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元曲和传统诗词端庄典雅风格不同,突出地表现为语言艺术的新颖独特,或质朴自然、或冷峭沉郁、或活泼灵动、或辛辣诙谐等等。元曲中很多作品是对丑恶的世态讽刺讥嘲,语言诙谐、幽默,有一股辛辣味;一些作品对黑暗的社会加以揭露,语言泼辣;元散曲还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泼辣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元曲 辣 特点
元曲是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处处都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蒙古族统一中国后,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儒生地位低贱,有“九儒十丐”之说,他们需要可以针砭时事的文体和相应的语言艺术来发泄心中不满,这种不满仅用蕴藉含蓄的语言已不足以发泄。因而,元曲和传统诗词端庄典雅风格不同,突出地表现为语言艺术的新颖独特,或质朴自然、或冷峭沉郁、或活泼灵动、或辛辣诙谐等等。浏览《元曲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股浓烈的辣味,辣得令人叫绝,辣得人酣畅淋漓。
首先,元曲中很多作品是对丑恶的世态讽刺讥嘲,语言诙谐、幽默,有一股辛辣味。元代文人从四民之首的位置跌落到社会的底层,生计的困扰、希望的破灭、自我位置的失落,使他们产生了“愤世”、“玩世”的思想,他们以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游戏态度,将世间的一切存在作为“玩”的对象,因此嘲弄历史、嘲弄现实、嘲人嘲物成了元散曲常见的题材。如薛昂夫的【正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挖苦讽刺了那些口称“休官”而脚踏官场的伪君子,撕破了假隐士的面皮,充满了辛辣讽刺的意味。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作者津津有味地描写自己在勾栏妓院的放荡生活,称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走的是“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的人生道路;过的是玩“梁园月”、饮“东京酒”、赏“洛阳花”、折“章台柳”的放纵生活;而且这种“歹症候”属天赐地造,即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也决不改变,至死也要朝着“烟花路上走。”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通俗、诙谐、泼辣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书会才人及时行乐的思想、生活和滑稽、放诞的作风,对自己、也是对社会进行了彻底的嘲谑。再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借用一个乡民独特的角度,用生动诙谐的语言,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把嘲弄的对象指向了神圣的帝王——汉高祖刘邦,描述刘邦以皇帝身份返乡时的仪仗与威势,对刘邦做了皇帝后威风凛凛故意作态的虚伪面孔,予以鞭挞和辛辣嘲讽。如写应差的忙乱情况:“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瞎王留引定伙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又如写仪仗状况:“见一庵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免,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当乡民认清所谓“车驾”是刘邦时,“险气破我胸脯”,就开始揭刘邦的老底:“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并列举了刘邦在乡里卑鄙行为,“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全曲语言辛辣讽刺,亦庄亦谐,明快跳跃,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剥掉了皇帝高贵的外衣,把刘邦的帝王之尊嘲笑得体无完肤,反映了元代文人“玩世”的大胆。
其次,元曲一部分作品中对黑暗的社会加以揭露,语言辛辣。元代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甚于其他任何朝代,具有社会良知的散曲作家以严厉的措辞暴露社会的罪恶。如无名氏的【中吕·朝天子】《志感》(二首)其一,“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其二,“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对的元代社会道德沦丧、颠倒贤愚是非的现实强烈的怨刺和莫大的嘲弄。无名氏的【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这里没有温柔敦厚,也不闪烁其辞,而是直白地以激愤的言辞撕开“堂堂大元”的伪装,揭露其种种败政、斑斑恶迹。刘时中的【双调·殿前欢】,“醉颜酡,太翁庄上走如梭。门前几个官人坐,有虎皮驮驮。呼王留唤伴哥,无一个,空叫得喉咙破。