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研究

2016-09-10 07:22甘晓云钱旭升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在线教师

甘晓云 钱旭升

摘 要:本文将Edmodo的特点和目前协作备课小组普遍面临的困境——有效的交互、协商的缺失相结合,构建出Edmodo支持下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流程图。

关键词:Edmodo;教师;在线;协作备课过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3-0032-04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应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成果颇丰,但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相比较而言较少,为了教师协作备课更好的实施,将Edmodo平台引入教师协作备课中,以及构建Edmodo支持下的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将成为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Edmodo的优点

我们常见的教师集体备课模式为教师个体独立备课——集中研讨——二次备课——独立施教——教后反思[1]。传统的集体备课均存在教师个体单独完成初备之后再定时间集中研讨,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在备课过程中遇到问题。而且,传统的协作备课过程对小组成员所处的的物理空间位置要求较高,协作备课小组成员无论任何事情都必须准时出席。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的备课方式也由传统的面对面的协作备课转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备课。但常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集体备课过程为教师搜集、研读与备课主题相关的资源——备课组长分配任务——教师个体单独备所分配的任务;——分享经验、解决问题——教案的定稿——教师个体二次备课——实施教案——总结反思、修改、补充教案[1]。

参考相关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现存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协作备课模式与传统的教师协作备课模式本质是一致的,只是披着一层信息技术的“外衣”。教师协作备课的绩效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教案质量而言只是原地踏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此,可将Edmodo引入教师协作备课小组。

Edmodo平台作为一款新兴的技术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较前几种技术(例如,Wiki、Moodle等)显现出很多其自身的优越性(接下来主要将Edmodo平台和Wiki、Moodle平台做一比较)。 首先,Edmodo作为在线学习平台拥有自己的客户端,只需教师在线注册账号即可,免费、无需搭建。当我们使用Wiki和Moodle软件作为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平台的时候,需要协作备课组长结合实际需要和Wiki、Moodle的开源程序来搭建协作备课平台,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在平台搭建方面技术薄弱的教师,此种情况也是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不能及时开展的原因之一。此时,Edmodo的出现给搭建平台有困难的教师带来了希望,由于Edmodo自身的免费性和无需搭建性,在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使用更加便捷。并且,当将Wiki和Moodle作为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平台时,通常为了保证平台快速、正常运行,我们常将其安装在服务器上。由于Edmodo平台自身具有客户端,我们就省去了另设服务器的不便之处。

其次,Edmodo平台更注重以某一主题为主,小组内成员针对该主题的在线交流、讨论、资源共享等。此种特性,更符合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需求,在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由于每个教师必须形成“独家定制”——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特征的教案,当教师在教案形成过程中遇到自己拿捏不定的问题时,而此时又与其他教师存在地理空间位置的间隔,不能像在单位一样可以与同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协商,但借助于Edmodo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案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Edmodo平台上,与组内成员共同交流、协商解决。而Wiki是一款在线协作编辑平台,更注重将教案按章、节划分并以章、节内容为主对教案的在线协作编辑而非交流、协商。Moodle更注重以课时内容为主对在线内容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学生进行分组。相比较而言,Edmodo更能有效地解决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的需求。

再次,Edmodo平台由Facebook成员开发,具备了Facebook的部分优越性,并且在该平台的开发过程中融入了社会性网络交互要素,界面设计简洁,与我们的QQ空间相似,更便于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而此,正是Wiki和Moodle平台所欠缺的。

最后,Edmodo的开发人员为我们提供了移动版的APP,我们可以将此款APP安装在我们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协作备课小组内的成员交流、沟通。实现了协作备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生的愿景,更方便了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开展。此种功能,也是Wiki和Moodle平台所欠缺的。

二、Edmodo环境下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中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师集体备课模式有所改变。从协作教案形成过程的视角将Edmodo环境下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过程分为教师身份认证以及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小组的创建、自助式在线阅读、远程在线交互协商、形成个人教案四个阶段,下文分别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教师身份认证以及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小组的创建

为了实现更好的教、高效率的课堂这一总目标情境下,众多教师聚集在Edmodo平台上,形成虚拟的协作备课小组,互联网作为一条线将这些独立的个体——教师连结在一起,实现彼此的互通。许多独立教师的多样性构成了虚拟协作备课小组的多样性,并且该虚拟小组没有人数限制,是向四周无限伸展的。在这里没有等级和权威的象征,协作小组的总目标——更好的教、高效率的课堂好似根茎状模型的根,而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教师则好比根茎状模型中的茎,互联网则是连接“根”与“茎”的桥梁,共同体现了德勒兹所提出来的“根茎状”理论的特点。

协作备课小组的总目标——更好地教,高效率的课堂作为“根茎状”模型的根,从这一中心出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打破了由时间次序造成的先后关系和地域位置形成的中心和边缘[2]。在这里所有的次序都消失,独立的教师构成了“根茎状”模型的“茎”,互联网则构成了连接“根”与“茎”的线条,并且线条与线条之间没有优先次序。

因此,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该虚拟协作备课小组是一个无边际的平面,是可以向四周无限制扩展的,而不是一个有范围的层级,在这个无边际的平面里可以随意的连接[3]。

