔

宋云峰

2014年10月31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丹·吉尔罗伊(Dan Gilroy)的导演(兼编剧)处女作在2014年度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式。这是一部久不见之以银幕的犯罪/惊悚新黑色电影类型(neo-noir crime thriller),在当今大投资大制作和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无疑面临极大的失败风险。然而,这部投资仅几百万美元的小成本独立电影上映后立即获得好评,迄今已在全球收获了四千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全球超过30多个不同的电影节或者影评大奖中得奖或得到提名(包括第87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和第72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主演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更是拿奖拿到手软。这样一部用过时类型片套路拍摄的独立电影为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呢?

黑色电影、新黑色电影及其主题和特点

“黑色电影”(film noir,法语,即英语中的black film)一词是由电影批评家尼诺·弗兰克(Nino Frank)在1946年首先使用在这类影片上的,但当时很少被电影界、影评人或影迷使用,直到20世紀70年代之后才被广泛使用,用以界定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一种电影类型,尤其指美国当时的犯罪剧情片或心理惊悚片。这类影片在主题、情节和视觉风格上有着自己的特征,例如,情节往往与犯罪有关:主要人物往往是内心充满冲突的“反英雄”(anti-hero,即不完美的具有人性弱点的英雄),陷入困境或者面临绝望的两难道德选择:视觉风格以黑夜昏暗照明(low-keylighting)或白天室内的光影对比(striking contrast oflight and shadow)为基调,常为小成本独立电影导演拍摄。黑色电影的经典包括《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双重赔偿》(Double Indemnity,1944)、《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46)等。

所谓新黑色电影是指20世纪60年代之后采取类似风格拍摄的影片,但在主题、内容、风格、视觉效果或媒体手段方面比经典时期有更新或突破,例如揭示官商勾结和人性之恶的《唐人街》(Chinatown,1974)。然而,“黑色电影”也好,“新黑色电影”也好,制片业和影评界均以该类影片粗制滥造和界定不明为由而很少使用该词。例如,该类小说最著名的作者詹姆斯·凯恩(James M.Cain,著有《双重赔偿》、《邮差总按两次铃》)就否认这类界定:“I belong tono school(流派),hard-boiled(硬汉的)or otherwise,and Ibelieve these so-called schools exist mainly in the imaginationof critics,and have little correspondence in reality anywhereelse,”影评家罗伯特·阿奈特(Robert Arnett)也批评“新黑色电影”一词过于宽泛而不着边际:“Neo-noir has become so amorphous(无定形的)as a genre/movement,any filmfeaturing a detective or crime qualifies.”

尽管如此,美国电影界,特别是独立电影界,仍然在各个时期出现过因“黑色电影”特色而著称的电影导演,例如科恩兄弟(The Coen Brothers)和昆汀·塔兰蒂诺(QuentinTarantino)。前者所拍摄的《血迷宫》(Blood Simple,1984)、《冰血暴》(Fargo,1996)、《老无所依》(NoCountry for Old Man,2007)等,以及后者的《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杀死比尔》(Kill Bill,2003)等成为此类影片的经典。也许,犯罪主题和人性弱点的结合最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安全的关切和对自身弱点的联系,而极具视觉风格化的特点比起半个世纪前则更加符合人们身处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和氛围(例如孤独和缺乏道德感)。因此,这类影片也许成不了主流,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两部带给观众惊喜的“新黑色电影”问世。《夜行者》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夜行者》——美国梦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夜行者》的情节其实很简单:生活的失败者路易。布鲁姆(Louis Bloom)在洛杉矶靠小偷小摸打发时光。一天夜里,他偶然目睹一起汽车抢劫案,发现一个自由摄影师在警察到达并封锁现场之前用便携式摄像机拍下了血淋淋的现场,之后再以高价将视频卖给电视台以牟利。路易深受启发,并开始效仿。随着“事业”的起步和逐渐成功,路易一步步陷入对名利不择手段的疯狂追逐,不惜操纵犯罪现场,威胁利诱电视台女编辑,甚至谋杀了自己的助手。

这一看似简单的故事事实上揭示了“美国梦”的理想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美国价值观内在的张力,甚至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Merton)的研究结果,一方面美国社会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获得名利双收的成功理想(美国梦),所以美国社会强调的个人主义奋斗精神确实使美国富裕起来,也使之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有成功的机遇或通道,这就使那些一辈子无望成功的人采用非法手段来获得“成功”,其中腐败和犯罪则成为一些人为实现美国梦而选择的非常规手段。这样的故事并非仅存在于新闻界,而是各行各业;不仅存在于个人(例如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也存在于公司和机构(例如美国金融街的贪婪导致的金融危机和最近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尾气排放造假事件)。所以,该片引起观众共鸣就不足为奇了。

《夜行者》成功的其他因素包括导演对美国社会深刻的认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设计和对经典“新黑色电影”风格的把握,以及主演吉伦哈尔对主人公路易复杂性格变化的细致把握和演绎。导演兼编剧吉尔罗伊出生于1959年,早过了“知天命”之年,对美国社会的性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媒体界的“自由职业者”(stringer)—直很感兴趣,早就想拍摄一部这方面的影片,并以《唐人街》为借鉴构思一位拍摄犯罪现场的摄影师的故事,但结果却差强人意。直到将人物改成具有正常人性缺点的“反英雄”,他才感到满意。在创作剧本时,编剧极力避免让观众给主人公路易贴上“反社会的人”(sociopath)的标签,而是塑造成存在于你我之中的普通人。路易之所以变成不择手段、没有道德感的人,是美国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你我都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正如导演所言:“The problem wasn't Lou…The problem is the world…thesociety that created Lou and rewards Lou.”

《夜行者》的成功还要归功于主演吉伦哈尔的精彩表演。生于1980年的吉伦哈尔是80后,但却已是主演过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大明星,例如《后天》(The Day AfterTomorrow,2004)、《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黄道十二宫》(Zodiac,2007)、《波斯王子:时之刃》(Prince of Persia:the Sands of Time,2010)、《源代码》(Source Code,2011)。为演好路易这一角色,吉伦哈尔减去了20磅的体重(相当于9公斤)。苍天不负有心人,他对角色复杂性格的独到把握获得了普遍好评,并由此得到众多奖项的提名或得奖。著名的烂番茄影评网站上224篇影评对该片的好评率为95%,平均得分为十分制的8.2/10。该网站的综合评介是:“Restless(焦躁不安的),visually sleek(井然有序的),and powered by a lithe(易变化的)star performance fromJake Gyllenhaal,Nightcrawler offers dark,thought-provokingthrills,”《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影评人克里斯托‘奥尔(christopher Orr)则认为,吉伦哈尔的表演堪比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年轻时在《出租车司机》(TaxiDriver)和《喜剧之王》(King of Comedy)中对类似人物炉火纯青的演绎。

《夜行者》故事情节

猜你喜欢
夜行者路易哈尔
TSCL-SQL:Two-Stage Curriculum Learning Framework for Text-to-SQL
臭臭的路易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夜行者(外一首)
西城最美“夜行者”
河流 (外一首)
真情本无语
每个小孩都能说出天使一样的句子
从电影《夜行者》看电视新闻伦理失范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