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对《白噪音》中媒体在后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分析,揭露了美国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所制造的各种虚假形象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操纵,展示现代社会人们日渐空虚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后现代 大众传媒 白噪音 德里罗
在《白噪音》中,“媒体是美国家庭中一股首要力量”,作者刻画了一个到处充斥着大众传媒的美国社会,电视、电影、收音机、杂志甚至小报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电视可谓是其中影响力最强的媒体形式,坐在沙发里看电视,听其中插播的商业广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中“两大美国场景”之一。
传媒的作用是促进信息交流,然而,法国后现代文化理论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却在不断地造成信息发出、传递、接受三维间的“中断”。传媒“炒”文化的负效应使人们再也没有心灵对话和审美沉思的可能,而只能跟着影视的感觉走,跟着广告的诱惑去选择。在华丽的画面,嘈杂的声音,猎奇的图片面前,人的头脑和思维变得越来越简单,思维和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弱化。传媒的介入中断了人的内省和人与人相互间的交流。大众传媒的播出是单向度的,不像对话那样有情感性的双向度的交流回应,这种“无回应”的播出缺乏沟通,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系统”。
鲍德里亚承认,电视的确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它通过编辑过的“实况”来展示“真实世界”,使人能够看得更远并更为多样地观看这个感性世界;然而,人与世界之间因为有了媒体而“远视”的同时,看的方式却因媒介的中介作用而被限定。媒体具有“敞开”(呈现)和“遮蔽”(误导)二重性。媒体构成真实,媒体造成事件,媒体制造热点,媒体也忽略那些不应忽略的价值,甚至于也制造虚假和谎言。人们看世界的立体多维的方式如今剥离得只剩下墙上的“窗”——电视了。人们长时间地凝视它,看到的却是它与其他媒体之间不断参照、传译、转录、拼接而成的“超真实”的媒体语境,一个“模拟”组合的世界,一个人为“复制”的世界。这种复制和再复制使得世界走向我们时,变得主观而疏离,媒体成了沟通的“不导体”。
鲍德里亚强调,传媒指出的事件是均打上了权力话语的烙印。媒体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以牺牲世界的丰富性为代价。人反而成为了媒体的附属物或媒体的延伸。媒体将人内化,使人只能如此看、如此听、如此想。人从接受的主体成为媒体的隶属品——终端接受器。这种人将自己物化的结果是,人接受储存了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却无法处理,人从思想的动物退化为储存信息的动物,并因超负荷的信息填塞而导致信息膨胀焦虑症和信息紊乱综合症。电视始终将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品味、不同阶层的人,连接在传媒系统中,并在多重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将不同人的思想、体验、价值认同和心理欲望都“整流”为同一频道、同一观念模式和同一价值认同。在这里,人与世界、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对立似乎消失了,似乎不再有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不存在超越性和深度性,不再有舞台和镜像,只有网络与屏幕,只有操作的单向涉入和接受的被动性。
美国文论家弗·杰姆逊同样提出,“复制”,宣告所谓的“原作”已不复存在。电影和电视作为一门复制的艺术,人们所看到的任何一部影片的拷贝都是相同的,谁也没有见到过电影或电视的“原作”是什么。原作消失了,独一无二性消失了,艺术成为“类象”,即没有原本东西的摹本。类象成为后现代文化的徽章。照片、电视、电影,以及商品的复制和大规模的生产,所有一切都是类象,这注定了当今世界已被文本和类象所包围,丧失了现实感,形成事物的非真实化:艺术作品的非真实化,以及形象、可复制的形象对社会和世界的非真实化。
主人公格兰德尼前去参观号称“美国拍照频率最高的农舍”,却发现在看过太多照片和符号之后,农舍本身己经无足轻重,它应有的地位完全被自身的影像所取代了。所谓“美国拍照频率最高的农舍”,实际上成了一个虚假的文化符号。“农舍究竟是什么样子,它与其它农舍有什么差异,与其它农舍有什么共同点?这些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我们己经见过这种复制的形象,我们见过的人们拍摄的照片”。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模拟(simulacra)。
媒体信息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媒体话语成了人们心中的权威话语。人们不再相信现实存在或者自己的感觉,而是通过媒体信息来判断一切事物。当杰克一家在空中毒物事件中开车撤离时,收音机里说人体一旦接触空中毒物有可能出现各种症状,杰克家九岁的女儿斯泰菲和十一岁的丹尼斯随后就开始掌心出汗、恶心、并产生幻觉,作为个体最独特的感官经验都被媒体控制了。另外杰克的德语教师霍华德·邓洛普在母亲去世后对上帝失去了信仰,精神彻底崩溃,完全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后来他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一则天气预报,瞬间对气象预报员“自信和高超的本领”佩服得入了迷,从而转向气象学以“寻求安慰”,因为它能够带来了“从未经历过的宁静和安全感”。
