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学生们普遍存在审题角度单一和运用素材僵化的现状下,如何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创作过程中变革思路,进行多向审题与新颖举证,既考察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也对学生理解分析热点素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所述的“一材多用”技巧便是通过训练学生对案例进行多维解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不仅对其考场审题有所帮助,也将给他们带来“巧用熟悉素材进行多主题论证”的新思路,一举节省了很多学生大量记忆不同类别素材的时间。
关键词:一材多用 由果溯因法 连锁联想法 对比求异法
作为“以理服人”的典型,议论文写作因其能有效培养人的严密思维、清晰逻辑和精炼语言而成为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点。一篇好的议论文,即一篇连贯丰富而又能够触动心灵的说理文,如温婉达理的姑娘,以论点为心,以论证修德。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就在于让手中的材料紧扣中心,为自己的论点发光溢彩——作者在对事物的抽丝剥茧中逐步论述事理,最终恰到好处地引出论点,如水到渠成。
一.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误区
由于近几年的考试说明较以往更加强调议论文写作的章法,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就有不少一线教师秉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指导思想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议论文的语言、结构、论证方法甚至是书写上。[1]笔者认为,不论是针对哪一种文体的写作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借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而不加以思考、内化和创新的盲目模仿终究没有提高写作者的组织和论辩本领,不过将其变成了拓印别人思维范本的机器。
不仅如此,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苦口婆心地劝道:平时一定要广泛搜集各方面的素材,每人要买一个本子分门别类记录好,有空时多去翻翻看看,逐渐将每个主题各种类型的论据都装进脑袋里,写的时候才能根据命题指向一挥而就。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不难见到这样的格式:“中心句+论据的叙述+这不正说明了……吗?”其间大量充斥着中外古今的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却往往只是零散观点下暇瑜互见的堆砌。由此看出,上面的方法虽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但久而久之就会把学生的思想引入一个误区,使学生认为写议论文就要通过反复查找满满当当的素材本拼凑论据,让人信服自己的论点。不仅如此,当学生需要不断地记忆更多的素材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论题时,渐渐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无力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不断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素材库,就会出现论据有限而且陈旧的现象。说到乐于助人就想到雷锋叔叔、说到坚韧顽强就想到张海迪姐姐、说到淡薄名利就写出居里夫人、说到坚持不懈只知科学家爱迪生,这些影响几代人的励志故事传递了正能量,但在科技信息爆炸的今天,还有很多学生执着地“重弹老调”,用一大段的文字一遍遍地描述这一类的素材“积木”,便会让阅卷老师看来顿觉无味。
二.培养“一材多用”的多角度思维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当学生们解析材料的注意力都停留在同一个角度,举证所用的论据又都是大同小异的陈词滥调时,想要写出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绝非易事。究其原因,长期教育下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使学生看问题的方式日益僵化,墨守成规。多角度剖析事物是求异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打破常规,在解析命题时得出与众不同的理解,也可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这方面的技巧,在阅读素材的过程中进行多角度分析,学会把自己的见解记下来与同伴相互交流,就能从中体会创新和分享的乐趣。
“一材多用”,顾名思义就是同一个案例可以作为不同话题的支撑材料,当然这里的案例最好是论述者在阅读时经过全方位剖析的素材案例。我们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一则素材进行解析,它就会体现出多面特征用以支持不同的论点,经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的论据就不会被局限地引用在某一个特定的话题中了。比如,从大家所熟悉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主人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她有乐观豁达、不惧流言的生活态度,她善于观察、积极向好的方面学习;同时她的学习流于表面形式,她的模仿趋于盲目……然而,很多同学在阅读时并没有客观立体地分析这个人物的行为,也不加以思考这个寓言本身的价值,只是简单地记住了老师说的“东施因盲目模仿而遭人耻笑”,当碰到“不惧流言”这一个话题时百般苦思无果,殊不知熟悉的“东施姑娘”身上就体现了这一个特点。
