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墨 为“飞鲨”打磨标准零件

2016-09-10 07:22:44梁伟
中华儿女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墨沈飞高级技师

梁伟

“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也算国家的半个兵。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其实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保卫着国家的领空”

“飞鲨”,这个响亮的名字是歼-15的研发和制造团队的统称。作为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在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上,海军舰载战斗机歼-15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成为本次阅兵最大的看点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歼-15舰载战斗机的标准件中,有近70%是“80后”技工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在工业化时代,尽管很多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了,但是有的战机零件因为数量少、加工精度高、难度大,还是需要手工打磨。而作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方文墨是这其中一员。

“要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

在众多男性的童年回忆里,都有一个“飞机梦”。而从小生活在沈飞大院中的方文墨更是为此痴迷,但凡飞机经过,他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事情,一直仰望天空。“长大了我也要造飞机,这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方文墨说。

2000年,沈飞技校一则招生的消息让方文墨兴奋得彻夜难眠,那一年,他只有16岁。“其实并没有想很多,就感觉自己考入沈飞技校,将来就能成为正式的沈飞职工,所以特别乐呵。”方文墨说。第二天一早,他第一个来到沈飞技校报了名,经过积极地备考,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沈飞技校钳工专业。

走进技校的方文墨当即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既然入了钳工这一行,就要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心系蓝天,报效国家。那时,我的这个理想没对别人说,怕人家说我狂妄。”方文墨笑着说。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几乎每天上完了6个小时课之后,还要拿出6个小时自学苦练,因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他奠定了扎实的钳工理论基础,而手脑并用的实训课又提高了他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同学眼里,他在学习上是个永不满足的人,上实训课总是追着老师问全国和省市职工技能比赛会是什么精度,然后就超出课程要求,把0.1毫米公差提高到0.05毫米、把0.05毫米公差提高到0.02毫米……就这样过了三年,他成了全班专业上最厉害的那一个,学校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学习疯子”。

從技校毕业以后,他如愿以偿在沈飞公司当了一名钳工。

钳工,人称机械工人中的万能工。在机械行业中,一个好钳工需要具备乐队指挥那样的素质,不仅要熟知机械加工所涉及的各个工序、各种材料以及机械原理、力学原理等相关知识,还要掌握钳工自身的加工技术技能,尤其要具有掌控加工精度的高超本领。在机械行业日益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钳工这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就愈发显得重要。

“我知道当一名钳工不容易,要想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就更难了。”方文墨说,“我只能以一种试比高低的劲头,用一种近乎苛求自己的态度,去学习,去钻研。”

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了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方文墨白天在厂里勤学苦练,晚上回到家则系统学习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钳工工艺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和工艺方法。他一有空就去书店,常常是开店第一个进去,闭店最后一个出来。

因为专业书的价格不算便宜,他就站在书架前大段大段地抄录书中的精华。方文墨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了20余万字的钳工技术资料。他购买了《机械加工工艺与窍门精选》、《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等专业书籍,最让人吃惊的是这里面关于钳工和机械加工类的专业问题他全部铭记在心。

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要有娴熟的技法。刚进单位的时候,领导安排了二位老技师做方文墨的师傅,在师傅带的一批徒弟中,方文墨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在沈飞公司职工技能竞赛中,方文墨脱颖而出,名列第三,这样的成绩对于刚进沈飞没有多久的“菜鸟”来说,已经创造了奇迹,可倔强的方文墨硬是不满意,每天下班不回家,吃袋方便面,就拿块料在车间里开练,一直要练到半夜才罢手。后来他索性买了一台老虎钳子,安在自家北阳台上苦练不止。

技术不断进步,他被三次破格晋升,在入厂六年后的2009年,成为了高级技师,创造了沈飞集团历史上拥有此技术职称者最年轻的记录,在沈阳、辽宁乃至全国也很罕见。若按常理,一个普通技术工人要成为高级技师,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2010年10月,第六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经过四个半小时聚精会神的钻、锉、锯、装配、调试,一块正方形的毛坯料在方文墨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了55度燕尾配合三件套,凭着这个机床导轨模拟件,方文墨登上了机修钳工的最高领奖台。

照理说,拿到这个奖,他就成为中国青年中最好的钳工,可以好好松口气,可是方文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琢磨”,在他的小屋里,装满了各种他买的钳工工具和设备。要知道,钳工的“十八般武艺”都离不开工具,而他对钳工工具的追求似乎超过了一切。所以熟悉方文墨的工友都知道他根本存不住钱,因为他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用到了买工具上,有时为了买一件工具要攒几个月工资,几年间光买工具就花费了4万多元。方文墨把买来的新工具与厂里使用的工具进行比对,研究其中的差距,然后动手加以改进。几年来,他改进各种刀、量、夹具200多种,经他改进的工具成了工友们的抢手货。有一种钛合金专用丝锥经方文墨改进后,提高工效4倍,节约人工成本和材料费46.2万元。

很多人不知道,方文墨经常加工的零件平面一般只有火柴盒大小,每个表面起码得锉修30下才能达到尺寸精度要求,每天要往复单一的锉修动作8000多次。如果把方文墨工作8年多锉修的行程捋成一条直线,总行程可以高达6400公里,这无异于一次长征。

在钳工的岗位,方文墨坚守了十年,直到今天,他还是乐此不疲,这些年来,他改进的各种刀、量、夹具有几百把,改进工艺方法近百项,改进设备、发现设计问题、研究生产窍门、总结先进操作方法……

现在的方文墨班组一共有12个人,大部分是“80后”、“90后”。方文墨说:“再好的车也上不了珠穆朗玛峰,还得靠你的双腿;再好的机器也有盲区,还是不如你的双手。”事实就是这样,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至今尚无适当机械化设备可全部代替。一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仍需要依靠手工做精密加工。

所以,每次遇到难活、急活,工段长总要把它交给方文墨,而他每次都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方文墨就是掌握着金刚钻的高手。现下,在军机机加厂,最难、最后的一道工序,几乎都是方文墨上,因为他技术高,心理素质好,很少失误,而且全部免检。

曾经,方文墨表示自己的梦想是造出更好的歼击机。现在这个梦想也在逐步实现,他说,“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也算国家的半个兵。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其实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保卫着国家的领空。”

猜你喜欢
文墨沈飞高级技师
“钳王”炼成大国工匠:锉刀声声熔爱意,战鹰烈烈震九霄
“骑士春晚”:给700 万骑手 办春晚
Migration of weakly bonded oxygen atoms in a-IGZO thin films and the positive shift of threshold voltage in TFTs
带700万骑手办春晚:有一种野心叫灵魂有火
方文墨,大国工匠的精度
一家四代都是航空人工龄累计已达700年
北广人物(2018年42期)2018-11-12 08:19:50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科学导报(2018年13期)2018-05-14 12:05:54
于晓明
景德镇陶瓷(2018年1期)2018-04-21 09:49:16
中航沈飞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中国军转民(2018年1期)2018-02-06 22:38:45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6年3期)2016-12-15 0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