狂轰滥炸的信息使得人们神经日趋麻木,丧失现实感,甚至当灾难真的降临时,人们无法辨别危险,拒绝做出任何准备,杰克给出的理由很简单,“电视上的水灾镜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学教授划船逃亡的情景”。于是,人们转向“拟像”中寻找自我,反而对现实视而不见。当杰克一家人在电视上看到芭比特时,他们“张口结舌而出现一片沉默,警惕和深沉得犹如野兽的吼声”。在电视呈现的“拟像”中全家人的面部表情是“迷茫、恐俱和震惊”,杰克对屏幕上的妻子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对屏幕上的妈妈感到新奇。“难道她死了,失踪了,还是灵魂出窍了?”“假如她没死,难道是我死了?”影像与现实的模糊使杰克“感到某种不安”。电视音量开的很低,没有人在意她在说什么,大家在意的是她的影像、黑白的脸,“显的遥远、封闭、永恒”。芭比特的出现好象是一种稳定的生成——“不断地成形和再成形” ——然而这并不是她自己的活动生成的,而是一束“电子光点”。“除了不是她之外,什么都是”,虽然杰克意识到它的虚幻性——“我试图安慰自己,说这不过是电视而已”,“不是某种神秘的分离”,他还是大胆地说出了他试图保留真实的芭比特与影像的芭比特之间的区别而作的固执的努力。他们在穿越真实的母亲与影像的母亲之间感到兴奋,他们与大众共同分享:作为“超自然”影像传播的芭比特形象,借助于媒体的力量而变得更加神圣。在整个过程中,小怀尔德始终保持着平静,因为他很单纯地把影像的芭比特看作她本人,当图像消失时,小男孩守在电视机旁,“轻声地、茫然地、一阵阵低沉地哭着”,在一个拟像世界中影像和信息还没有使他失去对真实的模糊记忆。传媒信息的膨胀因失去控制而使当代人处于新的一轮精神分裂和欲望猥亵的失控状态之中。
鲍德里亚指出,人们凝视电视而达到一种出神忘我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窥视欲”的生产与再生产。人们借助电视能够窥视他人的生活,乃至犯罪的过程、性与暴力的过程。人们的私有空间成了媒体聚焦之所,整个世界方方面面的事不尽必要地展现在家里。尤其是那些矫情的、色情的、无情的、凶杀的、恐怖的片子,更是使人在迷醉中得到下意识欲望的满足又膨胀出更刺激的欲望。
为了让电视失去魅力,并使之成为健康的家庭活动,芭比特规定每周五晚上全家人要坐在一起看电视,这样“电视的麻醉作用和毒害脑筋的可怕力量就会减弱”。结果遭到全家的厌恶:海因利希撅着嘴,杰克烦燥不安地等着去继续研究希特勒,斯泰菲因电视上出现某种可耻或侮辱性的事情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电视上播出灾难镜头的时候,电视的力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全家人立即一反常态地变得兴致盎然,“到处都是洪水、地震、泥石流滑坡、正爆发着的火山。我们从未如此聚精会神地举行过我们的仪式,我们的周五集合……”。电视机前围坐的人寂静无声地看着房屋被大水冲进海洋,看着火山熔岩淹没整个村庄。每场灾难都是家人“希望看到更多的灾难,看到更大、更宏伟、更迅猛移动的东西”。人们在影像中忘记了现实,以为一切与自己毫不相干。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后现代美学是一种视觉美学。电影、电视造成的巨大冲击力、眩晕力,成为审美主导潮流。视觉艺术为现代人看见和想看见的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这与当代观众渴望行动、参与,追求新奇刺激、轰动效应相合拍。美国普渡大学德里罗研究专家杜瓦指出,电视节目中使用的慢动作,特写镜头等技巧把灾难变得极富美感,因而吸引观众。为了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公司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刺激他们的感官神经,有目的地制作诸如谋杀、暴力、灾难、犯罪、纵欲等一些令人震惊的节目。灾难,尤其是死亡,往往成为美国媒体的关注点。格兰德尼指出:“现在,灾难性的数据己经成为一种工业。各种公司相互竞争看谁能够最大限度地吓唬我们。”电视公司依靠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刺激大众的欲望,渲染暴力价值观念,最后引导观众进入媒体所制造的虚幻世界。电视模拟的灾难和死亡,只能在观众中产生迈克尔·W·梅斯默所说的审美的“距离”和尤金·古德哈特所说的“麻醉效果”。人们在心理快感和感情宣泄中逐渐认可暴力的崇高价值。例如,教授在分析美国电视影像中的汽车暴力时说:“我认为这些汽车碰撞事故是长期美国乐观主义传统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他这样告诉学生:“不要把影视中的汽车碰撞看成是一种暴力行为。它是一种庆祝活动。一种对传统价值与信仰的重新强调。”
后工业社会的暴力和媒介使得人们己经习惯于电视上经常播放的暴力,暴力已经渗透他们的意识,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模仿暴力。在小说第一章中,杰克和儿子海因利希谈论到在铁城发生的一桩谋杀案。凶手曾和海因里希下过棋,他杀害了六个人,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大众传媒使自己“载入史册”。当得知铁城没有媒体时,他只后悔自己干了件“普通的谋杀案”,如果还有机会,他会实施一次“暗杀”。
