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双复眼吧

2016-09-10 07:22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书童迈克尔苏东坡

魏忠

苏轼有一篇谈如何读书的书信,大意是,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书都同时读,自己每次想到一个主题的时候,将所有关于这个主题的书都找来读,再想到一个主题,再找来与主题相关的书读。

苏东坡谈到他这种读书方法的时候说,这是愚钝的方法,但是很有效。苏东坡一生流离失所,到处飘荡,他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如果突发奇想需要读某个主题的书,那么势必书要马上就能准备好,就要要求书童识字、能够火速找到书的编目,还得腿脚跑得快、头脑灵活,这对书童是多大的挑战!好在苏东坡有一个合格的书童,这个书童叫高俅。

书童也好,秘书也好,司机也好,跟着领导一起工作的日子长了,很多东西耳濡目染,反而学到了真谛。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70年前就发现,相比文字和语言能够传达的知识,他在1966年出的一本书《默会维度》,成为默会知识的开创哲学。

用迈克尔·波兰尼的思想来思索高俅的故事,教育可能会很有意义:如果能够将苏东坡与高俅交往的所有数据收集齐全,那么也许高俅读过的书和画过的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部交往中所隐藏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文字和语言高度抽象的东西,还会是什么呢?1987年,一位老魏泽尔一边读《默会维度》这本书,一边向他的儿子推荐“高俅理论”。他的儿子马克·魏泽尔已经是马里兰大学的计算机教授了,听了爸爸的讲解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教职,专心去做这件事。

马克·魏泽尔从此致力于做实用的未来科技,他将这项科技命名为普适计算,英国人叫环境智能,也有人叫普存计算,今天它有三个高大上的名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1991年,魏泽尔将他的思想整理成《21世纪的计算机》一文,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该文的发表奠定了其普适计算之父的地位。按照魏泽尔的说法,我们可以重新梳理一下人的成长过程:

文字和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工具,最初的工具需要学习,但最终会成为看不见的工具融入到生活中,而今后的计算机及其计算都将成为看不见的信息化。

计算机的目的是帮助你做别的事情,而不是计算机本身,也就是计算机将看不到。

最好的计算机是一个安静、隐形的仆人,技术应该创造平静。

你可以通过直觉做得更多;计算机应该延长你的潜意识。

按照魏泽尔的理论,成为语言和文字后的知识本身不是核心的知识,背后的逻辑、数据、关联、算法等隐性知识才更为重要,魏泽尔之后的20年所发生的物联网和云印证了这一切。

如果我们用生物学复眼的原理来解释普适计算,就更加直白。我们看苏东坡的书童,只看到了高俅腿脚麻利,而如果用苍蝇的4000个复眼来看,会看到他会搜索、头脑灵活;再用趴在苏东坡茶壶上拥有28000只复眼的蝴蝶的眼光看,还能看出高俅这个家伙动作优美、诗意盎然、居心叵测。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未来的校园、实验室、课堂,到处充满了看不见计算机的信息化,背后的逻辑由无数个默会的维度组成即插即用的复眼,也许我们只能用到其中的一个,但我们永远不能说苍蝇只需要一只眼。

看似偶然的事件,多长一双眼,也许就不同了。

猜你喜欢
书童迈克尔苏东坡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蝴蝶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汉字大变脸等
一副谜联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JOKES
人性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