2.自助式在线阅读

Edmodo提供的虚拟图书馆功能允许教师上传一些与备课主题相关的视频、文档、图片等资源,以供协作备课小组成员阅览。这些视频、文档、图片等所承载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表现形式来源于生活,并被广大专家、学者所认同。这些知识一旦形成就独立于其原有的知识主体,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和流动的脑力劳动成果[4]。供其他教师共同享有,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个体独特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自己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创造、生成新的知识。

3.远程在线交互、协商

该环节是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的关键环节。该环节中,协作备课小组内的成员主要采用集体头脑风暴的讨论方式,使用Edmodo平台作为媒介来进行文字交流。教师个体会被他们所关注的协作小组其他成员呈现在Edmodo上的思想、观念所影响,并以当前发言者的想法作为基础来产生他或她的下一个想法。通过教师协作备课小组的群体讨论和交流,协作小组成员的思维会相互影响,从而使协作小组成员——教师个体产生单独备课时不太可能产生的想法、思维。并且协作小组群体的交流有利于分享每个教师的知识和备课思路,互相启发、互相修正,从而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A、教师C分别位于家里和公交车上,而教师B是在工作地点——学校。换句话说,即基于Edmodo的教师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对教师个体的地理空间位置所在地点没有严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学校。这对以往的,只要开研讨会、集体讨论教师个体无论任何时间、身处任何地方务必出席的要求是一种改变。弥补了传统的协作备课中教师因为个人原因而不能准时参加的情况。图1中的圆环内的内容表明教师远程在线的交流、沟通始终围绕着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目标送的确定、学生特点分析、课时安排、作业设计等来交流、讨论、协商。由于每个教师已有的知识不同,导致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存在不同的自我建构过程,继而表征为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个体知识。但是这些不同的个体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不同的教师总是可以对相同的知识有着不同但可能相似的认识,这种相似性是不同的教师之所以能够开展交互、协商的前提条件所在[6]。

同时,如若某一个教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协作备课的研讨,该教师可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时间登录Edmodo平台,浏览组员们关于该内容所发的帖子、留言等,即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亦可将自己的疑问以帖子的形式“留”下来,因为教师身边的同伴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4.形成个人教案

经过在线头脑风暴式的交互、协商,教案的最终形态可由基础模块和能力提升模块构成,针对基础模块的具体内容主要由教师在线交互、协商来共同确定,能力提升模块可由教师根据所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学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等将能力提升模块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优胜生的能力提升模块、针对进步生的能力提升模块和针对学困生的能力提升模块。

学生的潜在状态是教师设计教案的基础性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个体经验、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受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导致了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7]。同时,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只有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个体经验、个体差异做到了如指掌、准确把握才能把他们转化为教案设计的基础性资源,才能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做好能力提升模块的教案设计。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潜在状态进行分析。学生的潜在状态主要包括学生潜能、学生可能和学习困难的分析。

相关专家将个体的认知风格分为分析——言语型、分析——表象型、整体——言语型、整体——表象型四种类型[8]。将信息的呈现方式分为文本、口头、示意图和图片,那么对这四种类型的个体信息加工偏好的研究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到属于“分析—言语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偏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依次是文本、口头、示意图、图片;属于“分析—表象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偏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依次是示意图、图片、文本、口头;属于“整体—言语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偏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依次是口头、文本、图片、示意图;属于“整体—表象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偏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依次是图片、示意图、口头、文本。因此,教师可以依据此结论对学生群体的认知风格分类,从而来设计教案中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可见,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信息加工偏好不同,据此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可以采取转译、适应、减轻加工负荷的策略来提高教案设计的完善性,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10]。比如,把文字描述的知识点转译成图表的表达方式等。

三、结语

此种备课过程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师之间协作备课过程中交互缺失的现象。由于Edmodo平台提供了移动客户端APP,即教师可以在Edmodo平台官网上免费下载手机、平板电脑客户端,所以,基于Edmodo的远程在线协作备课对教师的物理空间位置没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和家庭等。对传统的教师协作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无论任何事情都必须准时出席的要求是一种改变。此外,该流程图的第三个环节——远程在线交互环节,在此环节中主要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关于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的沟通,改变了传统的协作备课中由备课组长决定教案或由某一教师个体单独备课的现象。在该协作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都处在虚拟的、非面对面的空间中,使用Edmodo平台作为传播媒介来进行文字交流,没有权威的象征,使得群体讨论较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开展,摒弃了传统面对面协作备课中存在的备课组长权威的现象。而且,远程在线协作备课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动态发展,避免了资源重建的浪费。

参考文献:

[1]贾金媛.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8-13.

[2]张荷华.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集体备课模式的实践研究[J].学校管理,2014(2):44-45.

[3]吴静.德勒兹的“块茎”与阿多诺的“星丛”概念之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2(2):49-56.

[4]邓亚梅.非理性认识论:德勒兹“块茎说”及其现代意义[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16-118.

[5]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41-204.

[6]芭芭拉·斯佩曼,丹尼尔·韦林汉姆.认知心理学新进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

[7]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41-204.

[8]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9.

[9][10]赖丁,雷纳.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42.

[11]吴亚萍,王芳. 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6-147.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在线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代表“在线”助力监督
综合气象业务在线培训考试系统设计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
MOOC综述与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基于ASP.Net的实时用工呼叫平台设计与实现
圆我教师梦