上述只是一个简单的举例,如果我们能够照此方法坚持对素材进行多角度地思考、解读和分析,那么我们每读一个素材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多维解读的每个素材都可以被应用在不同的话题中,也节省了很多学生大量记忆不同类别素材的时间。
三.掌握“一材多用”的分析方法
所谓训练学生进行“一材多用”式的思考,简单来说便是培养学生“活用同一个素材,就例说不同道理”的能力。开拓思路通茅塞,若学生能在平日阅读材料时下足功夫多看几遍、多分析一会儿,牢固掌握“一材多用”的素材准备法,养成耐心分析、求异创新的思考习惯,不仅有助于其在审题立意时定下新颖的论题,更能让学生在例证时感到得心应手。
那么,如何就同一个素材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呢?且以柴静关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一电影对导演李安所作专访的部分文字记录为例,阐释笔者剖析素材的方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印度少年和一头三岁的孟加拉虎,在遇到海难之后,共同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李安投入《少年派》的拍摄几乎是有生以来最冒险的电影之旅。小孩、动物,水,这三样已经是电影界公认最难拍的题材,这还不够,他还尝试着挑战3 D拍摄。当李安被问及为什么不去做已经很熟悉、很有经验、很安全的事情,比如说他把握得游刃有余的社会关系题材的电影,而选择去做一个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老虎基本上连对白都没有的电影,李安则回答,没有做过的才有意思,拍电影没有挑战,我的斗志就没有了,我喜欢做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在片场,为了调动派的情绪,李安曾经亲自扮演过那只老虎,来跟这个少年搭戏,两个人沉默对视,在这个大水池搭起来的太平洋里,一个完全靠想象力构建的世界,只依据两个人共同的相信。柴静问,你不怕失败吗?李安笑答,怕啊,我怕观众失望,但怕才有劲,怕人才会提高警觉。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给我们危险,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李安年轻时从台湾去往美国,自传中他写道,“毕业快六年,一事无成,在家带孩子做饭,刚开始还能谈理想,三四年后,人往四十岁走,依旧如此,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理想,于是开始有些自闭。”的确,曾经的他也曾颓废得想要放弃,在重压下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看不到出路,更没有解决之道,感觉就像派一样在大西洋中漂流,一切都没有尽头。他说那时的自己,唯一能和绝望对抗的,就是对电影的幻想。——2012.11.18《看见·心中的卧虎》
1.运用由果溯因法
由果溯因,就是从最终的结果出发一步步回溯总结各方面的归因,即从因果关系上找到素材人物的多方面特征。以上述素材为例,今日李安之所以能成为独树一帜的电影大亨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密不可分:(1)失败时的李安仍然坚守梦想,成功时的李安亦在不断挑战,可见在拼搏过程中胜不骄败不馁的人更易成功;(2)李安畏惧失败,更善于化恐惧为力量,不会被精神压力打垮的人才能走向成功;(3)李安敢于不断地挑战自己,因此不断涌现的创新之作将李安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推上舆论潮头,勇于挑战并战胜自己才是真正跟得上时代、不会被淘汰的赢家;(4)李安在片场尽职尽责的工作让他的每一个作品都精彩绝伦,可见唯有辛勤汗水才能换来甘甜果实;(5)李安作为导演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充分信任和鼓励,让整个团队凝成一股绳,诚然,每个成就都离不开团队人员的倾力相助和完美协作……单从“李安成功”这一个结果往回看就可以从素材中找出多条原因,不同原因反映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成功背后所具备的多方面要素,每一个要素都可以成为一个论点(比如:成功需要整个团队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成功者往往不会轻易被精神压力打垮等),而前面的素材就是用以证明这个论点的不二之选。通过由果溯因法由点及面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已知素材进行多维提炼和加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助于让学生在应用这个素材进行写作时有话可说,有理能辩。
2.运用连锁联想法