由此可以看出,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死亡”信息的隐形传播者。德里罗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不仅仅是电视,整个大众传媒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到处都是死亡的信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不是飞机坠毁就是水灾、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洪水、龙卷风。这些灾难本身往往就事发突然、波及面广、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再加上媒体对它们的宣传与夸大,人们觉得死亡就在身边,由此产生的恐惧感也就更强了。”正如马克·奥斯蒂恩所说:“当死亡无处不在时,它就变得更加恐怖。正是观看这些灾难,他们意识到死亡会时刻发生,但是正是这种观看又造成这样的错觉,死亡只发生在别处,观察别人遭受的一切,让人确信,死亡只是发生在电视上,发生在新闻报导中而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死亡也成为了电视消费的部分,通过这种死亡消费,他们被提醒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却又帮他们抵制了死亡恐俱。
如果说电视对于恐怖、灾难和死亡的模拟,让观众产生“距离”并发挥麻醉作用的话,那么没有被电视报道的空中毒雾事件,就使人们感到最大的死亡恐惧和威胁。“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后,当地媒体几易其名,从“羽状烟雾”到“滚动的黑烟”直至最后的“空载毒物事件”,显然是对恐怖事件的粉饰,误导人们的认知。在整个事件中,没有一家电视媒体作过现场报道。恐惧之余人们只能听从扩音喇叭中的指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雾团近在咫尺,却不知如何应对。媒体试图掩盖事实的行为却造成了空前的恐慌,死亡就在眼前,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杰克由于暴露在毒雾中,早己被“模拟疏散”人员判了死刑。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受到媒体的影响和操纵,最终成为它的受害者。”在急救中心,一个男人向群众愤怒地抱怨媒体不重视他们,只在广播中用了52个字报道此事。他说:“他们不知道这是真事吗?难道摄影师、音响师和记者不该成群地在我们街上蠕动吗?难道我们不该从窗户里向他们喊‘别打扰我们,我们受的苦够多的了,从这里滚开你们和你们的臭机器,’……必须得先发生什么事他们才会把麦克风举到你鼻子下边,追到我们家门口,在我们家草坪上搭起帐篷,制造出常见的媒体马戏团场面?”所有被疏散的人都有类似感受,他们认为:他们没有受到媒体的重视,就好像这件事没发生一样。另外,媒体之所以不重视他们,说明这灾难不够大、不过瘾。这些人非要到虚拟中去证实真实并且盼望着大难临头,说明他们已经被媒体深度异化了。
大众传媒不仅成为死亡信息的隐形传播者,而且成为操纵和控制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载体。伴随着传统宗教信仰的缺失,人们开始主动寻求一种能够使之摆脱心灵困顿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可能是疯狂购物,也许是媒体崇拜,也可能是变态的希特勒研究和恐怖主义教条。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媒体形象是希特勒。希特勒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四千万人的死亡,并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但是在小说中,希特勒却是杰克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当他的前妻问他,“希特勒研究搞的怎么样了?”他回答说,“不错,扎实、可靠。”在杰克眼里,希特勒是可以依靠的人,只是他研究的学术主题而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希特勒的形象在大众传媒中频繁地出现。正如杰克的女儿斯泰菲所说的,“他(希特勒)总是在电视里出现,没有他,我们就没有电视节目了。”杰克之所以选择希特勒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看到希特勒在美国社会很有市场。由于媒体的推广,希特勒获得了不朽的名声。德里罗在小说中把当年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和如今美国人对猫王的狂热崇拜进行比较和镜头切换,意在指出大众媒体操纵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德里罗在《白噪音》中揭露了当今社会由于大众传媒和高科技所导致的社会的荒诞性和混乱性,突出了美国后现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危机,表现了作者对当今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著,夏莹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 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第4版).
[3]德里罗.朱叶译.白噪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范晓玫.德里罗:“复印”当代美国生活的后现代派作家[J].北京: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5]方成.后现代小说中自然主义的传承与塑型:唐·德里罗的《自噪音》[J].南京: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6]朱新福.《白噪音》中的生态意识[J].武汉: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Lentricchia, Frank.New Essays on White Nois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作者介绍:程娟,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