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英
〔关键词〕外地孩子;本地孩子;和谐相处
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人是社会中最美的风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最重要的内容,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是人在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学习与人和谐相处总是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存在,从未停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除了友好的交往,争执、吵闹甚至打架都是孩子学习和别人相处的方式,他们在碰撞中融合,我们应在他们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城市,而在学校中,外来民工的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同时也导致了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之间一种微妙的“对立”现象。如有的外地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在衣着上显得比较寒碜,有些本地的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嘲笑他们,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把人欺负哭了也无动于衷;而脾气烈一点的外地孩子则会直接教训那些惹了他的小朋友。有的本地孩子对外地孩子存有偏见,认为不好的就是外地人做的。例如,一次上课谈到了小偷的话题,一个孩子突然接口道:“老师,我爸爸说很多小偷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很坏的。”还有一种现象,即外地孩子多与外地孩子交往,本地孩子多与本地孩子交往,而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交往的则很少。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不禁思索:孩子之间有纷争很正常,但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之间的这种“针锋相对”已不似单纯的小孩心性,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
二、探寻原因
为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我们细细抽丝剥茧,去探寻这不和谐现状下的原因。
(一)家长的偏见
很多家长对外来务工者有诸多不良印象,认为外地人不讲卫生、喜欢偷鸡摸狗、为人野蛮不讲道理、没礼貌等。因而他们在孩子面前会自然流露出对外地人的偏见,常常用“这些外地人……”的不屑语气在孩子面前诉说他们的不是,甚至“教唆”自己的孩子与外地孩子保持距离。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的心里自然而然地与外地孩子产生了排斥,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有的孩子甚至会把这种偏见在同伴间扩散,直接体现出对外地孩子的轻视、不友好。
(二)孩子的交往圈
很多外地民工都是几户人家租住在一起,孩子在家玩在一起,在学校也是互相熟悉的玩在一起,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交往圈。同样,本地孩子也喜欢与自己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没有特意的引导和特别的吸引,他们不太会打破各自的稳定交往圈。因此,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的交集不多,影响了他们之间融合性的交往。
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的这种隔离不是偶然,也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实上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不够重视,忽略掉了。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所以我们应及时地施以教育,积极地为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
三、创造和谐条件
(一)组建“家庭”,感受温暖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交往能力、与他人的协调能力都是在群体中实现的。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虽然生活在同一集体中,但彼此深入的交际并不多,因此,对他们来说,“一家人”只是表面的一种称呼,实际的感受并不深。于是,让他们感受互为家人成了一个突破口。
1.创设温馨大家庭
环境是无声的语言,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给孩子以启迪和引导,因此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更注重“家”的营造。教室的大门是学生每天的必经之处,走进门孩子就进入另一个家,于是我们在门框上贴了一张全家福。我们请每个孩子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头像,剪下贴在门框上,看到一张张紧紧挨着的笑脸,我告诉孩子们:“看,我们是一家人,抱抱你的家人吧。”于是,本来毫不起眼的门框成了一道生动的风景,课间时分,孩子会三五成群地驻足观望,饶有兴致地彼此拥抱、玩耍,本地与外地的界限,在拥抱中无形消退。走进教室,我们又有大家庭的众生相。以两位老师的照片为中心,所有孩子的照片围在旁边,题为“相亲相爱一家人”。我们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介绍彼此,让他们在介绍中自然地把对方纳入自己心里,增加亲近感。
家的环境,让孩子对“一家人”的感觉从表面变得生动、可感起来,也让本地、外地孩子自然地融于“家庭”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2.形成亲和小家庭
简而言之,就是创造一个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共同活动的小家庭,进一步增加他们交往的机会。以组或以桌为单位成立一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中本地与外地孩子同时存在,并由“家庭成员”共同拟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家庭名称,而我们就以这个名称称呼他们,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小家庭的存在,让本地与外地学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打破了他们既定的交际圈,在结构上促进了彼此间的融合。
(二)增进了解,互相接纳
融洽的氛围建立在尊重、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而在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的相处中,这些良好的交往心理不免有所欠缺,需要我们的培育和引导。
1.从认识家长开始,改变观点
很多本地孩子对于外地孩子的不友好,源于对其家长的偏见。所以,首先要改变孩子心中认定的观点。于是我们组织了“爸爸妈妈真能干”的主题活动,在活动时我们请孩子一一介绍,并把工作性质类似的家长照片贴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爸爸妈妈,都在工作,而且很多都在做着差不多的工作。随后,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地家长工作时的照片,如建筑工人、种植大户,和学生讨论这些工作的意义和工作时的状况,孩子们渐渐地明白:有很多辛苦的工作,都是外地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做,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的地方才变得更美好,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有了这样的认识,某些本地孩子看不起人的优越心理渐渐消退,而某些外地孩子也摆脱了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以自己的父母为傲。
2.从夸奖同伴开始,欣赏接纳
人与人的相处是从心出发,喜欢就多亲近,不喜欢就少接触,孩子更是如此,率性而为。因此,要让孩子间多接触、能融洽,必须要让孩子之间互相喜欢,能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方面。于是,我们开展了“夸夸你,夸夸我”活动,让孩子们能用心去看小朋友,细心地找到对方的优点,进而从心理上喜欢小朋友、接纳小朋友。
(三)营造轻松随性的夸奖氛围
赞赏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活动,但我们不能为夸奖而夸奖。所以我们把对孩子的夸赞活动安排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开展,自然而发。时间上没有特别的固定,可以选择孩子们比较放松的时候,随时随地地以聊天的方式让孩子来夸夸小朋友,时间可或长或短,也可以确定专门的时间。在专门的夸奖活动中,营造一点气氛,可以是集体围成圆桌,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等,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
四、多维互动,增进情感
“家庭”的组建与互相的了解,推动了本地与外地孩子的交往,而彼此间情感的深入需要更多的互动,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契机。
(一)开设“小家庭日”
缺乏充分互动的小家庭只是一个表面上的组合,还需要我们为小家庭成员间感情的增进创造机会。我们将每周的某一天设为“小家庭日”,这一天,班级的所有活动都要以小家庭为单位开展。这一天结束的时候,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相处情况给家庭评奖,他们对这种难得的形影相依式的相处感到好奇与新鲜,有时活动中漏下了某个小朋友,他们想起时也会立刻把他找到、带上。彼此熟悉、多方互动,感情也在相处中逐渐拉升,有喜有乐有怒有悲,更像一家人。
(二)鼓励携手相助
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本地与外地孩子结对互助活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几的结对。把孩子的特长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带动在该方面较弱的另一方。结对的对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视具体活动而调整、变换,所以对孩子来说,有时他是被帮助的,有时他是帮助别人的。而我们会在选择结对对象时给予一定的指引,保证本地与外地孩子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细心观察孩子间的相处状况,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两地”的孩子享受到友爱互助的快乐,增进感情。
(三)提供“合作通道”
合作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合作的机会。把“两地”的孩子联合起来,为了完成任务共同努力。彼此间目标一致、全力付出,发现问题时能协商解决,因此合作得好的小朋友也会是相处融洽的伙伴。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感受着合作的快乐。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让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之间增加了许多深入交往的机会,情感也随之产生并逐渐加深,进一步促进了互相的融合。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来做他的伴侣,与他们交流相处获得友谊,消除孤独,活泼身心,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孩子的群体是一个小社会,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学习到的,将对他们在大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谐、融洽的群体生活可以让孩子的心中绽放出健康的花朵。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聋哑学校,湖州,3130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王 桢 终校/王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