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还要引导学生领会语文中所包含的优秀民族文化。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策略,结合教学艺术与学生互动,使文本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一、先入为主,情境感染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生比中学生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世界更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探究文本。
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教材与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共鸣点,使学生产生疑问和惊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教师先讲了一段自己童年的故事,继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以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雨点儿》时,教师先提问:“大家是否淋过雨?在心情惬意时、郁闷时淋雨,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让学生回忆并说出下雨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课堂气氛变得热烈有趣了。
二是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即将学生的生活背景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将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出示各种云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不同天气下云的形状等。笔者还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如“运动会里都有它——打一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让学生以“云”为第一人称,站在云的角度写一段小作文。
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要讲求整体性。一堂语文课,需要一个好的开头,还需要将教学艺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做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一是把握好整体中的各个环节。笔者将教学的整个环节归纳为“画、情、境、理、用”。“画”,就是以画导入。教师通过图画的呈现,或者运用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这是激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共鸣的第一步,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情境渲染,主题导入,以及教学中,都可以应用。如教学《颐和园》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颐和园的美,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为切入点,通过图片,结合语言的描述,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悟颐和园之美,继而进一步去感受每个景点的不同之处。“情”,即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境”就是将学生导入到课堂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故事的情节、环境以及人物心理变化等。比如教学《风筝》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可能是关于一个玩具的争执,可能是关于一本书的谦让。“理”和“用”,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是要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文本的机会。语文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个性,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有感情地读”。在品读过程中,将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与主人公站在一起,体会其情感思想以及情绪变化。教师的言传还是次要的,重点在于学生自主形成独特化、个人化的阅读体验。如教学《狐假虎威》《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先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而在同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反复朗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与文本的共鸣。如《慈母情深》,笔者就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分享阅读,分享之后再进行朗读,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最后的朗读。三次朗读,使学生对于文中情感的体会层层深入,丰富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朗读法,更适用于情感较为丰富的文章。
三是教师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与精炼流畅的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语言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用富有动感的情景吸引学生,用文中人物高尚的品格和深刻的道理去启迪学生,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例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教师应该选取一些较典型的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自主学习,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而对于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练笔加以运用。比如对人物的刻画方法,通过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所反映的时代主旨等。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也能够让他们学会运用相关的语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单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首先是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初步疏通课文。并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学习一两篇课文,作为学生下一步自学时的范例。在师生共同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该加强对于规律性内容的讲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最后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学习另外一篇或几篇课文,以实现从“举一”到“反三”。
比如《唯一的听众》一课,笔者就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批注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之后,笔者让学生用“批注法”自主学习《用心灵去倾听》,并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学生不但兴趣很高,还在实践中学会了阅读的“批注法”。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使学生通过读文章而明事理。因此,在“有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