连锁联想法,就是从某一个已知信息开始,运用联想,由此及彼,步步深入,层层逼近,思维亦随之向纵横多向发展。如果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方法体现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2]以上述素材为例,人们首先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李安初到美国时诸事不顺,感到无所适从和自卑绝望,而现在的李安卓有成就并饱含斗志,由此展开:(1)自卑往往失去自我最终导致毁灭,但初到美国的李安并没有因自卑而否定自己,所以他能进步;骄傲往往容易狂妄最终导致失败,而成功时的李安也没有因功成名就而止步不前,所以更加辉煌——这是因为他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不犯常人容易犯的错误终使他比别人更加出色;(2)探索期的李安懂得如何用电影的幻梦激励自己,成功时的李安懂得如何用心中的猛虎警觉自己由此可见唯有自己才是人生的良师;(3)无论是暂时的失败抑或成功,李安都将责任背负在肩上,昔日更多的是不希望拖累家人,而今日也不愿观众的期待落空,李安始终在压力的推动下全力以赴,可见适当地给自己施压能够助力拼搏;(4)过重的压力容易将人击垮,使人困顿痛苦,但茫然时的李安没有畏惧,善于调整并坚持,所以保持积极调整心态是成功的必要元素……上面的分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先分析人物的行为特征进而得出一般性规律,其实就是分析出这个例子能体现什么观点的思维过程。由此及彼,如同思维的连线,像这样由一想到二,由二想到三,先现象后本质,先特例后规律,逐步挖掘出不同角度的人物特征,便能轻松地将素材的适用论题一一总结出来,不仅有助于克服思考简单,深入不下去的缺点,更有助于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运用对比求异法
对比求异,要求学生们将分析由单一的个体延伸到整个大环境中,让学生们通过将素材人物与周边环境中的众多普通之人作一比较,迅速寻找到主人公身上若干鲜明的特性与独特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一材多用”。以上述素材为例,李安的行为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比确有许多独特之处,而这也是造就他最终登上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功之巅的重要原因:(1)李安自年轻的愿望就直指电影,这在当时虽不被整个社会(包括家人)理解,但他却愿意执着地相信;(2)毕业六年一事无成的他感到绝望,换作旁人可能早已向社会妥协另寻一份安稳工作简单生活,然而他却始终追逐着理想,没有屈从于现实;(3)因社会题材电影成名的他并不像其他导演一样不断地重复同一个主题,以求稳当的票房,而是选择了从未涉足的领域承担着更大的失败风险进行挑战,也因此不断地成为首屈一指的成功者或“烈士”;(4)如今年愈花甲的他本可以像其他名人一样携财富与声望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然而他却仍然活跃在重压下的电影圈工作,笑谈愿不辜负观众的期待……上述的每一条都体现出李安与旁人相比的特别之处,而这每一个特别之处都可以成为一个论据(即成就今日李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质)用以论述人生之道。
四.应用“一材多用”法的注意事项
应用此类素材进行写作时,须让这个论据用于论证不同的观点时都能无缝契合,这是专门针对那些在分析案例时没有用一句明确的语句来总结观点,或只说一半留一半、躲躲闪闪的现象而言的。观点句的锤炼,必须包含有话题和观点,这样才能达到《考试大纲》里规定的“明确”的要求。有的学生不擅长说理又怕行文与话题或观点看起来若即若离,选择在论述中反复出现话题或观点的字眼也未尝不可,但要注意点题三五处即可,不可过多,否则会弄巧成拙。[3]议论文因其特殊性,作者在论证时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最好能用最凸显论点这个特征的方式来叙述这个材料(可适当地化用材料内容),使评卷者理解论据时能够按照学生行文的思路走,清晰地看到所用论据的该方面特征,若叙述方式有歧义或表达不当,就会给人带来套用其他话题材料的错觉,因为阅读者看不到这个材料身上所体现的论点。当然,作为论据的故事,不必详细地叙述过程、工笔式地描写人物,而只需要粗线条式地把故事概述出来就可以了。[4]同时,如果用简洁概括的语言,采用排比的方式把用以证明同一论点的同类论据浓缩后组合在一起说理,使之产生合力,这样会使得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气氛与效果俱佳。
五.结语
上文就例作多角度分析以适“一材多用”的几种方法,是笔者本着新课标的实质,化解议论文写作教学难点的一些尝试。以此类推,经过教师的“点化”,学生就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案例进行多角度解读和化用。通过这样的“小心思”将积累素材一举“化难为易”,不仅会让脑海中每个熟悉的案例在需要使用时呈现多种样貌,对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大有裨益;同时也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多角度和求异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学生终究都要步入社会,在作文训练中形成的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适应考试中的复杂情境之题,也会给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带来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波,李少毅.《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第10期.
[2]范耀琼.《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几种方法》[J].《教法新探》,2014年第7期.
[3]卢文锋.《切莫犹抱琵琶半遮面》[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9期.
[4]姚联碧.《自创论据,自证观点——议论文写作教学之我见》[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9期.
(作者介绍:吴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