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庄上的“太翁”急匆匆、气呼呼地召唤众人前来阻止“有虎皮驮驮”的官人糟蹋瓜果田禾,可村中诸人慑于官威,就算老人喊破喉咙,也畏缩不出。揭露了官吏横行乡里、仗势欺人的恶行。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呼天抢地的哭喊,更是对封建社会黑暗吏治最有力的控诉。【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没来由、不提防”六字,写尽在黑暗社会中平民百姓生活举步遭戮,动辄得咎;【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是对作为主宰万物、维持现实世界秩序的最高统治者——天地,是非不分,曲直不明的强烈质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指明現实中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而天地却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紧接下来,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种对天地的大胆的指责批判在古代以天为上的社会里是不多见的,窦娥的这一段唱词,把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所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是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
再次,元曲中不少作品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泼辣的性格特征。元曲当时流传在北方,我国北方多草原、沙漠,气候干燥、疆域辽阔、人烟稀少,雄奇壮美,颇具蛮荒色彩,而其生产方式多游牧、狩猎,人民的性格气质粗豪直率,心胸坦直,趣味粗朴,感情多豪迈泼辣;同时蒙古民族人主中原后,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导致了封建道德约束性松懈;封建经济的破坏也使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有所松弛,男女之大防不再象以往那么森严。所以很多元曲作家在封建礼教思想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大胆借鉴“俗谣俚曲”的俏皮风趣和辛辣诙谐的语言风格,并融入散曲,使散曲的节奏轻快明朗,旋律灵巧飞动。在那些大量涌现的儿女风情之作中,三从四德的礼教,温柔敦厚的诗教,统统让路于大胆泼辣的市民意识。如刘庭信的【双调·折桂令】《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揉哆,意迟迟揉腮撧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情儿分儿你心里記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作品不用意象描写,纯用代言体叙说,一个有情而又泼辣,具有个性特点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周文质【越调·寨儿令】“桃花开时,到今日杨柳垂丝。假题情绝句诗,虚写恨断肠词。嗤!都扯做纸条儿。”此曲写一位女子发觉情人虚情假意,扯碎情诗,传神地刻画出一位敢爱敢恨、刚毅泼辣的女子形象。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思想行为更是泼辣猛烈,惊世骇俗。她与裴少俊墙头马上相遇便以诗做媒,主动约会;偷期被捉,也不后悔、不畏缩、不羞愧,又以攻为守,威迫捉奸人放出一条生路---私奔。她有她的道理:龙王之女曾招书生为婿(见唐传奇《柳毅》、元杂剧《张生煮海》),神仙配与秀才做妇(沉香救母故事,见《说唱沉香太子全传》),天上的牛郎织女也渡鹊桥相会,“何况咱是浊骨凡胎!”以古证今,私通幽会有理。公爹责以“坏少俊前程,辱裴家上祖,”犯了“逢赦不赦”的罪过,她不服输,不认错,“这姻缘是天赐的!”甚至被休回家也不低头,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她的两段话说得掷地有声,“治国忠直,操守廉能,可怎生做事糊涂?幸得个鸾凤交、琴瑟谐、夫妻和睦,不似你裴尚书替儿嫌妇!”“只一个卓王孙气量卷江湖,卓文君美貌无如。他一时窃听求凰曲,异日同乘驷马车,也是他前生福。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这是自主婚姻的辩护词,婚姻不能由父母包办,即使清官显宦也无权“替儿嫌妇”;这是包办婚姻的批判书,私奔也是好姻缘,卓文君就是先例。这哪像一个皇族官宦大家闺秀,就是一匹野悍不羁、未被驯服的烈马。唐诗宋词中那些怨而不怒的思妇形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曲中为情所苦的女子不加掩饰嬉笑怒骂,尽意抒发的情感表达,表现出北方女子十足泼辣的性格,人物形象因她们身上所具有的某种辣味而熠熠生辉,读之顿生通畅淋漓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王正威.论元代谐谑散曲的特征 [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董上德、王季思.绝妙元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作者介绍:何丽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